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段有效阅读组织策略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2期   作者:张怡芸
[导读] 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整个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点,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他们还无法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干预,一步步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
        张怡芸
        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215000
        摘要: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整个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点,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他们还无法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干预,一步步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在小学语文当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是阅读教学,教师需要运用正确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提升策略
        引言:语文不像数学那样,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需要学生具有细腻的情感,学生需要分析文章中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些问题虽然看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依然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并没有很好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没有十分细腻的情感,对于文章的理解一定是不够到位的,因此教师一定要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习到正确的方法。
        一、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扩宽课堂活动
        (一)采用情境教学法
        所谓的情境教学法就是教师在指定的情境下对文章进行教学,学生在教师指定的环境下学习,他们能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中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应该如何利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呢?这就需要教师开展自己的想象,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为学生营造一个合理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扮演小蝌蚪的角色,将书中的场景活灵活现的展现出来。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注意力能够一直集中在课堂上,他们会随着学生的演示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学生在课堂中也会有着较强的参与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采用因材施教法
        如果说情境教学法是针对班级全体学生的,那么因材施教法就是针对不同学生而设计的独特的教学方法。我们常说,语文教学一定要在保证公平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要充分掌握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他们的优势与缺点,为每个学生都设计一份独特的学习方案。这种教学方式属于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以前学生没有接触过的,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方法时一定要观察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如果学生的反馈信息还不错,那么教师就可以继续使用这种教学方法,一旦学生对这种学习模式不感兴趣或是出现反效果,那么教师一定要及时停止,及时止损[1]。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对于成绩优秀,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作者的了解,这部分的学生属于基础知识比较强的学生,因此这样的问题对他们来说并不困难,教师的这种做法还可以进一步的巩固学生的知识点。

另外,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基础知识也是不足的,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这一部分学生进行诗词的朗诵,或者是让学生阅读一些古诗背景的介绍,总之,教师需要重点关注这部分的学生,他们很容易在课堂上出现溜号的现象,教师要做的就是增强他们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进而对语文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
        二、强化阅读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意识
        其实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的最基本的原因就是他们还没有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也没有为学生渗透阅读对他们有多重要,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没有合理的目标,因此大部分的学生都对阅读不感兴趣。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教师需要设计明确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找到正确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目的,从而逐渐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2]。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贝”的故事》一课时,教师就要在课程开始之前为学生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这篇课文主要是对事件的叙述,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其中运用的描写方法,让学生知道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最应该掌握的就是叙述手法,有了这种明确的目标,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就会知道详略得当,明确学习的重点,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件能够推动语文学习的事情。另外,在课前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也能够帮助教师进行教学,教师会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提升自己的教学效率,这种教学方式一定要坚持下去,只有每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才会养成阅读意识,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三、与写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实力
        阅读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写作手法,这种知识的掌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解答问题,还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教师可以将阅读与写作放在一起进行教学,让学生及时的对已知的写作手法进行训练,这样既能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还能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3]。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后为学生布置一篇习作,要求是学生需要运用文中的描写方法写一种动物,描写方法的运用不得少于两种,可以是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等,这些方法都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过的,学生也已经掌握了其中的精髓,因此教师布置的这个任务能够让学生学会如何更好的运用知识点,及时的对学生掌握的内容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实力。
        四、扩宽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量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阅读的过程中基本上学习的都是课本上的内容,他们还没有阅读课外知识的意识,但是这种意识对学生来说很重要,可以为他们日后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教师需要扩展自己的教学内容,不再只是简单的教学课本中的内容,而是应当对课外知识也进行一定的介绍,大部分的课外知识都要比课内的难很多,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也需要谨慎一些,要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学生能够接受的内容,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学生的阅读内容得到了延伸,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提高。
        结束语
        小学低段的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学习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一定的干预,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逐渐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程淑伟.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体验式学习的开展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8(12):123.
[2]刘竹青.浅谈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11):123.
[3]文绣球.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8(11):2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