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3期   作者:和志强
[导读] 摘要:从我国的长期发展来看,我国经济主要是以农业作为支撑的,而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整体的农业发展十分重要,而国内主大部分都是小型农田,且小型农田分布比较广泛。
        玉龙县白沙水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所  云南丽江   674100
        摘要:从我国的长期发展来看,我国经济主要是以农业作为支撑的,而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整体的农业发展十分重要,而国内主大部分都是小型农田,且小型农田分布比较广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小型农田农作物的生产质量与数量,所以做好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完善国内各个地区农田的基本水利设施,让农田的日常灌溉与排水可以被满足,同时还能在很大程度上防治旱涝、盐渍灾害等,让农田的产量在灾害较多的时期也可以保证整体的产量与质量,有效保障农民的经济收益,推动国内经济发展。所以,相关人员必须要有效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水平,才能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问题与对策
        前言:由于国内大部分农田的规模比较小,所以有很多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虽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规模都比较小,但是一旦农田发生灾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农作物起到保护作用,让农业的灌溉作业、排水作业、除涝作业等有效、顺利完成,可以有效帮助农民开展日常的农业生产作业,减轻农民管理农作物的难度,从而有效扩大农民的经济收益,为我国社会稳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概念分析
        通常来说,农田水利工程就是服务于农田水利发展的设施装置与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主要就是方便农民进行日常的农作物灌溉与排水,有效防治农作物常见的旱涝与盐渍灾害等,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整体农作物的生产质量与数量。而农田水利工程一般会涉及水土保持工程、农田排水工程、农田灌溉工程等,其中各项设施包括了抽水站、蓄水池、小水库、塘坝、排水沟、排涝泵站、小型防洪河道堤防、小型防洪丁堤、农田喷灌与滴灌、输水闸门与渠道、饮水闸以及小型拦河闸坝等,农民利用这些相关的设施装置,有效开展引水、蓄水以及调水工作来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改善相关区域的水利条件,有效促进农作物的健康生长[1]。同时,由于国内农田范围覆盖区域比较多、相对零散,使得在建设水利工程的时候,会受到各个区域不同水文环境、地理情形、农作物类型的影响,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使用到的技术缺乏统一的、规范的界定,大大增加了水利工程的建设难度,同时也给后续的管理工作增加了一定压力。所以,相关人员必须要重视并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从而充分发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价值作用,有效提升不同区域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积极发展。
        二、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特点
        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按照各个区域的具体条件,相关的渠道设计流量、实际的控制面积等进行相应的规划设计,而国内把农田灌溉渠系具体划分成了五个等级,最基本的就是毛渠,之后是农渠、斗渠、支渠,最高的等级是干渠,对于一些地形环境比较复杂的区域,一般都会增加建设相应的总干渠与分干渠,从而减少农田输送水资源的难度。干渠与支渠作为基本的输水渠道设施,主要是为了有效输送水资源;斗渠以及农渠作为相应的配水渠道,一般用来进行配水作业;毛渠以及其他设施主要是作为临时性的灌溉系统存在的,和其他设施工程进行配合运用就成为了一个整体的田间工程。同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整个水利工程建设中属于末端工程,等级位于斗渠之下,而且与其他的水利工程相比较,具有规模小、区域性明显、形态较多、使用过程中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等特点,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会受到当地气候、地质土壤、水源分布以及光热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工程的建设应当在最大程度上符合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规律,虽然在一些区域位置不同的地方有着相同功能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但是由于具体的建设条件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形态,包括机电井、闸门、渠道、水库、泵站等,都会存在一些差异,而且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在特定的季节中使用,通常在干旱时期与渍涝时期的使用频率比较高,在雨水比较充足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工作强度比较低。农田水利工程一般都是建设在户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也是一样,所以必须要进行定期的管理与维护,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小型水利工程的老化速度,并减少工程出现损坏的问题,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以保持正常、稳定运行。


        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1. 缺乏相关的管理意识
        从大部分小型农田水利的建设发展来看,很多管理人员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管理意识,只在意是否能在限定的工期内完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不重视工程施工建设管理的工作,导致施工人员的操作缺少一定的规范性与标准性。而且管理人员也不能将相关的质量监督与检测管理工作落实到位,经常会出现管理工作流于形式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给整体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后期运行埋下了使用安全隐患。
        2. 缺乏相关的管理机制
        一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人员,不能有效根据工程以及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机制,包括施工建设管理方面、施工人员与技术方面、工程后期运行维护与管理方面等,不能有效将各个阶段的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没有明确相关管理工作的负责人,不仅使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得不到保障,在很大程度上还会增加后期维护管理的难度,不能充分发挥工程的价值作用,影响相关区域农业的发展[2]。
        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提升的有效对策
        1. 构建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
        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树立一定的管理意识,按照相应区域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有效结合一定的标准规定,构建比较完善、全面的管理机制,包括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设计质量管理机制、施工技术管理机制、施工质量检测管理机制、后期设施运行维护与管理机制,明确各项管理工作的负责人,将各个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保证工程建设设计图纸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有效规范各个施工人员的施工操作,确保各个施工人员使用的施工技术达到了设计方案的标准要求,还需要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指导,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整体的建设质量。
        2. 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
        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会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必须要重视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需要定期让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学习,掌握更加全面的施工技术知识,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整体施工技术的使用效率,从而有效保证整体工程的建设质量。
        3. 强化工程后期的维护管理工作
        只有做好了工程后期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作的使用期限,才能充分发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价值作用[3]。同时,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等,必须要有效提高工程后期维护管理的水平与效率,定期对工程进行全面、仔细的检查,并进行及时维修,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以稳定、正常运转,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各种效益。
        总结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我国农业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近几年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的农业经济发展,所以,相关人员必须要重视并落实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认真按照相关的管理制度将各个建设环节的管理工作贯彻落实,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整体施工技术的使用效率,有效提升整体的施工建设质量,并做好落实好工程后期运行的维护管理工作,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以长期保持稳定、安全运行,从而有效发挥工程各个方面的效益,推动我国农业与经济的积极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庆.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对策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168-169.
        [2]管悦,娄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解析[J].科技风,2020,(11):192.
        [3]王曙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及对策[J].中国设备工程,2020,(8):208-2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