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工程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探讨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3期   作者:陈世鹏
[导读] 摘要:当前,我国基建工程项目涵盖经济、文化、环境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面对数量庞大且至关重要的基建工程,如何进行有效管理成为关键话题。
        身份证号码:6501051986****2211  乌鲁木齐市  830002
        摘要:当前,我国基建工程项目涵盖经济、文化、环境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面对数量庞大且至关重要的基建工程,如何进行有效管理成为关键话题。项目管理理论作为项目活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对于基建工程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意义。然而,现阶段我国基建项目在管理制度、方法和模式等方面还存在各种弊端,管理提升空间还很大,因此如何将项目管理理论应用到基建工程管理是当代基建的难题,也是一个科学有效的基建工程管理途径。
        关键词:基建工程管理;常见问题;改进措施
        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整体得到迅猛发展,各个企业单位开始实施基建工程工作,基建工程管理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然而当下基建工程实际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不够合理规范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善和优化,从而充分适应社会经济市场环境的发展需求。
        1基建工程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1.1安全管理落实不到位
        基建工程管理过程中,施工单位对安全管理计划不完整、安全投入较少,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提高经济利益方面,忽视了安全工作的落实。目前,我国监督机构还无法全面监管工程整个施工过程,只有施工单位安全人员才能有效监管各施工环节,在第一时间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所以需要增强安全人员监督意识,加强对施工场地的安全检查。施工单位分包队伍管理不当。工程分包是基建中的普遍现象,规定工程分包需要订立分包合同,在合同中需要明晰各方安全生产义务与权利,总承包方与分包方对工程安全负有连带责任。但是,很多施工单位分包队伍管理不当,并未严格把关分包队伍,未能做好事先控制,无法保证分包队伍的合法性,导致一些不具备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施工单位进到了分包队伍,使得工程安全得不到保证,出现了转包与重复分包的情况。
        1.2工程建设质量问题
        目前,基建工程质量管理全过程存在分离问题,由于人员变动比较频繁,部分新员工可能缺乏实践经验,所以会导致基建工程技术要求和设计内容缺乏一致性。基建工程获得项目审批以后,如果征地和报批工作受阻,基建工程就无法顺利开展。由于对基建工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很多工程仅是快速开工,使质量无法保障,容易造成一些项目投入生产后发挥不了实际作用。
        2加强基建工程管理的对策
        2.1质量管理优化策略
        基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优化可以通过构建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强化设计阶段质量管理、严格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及加强竣工阶段质量控制来实现。构建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首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组织架构,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并明确不同岗位的质量责任;其次要确保制度得到充分执行;最后要完善人才激励培养机制,这里既包括外聘专业技术人员,也包括基建工程项目内部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强化设计阶段质量管理要明确设计审核专业负责人,全程对项目质量进行监督,建立设计审核标准化流程。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要明确质量管理红线和处罚细节,不同的基建工程项目要做好对应的防患工程,对建设材料要加强实验管理。
        2.2基建工程进度管理
        工期优化主要是对基建工程项目的工期进行压缩,在规定的条件下调整压缩基建工程项目关键路径的持续时间,以最短、最合理的方式达到进度计划期望的目标。

关键路径法在实施时首先要找到关键路径,再将计算的总工期和计划总工期进行对比调整和优化,再确定需要缩短的总时长并按照工序的重要程度合理缩短时间,最后重新制订进度计划。资源优化指对基建工程项目所需的人员、设备和材料等资源进行优化,在工程网络图上对工序时间分析后合理安排和利用资源,主要包括“资源有限,工期最短”的优化、“工期固定,资源均衡”的优化两种方案。费用优化指的是工期成本优化,也就是在网络计划中寻求最低成本工期的优化方案。
        2.3基建工程风险管理优化策略
        (1)风险识别是对面临或潜在的风险源和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判断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首先要明确电力基建工程项目风险大,且参与项目的各方均具有风险,但风险不尽相同。风险识别的过程为先收集信息数据,再分析不确定性,接着确定风险事件,最后出具项目风险识别报告。收集数据时要重点收集气象、水文、地质等自然环境方面的数据,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及政策等社会环境方面的数据;分析不确定性时要注意对项目进行分解,使项目中的风险环节和子项容易辨认;确定风险事件时要对风险事件进行归纳分类,再交由专门的部门来负责;风险识别报告可以通过风险清单的形式呈现,让项目人员全面、客观地了解风险。项目管理理论中可以应用到基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方法有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访谈法、流程图法等。(2)风险估计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统计,估计风险的可能性和相应的损失程度,而且风险估计是确定单个风险的影响,而非基建工程项目的整体风险。风险评价的目的就是确定项目的整体风险,可以通过风险评价基准确定、项目整体风险水平确定及将单个风险和整体风险的风险水平与评价基准进行比较。基建工程项目风险估计可以通过故障树分析法、蒙特卡罗模拟法、外推法及影响图法进行分析,风险评价的方法可以分为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定性方法有主观评分法、层次分析法;定量方法有动态决策树法、网络计划技术、敏感性分析法及蒙特卡罗模拟法等。(3)基建工程项目风险控制可以采取回避风险、转移风险、损失控制、自留风险及分散风险实施。风险回避简单易行、全面彻底,能将风险的概率降到最低,也是首要推荐的策略;转移风险可以采用非保险风险转移及保险转移,前者可以采用出售、分包、合同转移等方式,后者主要通过保险合同进行处理;损失控制可以采取损失最小化方案及损失挽救方案实施。
        2.4基建工程成本管理优化策略
        首先,创建规范的基建工程项目管理结构。挣得值法管理要求有明确的目标并且不断评估工作效果,成本控制发生偏差时要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因此标准化的基建工程管理结构必不可少。规范的基建工程管理结构能够合理地对基建工程项目进行工作分解,精确地控制成本,针对不同的职责分工有针对性地采取成本控制措施。其次,推进信息化建设。基建单位对信息的把控程度是控制成本的关键,加强信息化建设能够帮助基建单位及时跟进掌握基建工程项目的动态进展,及时处理成本偏差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因此要做好收集并分析大量数据的准备,有效整合资源管理基建项目成本,达到快速检索项目信息的目的。再次,培养专业的基建项目成本管理人员。培训项目人员对特殊词汇含义的理解,确保正确应用项目管理理论,同时提高基建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对成本控制的敏感度。总的来说,就是从观念上转变项目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
        3结语
        总而言之,基建工程管理工作属于比较复杂繁琐的系统性工程。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以及管理,能够保障工程建设的进度和实际质量效果。基建工程管理工作有一定的专业技术要求,必须要由专业且具备丰富经验的人才来负责进行管理,这是管理效率提升的前提。充分加强人才培养,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根据约定和法律要求进行规范管理,提升工程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于海泉.基建工程管理安全工作思路[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3,3208:101.
        [2]毛坚敏.加强基建管理工作的初步研究[J].企业导报,2015,08:84+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