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场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黄小林
[导读] 摘要:国有林场作为影响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国家及相关政府对林场建设问题愈发重视。
        广西国有七坡林场基建办  广西南宁  530001
        摘要:国有林场作为影响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国家及相关政府对林场建设问题愈发重视。从国有林场的具体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在对城市生态性建设予以重视,不仅要满足生态需求,也需要具备较强的美观性,使其与城市充分融合,从而为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以此实现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对策
        引言:从我国国有林场发展历程来看,已逐渐趋于稳定。林场作为培育森林资源的主要场所,且国有林场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基础保障。现阶段,我国国有林场在经营方面出现诸多问题,不仅相关设备设施较为落后,部分区域所配备的基础设施也不够完善,缺失、老化等现象常有发生。因此,应该从根本上提升对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以保证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将历史文化融入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
        从我国国有林场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来看,文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文化是由人类长期创造而形成的产物,是人类社会与历史的累积,文化还能够传承与发扬国家及民族的正确价值观导向。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历史长河,优秀的传统文化经过一代又一代地继承与传扬,文化中蕴含着强大的民族精神。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饱含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其中道路交通工程是有关国有林场的场所与社会公路之间的联络网,对饮水安全问题也进行了科学治理;且国家电网通电问题也得到了解决,为实现顺畅的电力通信提供了便利;而在广播电视工程方面,有限网络的覆盖率也在持续上涨[1]。
        2.林场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2.1缺乏财政保障,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
        由于基础设施是知青时代存留的问题,致使改造难度较大,投入资金不见效果,边远难留职工留守等一系列实际问题尤为严重。国有林场隶属于生态公益林范畴,并没有稳定财政收支渠道,也不能长期依靠国家政策支持。因此,生态公益林项目的开展,使木材生产数量大幅减少,从而制约了国有林场经济体系建设的发展,债务负担过重等问题也常有发生。再者,因为国有林场发展受多种因素所限制,不仅职工工资得不到保障、生产经营模式及架构有待完善,也会出现项目启动资金短缺等现象,限制国有林场的发展。
        2.2林场基础设施建设边缘化,机制体制存在隐患
        要想保证企业单位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需要根据其实际发展状况,建立健全完善的运行机制体系。对我国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现阶段,我国国有林场管理机制还需要不断优化与革新。尽管国有林场隶属于事业单位范畴,但并没有对公益类林场事业进行明确界定。我国大部分国有林场都为自收自支类型的单位特征,但也存在较为艰巨的重任,例如森林资源保护、林业生态建设与生态修复等社会公益事业。而国有林场在体制体系方面也存在着隐患,不仅产业架构模糊,产权问题也趋于表面形式化。在此基础上,部分区域会出现管理真空化盲区现象,致使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难以发展[2]。
        2.3国家政策支持不到位,林场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低
        现阶段,国家及相关政府对民生惠农问题不仅提高了关注度,也给予了相应的政策,城乡一体化也得到了发展,但国有林场的建设问题还有待加强。在民生惠农政策方面,由于国家并没有对国有林场进行科学规划、重视程度也相对较低。致使林场内部的职工住房老旧、道路狭窄等问题出现。此外,饮水质量安全也没有得到保障、电量不足、线路老化等问题也常有发生,从而限制了林场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发展。从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来看,不仅老化现象严重,相关设施建设标准制度规范也有所缺失。难以满足现代化市场经济建设与国有林场经济转型的根本需求,如果此类问题未得到妥善解决,会严重影响国有林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任务。
        2.4林场的科技水平有限,技术成果较少
        由于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致使林场经济建设水平受限,相关工作人员的经济收入也难以提高。

也正是因为国有林场缺乏专业性技术人才的支持、科研能力较弱、林业技术开发层面也有待完善。此外,林场不仅欠缺实践经验,且依旧使用传统单一的技术手段。致使具有经济性与科学性的技术开发成果难以实现与发展。此外,科学技术水平是影响林场森林生态建设成果的根本原因,同时作为限制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关键因素。所以,要想提高林场技术研发成果,就应该不断引进与优化科技水平,以此促进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
        3.建议与对策
        3.1强化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把工作谋划好落实好
        国有林场应该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定期考核与培训,以此提高林场工作者的综合素养与工作能力,强化产业结构建设,实现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科学制定与规划林场改革的具体方针措施,并按照相关规定完善落实。保证各部门之间交流顺畅,实现资源共享,在实践操作中对林场基础设施建设方法进行不断优化与改革,落实各项建设责任,公开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建议与监督。
        3.2科学规划,创新管理模式
        国有林场相关部门应该针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议或是解决方法,进行统筹管理,不仅能够节省大量时间,也能够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林下经济。在林场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模式方面,林场各部门工作人员应该严格遵循相关制度原则,优化与完善林场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模式,使监督职责得到充分发挥,也能够有效增强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效益,为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3]。
        3.3保障资金投入,确保资金充足
        现阶段,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难以实现快速发展,与国家资金政策支持有直接关系。由于充足的资金支持作为保障林场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的因素。除国家所提供的资金补助与地方各级政府给予的经济支持外,还需要相关林业项目单位自筹,为林场基础设施建设奠定基础[4]。
        3.4协调管理,强化建设监督
        国有林场各部门之间应该要相互配合,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林场建设环节的阶段性管理,以保证国有林业生产安全与建设质量[5]。
        3.5优化国有林场治理措施
        我国各区域政府应该严格遵循国有林场改革的方针政策,对传统运行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在现代化社会中,国有林场建设作为城市的标志性特征,能够有效提高城市自然防御能力[6]。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对国有林场发展问题愈发重视,由于林场直接影响着生态环境建设,且国有林场与基础设施建设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多以加强对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有效维护我国森林生态文化,还能够维护生态景观建设,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肖靖.南宁市国有林场发展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J].绿色科技,2020(11):187-188.
        [2]白凤军.辽西干旱地区林场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J].乡村科技,2018(02):55-56.
        [3]丁咏.曲靖市国有海寨林场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绿色科技,2017(21):137-138.
        [4]何彬元.广西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对策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6(05):42-45.
        [5]蔡兵,王建新.国有林场基础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及解决对策——突破制约瓶颈夯实国有林场发展基础[J].林业经济,2015,37(03):16-18.
        [6]许文海.加强职工文化建设增添林场改革新活力——广西国有高峰林场关于职工文化建设调研报告[J].林业经济,2015,37(03):74-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