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分析 曾令军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曾令军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土木工程行业也开启了一个新时代,新时代对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身份证号码:45020519820620XXXX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土木工程行业也开启了一个新时代,新时代对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为了更好地应用土木工程,提升其建筑施工效果、品质,就必须对建筑施工技术进行创新。近年来,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虽然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但是多数技术都是引进或参考的西方技术,缺乏创新,部分技术比较落后,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造成资源浪费、建筑质量不合格等现象。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创新,使工程建设行业能提高生产力,适应社会建设的发展需要。促进社会的良好发展。本文将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能够提高建筑施工行业的建筑品质和经济效益,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带来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引言
        目前,虽然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能够实现建筑工程中土方开挖、排水设计、基础支护的建设目标,但是随着国民对建筑物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相关企业只有推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才能在新型技术方案中,优化土木工程各环节施工流程,控制施工资源损耗,保障土木工程整体建设质量。因此,文章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其创新策略的分析,对提升土木工程建设水平、助力建筑行业创新发展意义重大。
        1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特点
        ①具有固定性和流动性。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固定性是指,在进行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应用一些常规的、固定的、基础的、稳定的、广泛被运用的施工技术。流动性是指,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有时会变化施工标准,还会有施工人员流入或流失的情况。这是因为,在施工过程中施工规模和要求会发生变化,所以施工标准和施工人员也会随之发生变化。②由于客观环境因素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影响大,需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施工标准,制定不同的施工方案,所以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还具有多样性、渐变性的特点。这是因为施工作业队伍需要加大加深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力度,对土木工程的建筑施工技术严格要求,才能切实保障施工质量。③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还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土木工程的参与人数较多,协同性较强,各个岗位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需要一定的配合。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需要上下同心,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参与到施工建设上来。
        2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
        2.1钢筋混凝土技术
        钢筋混凝土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是一项常见的技术,施工单位应该在这项技术上进行研究,以期突破改进和创新,以此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质量。钢筋连接技术是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较为常见的新技术,具体是指挤压套筒技术和螺纹咬合技术。施工人员可以将钢筋连接技术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以达到施工质量要求。还需要注意的点是,在挤压套筒技术和螺纹咬合技术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并且在应用方法和优势上也不一样。因此,施工人员需要将此两种技术结合起来,合理运用,优势互补,提高钢筋连接施工质量。
        2.2桩基础施工技术
        桩基础施工技术作为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常用技术,能结合设计将桩基础施工分为施工和承载两种极限状态。建筑应用基桩参照承载型桩划分,可分为摩擦型桩和端承型桩,其中,摩擦型桩又能分为摩擦桩和端庄摩擦桩;端承型桩有端承桩、摩擦端承桩。不同摩擦型桩的桩顶纵向承载力为桩侧阻力,需要重视端庄阻力。按成桩方式区分包括:挤土桩、非挤土桩,以及部分挤土桩,基桩制作材料有较大差异,分为成木桩、混凝土桩及钢桩几种。地基基础有差异的状况下,应根据工程施工状况确定施工材料和方案,并且明确具体桩型。


        2.3预应力施工技术
        在土木工程中,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频率逐渐增加,适用于特种结构工程、大跨度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等方面。预应力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无粘接预应力与有粘接预应力,与后者相比,前者在于应用过程中摩擦损失较小,且操作简单,支持单根无粘接,可为施工带来诸多便利,获得更多经济效益。
        3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策略分析
        3.1明确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方向
        现阶段,土木工程所涉行业内的市场竞争问题突出,相关企业在转移经营中心时,应从生产环节的施工技术入手,优化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明确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方向。具体来说,一方面,相关企业可结合自身经营实况、土木工程特点、建筑质量要求,专门组织创新小组,同时用技术创新制度约束、监督该小组的技术创新工作,使其在制度引导下,细致分析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以保障土木工程质量为前提,对现有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进行完善与创新,最终确定创新性较强的技术改进措施。在此期间,为调动创新小组的人员积极性,建筑企业应利用科学的奖惩机制,给予优秀创新人才物质、精神奖励,带动小组其他成员技术创新工作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应与土木工程建筑行业总体发展趋势保持一致,即以绿色、环保、高质量、低能耗为主旨,针对性地改进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通过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有效控制建筑企业土木工程建设项目的资源损耗。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相关人员应提前对创新后的施工工艺进行试验,确保其符合土木工程整体质量标准。核查无误后方可正式投入土木工程项目中,以提升土木工程建设质量,助力土木工程建筑企业的优化发展。
        3.2加强建筑材料的创新
        建筑材料质量直接关系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求施工企业结合建筑企业的需要选用适合的建筑材料,应用先进的施工材料作业,比如在土木墙体施工时,应在考虑隔音、甲醛、重量等因素后进行选择,以此达到工程实际需要、严格控制材料成本的目标,从而有效维护建设企业的效益。材料市场中被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所占据,如复合墙及空心砖。合理使用新型材料,可在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及美观性的同时,达到建筑结构的对外抵抗力和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故而值得广泛应用。
        3.3完善管理体制
        施工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对现行的理论体系进行完善,使施工获得更多的指导理论支持,对施工过程进行细分,注重各个阶段的发展。同时,设置相应的验收标准,构建明确的监管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分阶段做好验收工作,保障各项目标的顺利达成。此外,还应健全各项管理体制,各个岗位明确分工,避免出现多头管理、权责混乱情况,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使工程质量得到切实保障,使各项施工环节在强有力的管理体制支持下得以高效开展。在验收阶段,该阶段是施工收尾部分,同时也是技术检验的关键所在,应制定验收技术规范与行业标准,全面系统的开展验收工作,使施工中的各项细节均与验收标准相符合,根据验收细节检验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针对存在的技术问题与安全隐患必须加以重视,制定科学妥善的应对措施,使工程施工现状得以改善,通过加强技术落实,保质保量的完成工程验收,切实维护工程质量与安全。
        结语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中的施工技术对于整体工程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相关的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要对这部分给予一定的重视,根据实际施工现场的自然条件和实际需求不断改进方案和技术,在确保土木工程质量的基础上促进建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欣来.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管理创新研究[J].中国井矿盐,2019,050(005):35-36,39.
        [2] 彭海杰,王婷婷.土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探究 [J].装饰装修天地,2019(5):18-20.
        [3] 梁轩.建筑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基坑支护技术应用[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20(9):278-2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