胡军华
元氏县因村学区陈郭庄学校,河北 石家庄 051130
摘要:作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情况的综合体现,属于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之一,传统的写作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现在的教学要求了。新课改里面讲到,要抓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发展能力。对于小学学生而言,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教师需要进行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教学,引起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不断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开发学生的思维能能和创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作文教学
引言:要培养作文思维能力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日积月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有效的进行引导教学,创设适合学生独立思考的情境,鼓励学生将自己看到的、想到的通过流利的语言写出来。引导学生观察事物、人物、动物等,从积累词语、句子开始,循序渐渐进。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差
小学生语文功底差,语言表达能力弱,对身边发生的事情不能用巧妙地语言进行叙述。因为小学学生识字量有限,阅读能力差,在写作过程中容易词穷,很多想法不会通过文字来表达。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缺少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缺少思维能力的训练,忽视了学生的兴趣情感,所以学生在写作时不会运用自己的真实情感进行写作。教师传输再多的技巧给学生,也不能起到积极作用。
(二)学生缺乏观察和实践
传统的作文习作往往是通过教师给学生灌输知识,教师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用自己的观点进行教学,学生不能参与进来,表达不了自己的真实情感和体验。不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因此学生缺乏探索观察,导致了学生不知道从哪里下笔,还有一些能力差的学生根本没有机会在课堂上进行互动,使语言能力得不到提高,缺乏自信和表达能力。写作时只能用自己仅懂得几句词语句子进行拼凑,出现了词不达意,错误百出,修辞手法不恰当等现象。
二、提升学生的写作质量的有效策略
(一)、积累写作素材培养思维能力
小学学生对身边的人和事都充满了好奇,喜欢探索和研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导学生多听、多说,鼓励学生多读书,积累好词好句。引导学生从书本和生活中积累写作经验,一个好的作品素材是来源于生活的,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写作文积累好的句段。对课本内容进行背诵,摘抄一些好的字、词、句、段。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教师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要目的,引导学生留意观察身边的一些琐事,把自己对大自然的所见所闻都记在心里,引导学生清楚地表达一些自己觉得有意思的事情,把自己的感受还有看到的听到的都写出。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升。
例如,教师在进行《我的心爱之物》作文教学时,向学生提问“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呢?看看这位小作者是怎么写的。”教师先对例文进行及讲解。小作者第一段先写了自己喜欢的是橡皮,然后是介绍橡皮的形状和“我”是怎么得来的,最后讲了关于橡皮的一些故事。教师找出课文中一些优美的句子“回到家,我小心翼翼地把橡皮放到一个很高很高的地方,,然后我才安心地去写作业了......”进行场景讲解,让学生明白优美的语言能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一般。知道优美句子的作用,积累素材。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多读一些人物景物的课文,通过阅读摘抄景物或人物特点的句子积累下来,进行理解记忆。对学生摘抄的语句进行检查指导。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素材积累量,为以后的写作打好基础。
(二)、创设情境教学环境,激发写作兴趣
组织学生围绕课外书籍进行阅读分析,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教育需求,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不仅要通过阅读积累,还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行探讨。教师可以给学生建立一个交流平台,组织学生进行课外书的互相交流探讨,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积极的阅读进行交流分享,强化他们对书籍阅读记忆力的同时,可以让学生积累好词佳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感受到集体阅读的快乐,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例如,教师在对《介绍一种事物》习作例文进行讲解时,可以让学生先自己阅读例文,将自己对例文的理解记下来,勾画出重点词句,然后分组进行分享交流,看看大家都对什么事物感兴趣。教师先创设情境,“大家请看这几幅图片,(出示图片)红红的苹果、绿绿的蔬菜、可爱的毛绒玩具……”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事物运用说明文的形式介绍清楚。引导学生将自己喜欢的一种物品写在练习本上,标清楚自己的写作手法,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写作,最后如何结尾等。然后告诉学生这样写的好处。让学生对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介绍一件自己喜欢事物,要突出这种事物的特征进行写作。描述一下这个事物给自己带来的什么样的感受,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和批阅。让学生体验写作的乐趣,知道自己写作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使学生对句子如何运用得到训练,提升学生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三)培养课外阅读能力,提高写作质量
小学学生正处于学习写作的初始阶段,对大自然充满着好奇,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师有效地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引导,让兴趣变为动力,提升写作能力。因为课外书籍信息量大,种类多,内容更丰富,课外阅读有很多适合小学学生的读本。教师再加以引导,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多读课外书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利用多媒体中图片与视频的结合,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外书籍的内容,改善学生的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提高写作质量。
例如,课外读本《中国上下五千年》一书,以简单易懂的手法描写了从远古时代到新中国成立的一些政治方面的书,里面词语丰富,学生在阅读时,能积累很多的好词佳句。课外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画面,向学生介绍写作要求,学生通过进入情境将事物进行体验描述。描写景物时,可以搜集一些关于春天的词语或句子,如“春回大地”“春暖花开”“柳树姑娘探出头来”等,让学生体会词语的意境,说出自己对春天的理解,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对课外词句的积累写好框架,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心中所想描绘出来。通过这种课外阅读的方式,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三、总结:
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时,首先要做好关于自己的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鼓励学生多进行阅读,留心身边的趣事,摘抄好词好句。引导学生通过练习不断积累经验。给学生创造有利的意境,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探讨,坚持把自己的感受还有看到的听到的写出来。通过观察、分析,提高自己的写作兴趣,不断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为以后的写作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殷慧.推开生命之窗 促进快乐倾吐——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下),2014(2):75-75.
[2]何欣春.在作文教学中绽放生活之花——论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J].好家长:创新教育,2017(7):0048-0048.
[3]梁凤英.基于情境的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思考[J].科学咨询,2020(39):120-120.
[4]熊珊珊.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实践[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0(7):0028-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