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工程项目特征实施流水组织 施工的水平推行组团流水策略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刘建
[导读] 前言:本文针对工程项目特征展开调研,目的是如何将流水节拍搭接的功效发挥到最大,再结合项目所在地劳动力生产效率现状(注:平均水平),完成本次穿插思路的调研思路重点在:1、结合所在地本次劳动力情况分区分段;2、定编定岗实行劳务人员最大化利用;3、多个单体组团流水(借鉴了“跳仓法”实施)
        临沂城投地产有限公司
        前言:本文针对工程项目特征展开调研,目的是如何将流水节拍搭接的功效发挥到最大,再结合项目所在地劳动力生产效率现状(注:平均水平),完成本次穿插思路的调研思路重点在:1、结合所在地本次劳动力情况分区分段;2、定编定岗实行劳务人员最大化利用;3、多个单体组团流水(借鉴了“跳仓法”实施)
        一、前提准备;
        1、调研了本地劳动力生产效率现状(平均水平);
        2、调研了选项目的各类项目特征,按照项目中各单体的情况,本着结构形态相似这一原则,划分为不同的单体组团;
        二、总体计划穿插思路
        1、单体组团是我们劳动力和机械配备的基础,每个组团的单层面积每900平(本地情况推断)配备一个劳务小组为宜。
        2、每个劳务小组在各个单体组团内组织流水施工,集中劳动力使主体结构达到5-6天一层;
        3、屋面这种非标准层施工阶段,钢筋工可转移至下一单体组团开始施工基础,此后主体结构按每5-6天一层的速度在各组团循环施工。
        4、单体组团之间的穿插:第一组团结构完工后,立即插入砌筑、二次结构、抹灰、内外装饰、门窗、机电等工作,结构封顶后按业态高度要形成两个月内落完外架,塔吊换物料提升机的态势。
        5、所有工种跟随主体结构施工进度,在各单体组团流水施工。市政、园林工程在局部具备工作面时插入施工。
        三、流水专项策略
        1、退土策略:前期注意基础施工应注意逐步移交根据项目进度需求采用盆式或岛式开挖,在土方尚未完全开挖完成时移交场地,使该栋楼尽快起步。
        对整个地下室部分进行分区分块,土方的收口马道尽量选择交通便利、不影响主楼施工的部位。若采用多出口出土,在收尾阶段应尽量归并到一个,减少马道收口对结构施工的影响。
        2、主楼和车库(或裙楼)劳动力分配策略:我们在早前的其他方案(详见竖向穿插的思路方案)中讨论结果可知,主楼和车库同时起工期最合理,但这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劳动力的分配,思路如下:主楼和车库之间必然会有后浇带,主楼底板完成后,应树立先抢塔楼部位的结构施工,优先供给主楼班组劳动力并固定工人,而车库可以使用独立的零工班组、较少劳动力逐步补齐,不要抽调主流班组,以避免干扰流水节奏。
        3、平面流水理想状态:作为保障工期、节约劳动力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理想状态如下:
        3.1各栋号所有的工作面都有人在工作,不存在工作面等人的状态。3.2各大主力工种(注:钢筋工、瓦工、木工)每天都有活做,不存在窝工的状态。
        实现上述条件,才能实现用最少的人、以最快速度实现主体施工,取得建设方、总包、劳务多赢的局面。
        四、单栋流水施工策略
        1、流水施工节拍的划分:每个分区控制在450㎡(钢筋含量按0.045T/㎡;砼含量按0.55m³/㎡;模板按1.2系数),这是因为结合本地劳动生产率判断的经验,一旦分区面积超过此数,很难用一个班组(钢筋工20人/班组;砼工15人/班组;木工30人/班组)在一天时间内完成。所以,根据这一原则我们需根据业态实际情况划分出合理的流水节拍并掌握节拍,考虑设计层面对板面最大设置可能(不超过沉降缝),我们经常采用的是2段式节拍或者3段式节拍,流水节拍对施工速度的影响是成倍数的,因此要控制分区大小是我们关键第一步。
        当一栋楼由多个单元组成、单层面积超过900平时,此时再分为四个流水节拍已不现实(班组套数、机械设备均成倍),此时的策略就是按单元分开(或大单层按沉降缝),每个单元内部独立进行二段式流水节拍。如下图:
 
        1.流水模数的选择(选择2段式节拍还是3段式节拍):要看业态和结构类型,以某项目A楼和B楼为例,单层面积差距较大(5000㎡:1080㎡);这样我的策略就是在A楼实行3段式节拍流水;而在B楼实行2段式节拍流水。
        2.工艺的选择:以目前项目所在地作为8级设防的抗震地区,最常见的框剪、框架、纯剪,核心工序无法就是钢筋、模板、砼三大工种,最通常做法无非每道工序一天,干完之后换到下一工作面,周而复始,完美衔接。流水实施如下图:

        通过这个表格我们能意识到,若PC(既:装配式)构件能够顺利推行的话,它的流水速度比传统工艺更加迅猛。
        五、单体组团之间的流水方案(仿“跳仓法”)
        1、整个第四部分我们讲述了这么多,但有一个问题是全部都针对单栋建筑讲的,但如果项目不是三十余层的百米高层,而是3、5层或十层左右的低矮、小高建筑。
        或者像上文中所述的A、B楼这种,单层场地大、建筑形式复杂、重复(利用模板)较少等特点,在项目实施中很明显会预见如下问题:
        1.1、平面大/运输困难,因为流线太长了;
        1.2、参建单位投入大,模板、钢筋等浪费大,塔吊的大型设备投入高,在措施费方面的盈利点低;
        1.3、结构复杂,到门诊弧形处或屋面等做起来困难;
        1.4、流水组织困难;
        1.5、班组劳务寻找困难,工作面一旦展开,人永远不够。
        基于上述,把中低层建筑和百米大高层对比一下,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把中低层叠摞在一起,组成一个大高层。
        那么,就这样引出了本文的主体-水平推行。
        2、水平推行的关键就是第一部分第2条所述的单体组团划分,而后再使用的就是跳仓做法,思路如下:
        2.1压缩时间段:把每一个工序的时间段压缩到最小,即需要在工作面上投入足够劳动力。
        2.2、集中每栋楼的工序:每栋楼一道工序完成后,立即开展下一道工序。
        2.3、不需要太多人:尽管每栋楼的劳动力增加,但总劳动力并不多,因为我们展开的工作面很小,劳动力很集中。
        3、策略如下:
        3.1、分区原则:以一个塔吊能大面覆盖到的范围为一个小施工段。在此施工段内配备足够人手,以实现快速流水。
        3.2、尽快结构:以高层平面流水的方式,阴阳跳或者三段式流水,使主体结构 最慢6天一层完成,在不计屋顶结构的前提下,可以保证不到一个月完成。
        3.3、准备拆塔:从塔吊安装的时候开始,就告诉施工单位这个塔将在一个半月内拆除,迫使他们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主体结构。
        3.4、不断向前:塔吊拆除后,移向下一个施工段。也就是说,在开工阶段可以把所有的塔吊基础全都做好,但是不用安装,等前一个塔拆除后再安装到这个工作面上。因为即使你全部安装了几十台塔吊,也不可能所有的位置都有人干活。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把劳动力牢牢限制在特定工作面上,使他们按我们想要的方式进 行工作面移交。
        3.5、后续跟进:第一段结构完成后,结构工人全部转到第二段工作,此时第一段就可以按顺序插入砌筑、抹灰、机电、外墙、市政等工序。如此不断向前不断跟进,实现了机械、材料的循环使用,使每道工序获得较长的时间。
        3.6、灵活分区:项目实施时,可以一部塔吊一个个施工段进行流水,也可以两部或三部塔吊同时流水,这取决于项目整体体量、工期和合约商定。流水方式与措施费用关系密切,务必提前核定。
        单体组团水平推行(跳仓法)平面示意如下:
 
        他的数据模型(水平)如下:
        六、总结
        到此,水平推进的思路策略介绍完了,但在实施过程中务必注意以下几点:
        1、定岗定编:首先还是要谈到高层、超高层建筑大体量、多重复这一特点最适合于流水施工。工人岗位固定,熟悉个人工作业务和程度,提高其熟练度,不突然增加或减少人手,不频繁更换工人。
        2、调节流水:本文所述流水安排为理想状态,受“人材机法环”多种制约,会出现无法按计划执行的情况,需要不断调节流水。掌握好流水节奏、工序的配合,流水实施有许多种可能,不必拘泥于纸面上设计好的模式。核心目的就是让工作面上都有人工作,也让工人能尽可能的不窝工。
        流水保障:要在事前事中事后,从质量上、安全上提供给项目足够的保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