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 秦英杰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3期   作者:秦英杰
[导读] 摘要:要想尽可能地优化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并有效提升经济效益,建筑企业就必须要在施工的时候对资源进行充分的使用,但在当前的工程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资源浪费的情况,而这些问题大多是由于管理形式落后所造成的,为此建筑企业必须要对工程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与实际质量。
        北京国金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天津市  300457
        摘要:要想尽可能地优化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并有效提升经济效益,建筑企业就必须要在施工的时候对资源进行充分的使用,但在当前的工程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资源浪费的情况,而这些问题大多是由于管理形式落后所造成的,为此建筑企业必须要对工程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与实际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实际应用;发展分析
        现阶段,我国经济水平持续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因此对于建筑工程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要想更好地应对挑战,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需要积极地创新管理方法,增强对于整体施工流程的控制,如此才能够有效地提升整体的建筑施工效率,增强企业的影响力,不仅能够建设出更加优质的建筑,而且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1 当前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意识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行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正因为现阶段我国建筑领域发展速度持续加快,因此部分建筑企业在对建筑工程进行建设时,只看重经济效益,忽略了相关管理工作,这就造成了工程项目对管理工作的投入不够,无法达到与工程高经济发展相应的内部管理需求。同时,由于目前大部分企业都不具备创新意识,所以建筑施工管理模式相对落后,很难显示出实际的作用和价值,难以有效地解决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目前的管理模式大部分都是通过行政管理方式,对项目达成一般都是通过强制的要求,进而无法对工程发展进行先进的指导,再加上企业管理人员的目光短浅,往往更加注重对市场需求以及项目本身进行投入性支出,对于管理模式的升级则视作敝屣,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建立与现代工程项目相适应的运行机制与管理模式,最终导致项目优势无法体现。
        1.2 人员素质水平问题
        建筑企业创新离不开高素质人才,因此企业必须要重视对于专业人员的培养。我们能够发现从建筑工程的立项到竣工这一系列过程当中,各个职位上的工作人员都需要投入较长的时间与精力来一同完成,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主要管理对象就是参与工程建设的工作人员。但现阶段部分企业缺少专业的人才,而且对于人才的培养方向和培养方法都不够合理,一般情况下都是在企业中选择经验丰富的人员负责,或者选择仅仅具备充足理论知识储备但是缺少实践的高学历人才,然而这部分人才难以给企业带来有效的创新和优化。在进行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与专业能力对工程施工的质量有着很大影响。除了工作人员方面,同时建筑工程管理模式需要管理人员落实到具体的管理对象上,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与管理模式的落实效果也有着直接联系。因此,如果工程建设的相关工作人员素质水平过低,就会对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工作效果造成严重影响。
        1.3 缺乏完善健全的工程管理体系和制度
        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能够看出,如今建筑工程在管理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大部分的建筑队伍在行业中缺少竞争力,而且难以给消费者建设高质量的建筑。例如不具备健全的管理体系、几乎没有专业的管理团队、对其重要性不够重视以及缺乏完善的工程管理体系与制度等等这些问题都造成了相关管理与控制工作只停留在表面的情况,并影响了相关制度的进一步落实,对资金的使用也没有进行预估,进而影响工程的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另外,若施工建设时出现突发事故,由于没有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就不能及时地对事故进行处理,进而会提高施工成本,造成更大的损失,影响施工效率。
        1.4 建筑工程监管不严
        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许多管理人员都不够重视施工管理工作,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管理,只是通过自己的实际经验来监管项目的实施,严重的有一部分管理人员甚至不予理睬。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进行实时监督,才可以在发生问题后及时进行处理。

但是现阶段我国的监管力度并不强,无法实现全面监督。所以一旦出现问题,无法及时进行分析并处理,进而影响施工质量。
        2 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实际应用
        2.1 创新管理思想
        对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来说,管理人员的管理思想与方式非常重要,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增强对管理理念的创新,明确思维创新在企业发展时期的重要性,这样才能确保工程施工管理质量与效率。建筑企业需要高度重视工程管理思想,而且要提供充足的技术保障和资金保障。在进行管理工作时,管理人员一定要运用新型的管理理念,同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将工作记录仔细做好,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策略。特别是在市场竞争尤为激烈的背景下,建筑企业更需要结合创新理念,保持一个长远的目标,把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增加到企业战略规划中,这样也能够更好地满足建筑企业的发展需求。
        2.2 优化人才队伍建设
        建筑企业必须认识到,人才是工程管理工作的根本,需要不断加强人才培养,通过人才的优势来提高管理工作的效果,积极建设人才队伍,并使人才队伍向着年轻化发展,通过“外引内精”的方式来提高建筑企业的人才水平。在培养建筑企业人才时,需要努力培养创新思维人才。首先,要根据工程管理涉及内容复杂,管理较为困难的特点,建立健全的管理人才晋升渠道,并鼓励员工主动提升,针对有重大工程贡献的员工进行升职或者涨薪的奖励,根据员工自身的工作优势和专业优势,设计晋升和发展渠道,尽量避免上级公司空降管理层或者晋升机制单一对工程管理人才自身发展带来的局限性。其次,鼓励员工自觉主动参与到工程项目中来,定期以人才培训的模式加强人才素质也很有必要。
        2.3 创新监督管理
        第一,通过对每个建筑工程施工细节的严格把控,最大程度地节约工程成本,增强监督管理工作对工程成本的有效控制,从各个环节入手,提升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第二,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能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监督管理有助于安全责任的落实到位,让工程中每一个施工步骤都有对应的负责人,这样可以极大地提升建筑工程相关的所有工作人员,有效避免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安全事故,防止对施工进度和工程成本造成不好的影响。
        2.4 管理制度的创新
        建筑企业为了满足市场发展需求,需要联系国内市场调节制度来创新工程管理制度。不过要想创新建筑工程管理形式,就需要联系建筑市场和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在进行实际建筑工程施工时,为了使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能够顺利开展,就一定要利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在管理制度的实施过程中也应该基于完善的制度与体系,进而保障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工作时能够具备可靠的依据,并且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时也能够有相关的参考标准。施工人员一旦发生违规操作也能够结合相关规定进行处罚,进而可以进一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一旦出现突发问题也能够结合相关制度进行处理,为建筑工程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结束语
        在进行建筑工程管理时,使用和发展创新模式对于建筑企业是比较重要的,能够有效地保障施工工作顺利进行,促进建筑领域的发展和进步。不仅如此,通过设置健全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创新管理方式,改善资源配置,合理地使用现代技术也能够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最主要的是能够更好地保障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成涛,唐明.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居舍,2021(05):156-157+167.
        [2]邹维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21(01):125-126.
        [3]李娟.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住宅与房地产,2020(36):121+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