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生态理念下的风景园林设计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3期   作者:覃夏
[导读]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当中,人们对于生活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型园林建设规模的扩大,有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解决生态环境当中存在的问题。在传统粗放式的发展理念下,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已经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
        身份证号码45270119930511xxxx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当中,人们对于生活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型园林建设规模的扩大,有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解决生态环境当中存在的问题。在传统粗放式的发展理念下,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已经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生态型园林建设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控制污染问题的关键途径,能够协调山石、建筑、水源和植物等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居民的居住状态得到改善。生态型园林不仅具有良好的生态价值,而且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也十分显著。基于此,本文就生态理念下的风景园林设计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生态理念;风景园林;设计
        1引言
        园林景观设计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人们生存环境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与人们的生活水平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前期规划、设计阶段以及施工过程都应当被重点关注。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并渗入生态理念的元素,进而提高园林设计的整体水平,这也是实现生态园里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2 概述
        生态理念是人们在生活当中体现的对于自然和社会环境保持可持续发展建设的观念,其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促进生态文明进步,促使人类可以处于和谐的自然社会环境当中。在生态理念指导下,人们可以明确自身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出更多保护自然生态的有意义的事情,从而认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共生共处的理念。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受到了越来越大的重视,人们的文明程度也有所提升,并且以越来越丰富的精神需求开展日常活动。所以,在当前时期的发展当中,生态理念已经成为目前的先进思想理念,并且在我国发展经济、政治及文化等的过程中受到了较大的重视,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较大的推动力。
        3 生态理念下风景园林的设计原则
        城市园林是居民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绿化程度和美化水平高,能够很好地提升城市建设与居民生活质量水平。现阶段,城市园林建设强调突出地域特色,融合地域文化,以展现不同的城市园林主题,避免设计思路与展现形式趋同化。(1)降低干扰。景观设计中是基于原生态模式组织美学,保护生物多样性与环境再生功能,不会带来破坏性干扰。基于前期景观设计,尽可能借助原有地形与地貌,减少大型开挖施工,以防严重干扰地下生态环境。项目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工程垃圾,因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此类垃圾的再回收利用,合理制定处理方案,以提高其使用效率的基础上减少项目成本投入[1]。(2)充分尊重场地生态发展。自然环境演变与更新有其自己的法则。同时,其自我维持与恢复能力也是很强的。借助自然力量促进生态系统恢复与再生,可有效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少浪费。景观项目审计前,必须先进行场地勘察。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要详细掌握场内原有绿植,生长好的树木保留下来,再结合原有古树规划特有景点。整个景观设计中,要充分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强化场地自我维持能力,应用可持续处理技术,为当代景观设计与生态概念树立典范。(3)节省资源。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引入生态设计理念,保障景观效果,同时尽可能栽种地区特有树种,扩大天然再生植物面积。景观建设过程中要减少异质物质需求量,以减少人力、物力资源使用量。另外,生态设计中,水源设计改造也很关键,其与后期养护管理中水质保持与苗木浇灌密切相关。
        4 生态理念下的风景园林设计策略
        4.1 运用有效资源
        任何建筑类型项目建设施工都需要利用非常多有效资源,就风景园林设计来说,设计人员要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行详细的分析。风景园林项目与一般的建筑项目存在较大的区别,其需要大量利用自然生命体,还要营造水景、山景等,满足项目建设要求。

利用生态理念开展风景园林设计工作就需要体现水资源的重要性,让其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基本的营养物质。设计人员需要合理规划水体,使其能够起到隔离噪声的作用,还可以营造丰富的水体景观,调节园林气候,促使整体风景形态具有较强的动态特征。当前,我国很多区域的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导致水资源紧缺。在融合生态理念开展风景园林设计时,就可以利用雨污分流的方式对水资源进行二次利用,缓解水资源紧缺问题,还能够为风景园林水体的营造提供基础保障,改善城市环境。
        4.2 层次合理划分
        保障生态型园林植物具有良好的层次性,不仅能够改善人们的观赏体验,而且有利于植物的健康生长,这是在植物配置中的关键点。明确不同植物的高度,在设计工作当中予以针对应调配,防止由于形态单一而对景观的整体观感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要分析不同植物的品种特点、种植方法等,做好植物间距、种植数量和层次状态的针对性控制。尤其是在一年四季的不同季节当中,植物呈现出来的颜色也会有所差异,在开花时和不开花时也会有不同的色彩搭配。因此,应该融合色彩学相关理论,对灌木、乔木、草坪和开花植物等元素进行有效融合,提高生态型园林植物的层次性。植物的高低情况是决定其层次性的关键因素,因此应该具备长远目光,分析植物的长势情况、花期规律等等,使其生长状态能够保持良好的稳定性与协同性,使生态型园林的造景形态更加合理[2]。应该避免对植物的单一现状进行控制,而是应该对不同生长阶段的综合状况进行分析,使其层次状态更加合理。
        4.3 展现生态效应
        生态系统自身具有新陈代谢与能量循环功能,城市园林规划中应用生态设计理念,获得最好的生态效益,以此有效融合城市规划与地区原有生态环境。生态设计中,先要充分尊重原有物种生存环境与条件,科学筛选外来物种,以确保外来物种完美搭配原有环境,利用植物、建筑学等专业生态环境,引入先进设计理论、经验与技术,对生态环境设计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从根本上保障风景园林生态效果,实现环境保护与美化的目标。风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中,可整合关键资源保持生态平衡,确保一定时期内景观不会发生改变。
        4.4 选择植物系统
        合理选择植物系统能够让风景园林建设体现较强的自然生态效用,利用植物系统营造主体景观,凸显风景园林的生态作用。在选择植物系统时,设计人员要选择适当的土壤,提高植物系统的环境功能,其需要对土壤的肥力和水分进行分析,促使其能够恢复景观生态系统,确保风景园林的生态效果。在选择植物需要的土壤配方之前,设计人员要分析原始土壤的成分,根据其得到的结论作出正确的选择,使其能够成为植物系统营造的基础。在部分风景园林建设施工场地当中,土壤环境存在被污染的现象,设计人员就需要结合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及经验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修整。一般来说,其可以选择换填法对土壤的性质进行强化,还要选择适合该环境的植物种类,避免植物在生长当中受到环境的影响受到损害,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植物系统。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园林景观设计当中运用科学合理的生态理念能够有效提升当地生态环境现状,保证可持续发展,进而提升当地的经济效益。在园林景观实际设计过程中,还应当充分考虑生态规划理念与园林景观设计之间的联系。园林景观应当将生态设计理念与城市规划发展结合起来,根据特色风情,遵循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促进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合理应用能够有效提升生态环境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 齐周祥.现代生态园林城市道路建设景观文化特色的设计探究[J].安徽建筑,2020(9):42~43.
        [2] 杨瑞卿,杨学民,徐德兰.生态园林城市建设驱动下的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23):119~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