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的控制要点与优化措施 黄荏荃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3期   作者:黄荏荃
[导读] 摘要:通过多年努力,我国经济体制趋于完善,这对建筑领域而言无疑是利好消息。
        大朗镇工程建设中心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通过多年努力,我国经济体制趋于完善,这对建筑领域而言无疑是利好消息。在建筑事业如火如荼发展过程中,各类问题也随之出现,其中表现较为突出的当属工程技术管理问题。问题一天得不到解决,就一天不能回归正轨。为此,本文围绕工程技术管理的控制要点与优化措施展开探讨,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工程技术管理;控制要点;优化措施
        前言
        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既扩大了发展空间,也增加了竞争压力。建筑企业要想市场中站稳脚跟,除了依靠雄厚实力,还要做好管理工作。技术管理作为建筑工程的核心内容,更应走在改革的前沿。然而事与愿违,大部分企业依然沿用传统方法,管理效果可想而知。为改善这一现状,需要明晰技术管理要点,并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
        一、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优化意义
        (一)控制施工进度
        建筑工程的特点较为鲜明,不仅工期长,工序还繁琐。为达成任务,需要建筑企业统筹谋划、精心管理。哪怕是有一方面没有照顾到,都会拖慢施工进度。为避免违反合同,建筑企业会降低管理要求。即便是赶上时间进度,施工质量也无法保证。要想从源头上防止事件发生,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优化工程技术管理工作[1]。譬如,强化技术人员能力,合理安排建筑材料,严格把控施工安全,科学制定应急预案。待各项工作优化后,借助协调机制,将各个环节串连在一起。如此一来,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施工进度计划落实到位。
        (二)降低施工成本
        当前,土地资源紧缺,导致地价升高。建筑企业要想获得地皮,需要支付更高的资金。一般而言,建筑企业都会向银行或企业筹措资金。但这些机构并非慈善机构,需要建筑企业支付足够利息。如果工程如约完工,工程款就能及时打入账户。除了要偿还贷款外,还能有一部分剩余。但由于工程技术管理不当,不仅资金回笼变慢,工程盈利还会降低。在一增一减之间,资金风险陡然增加。如果处理不得当,很容易造成资金链断裂,最终不得不吞下破产的苦果。因此,有必要对工程技术管理进行优化,一来确保工程款如期支付,二来确保施工成本在正常区间。建筑企业获得足够多的利益,离实现战略目标更进一步。
        二、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实际情况
        建筑工程的影响要素较多,只有对这些要素一一进行分析,才能确保建设质量。从实践角度来看,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企业不多,大部分企业仍然坚持粗放式管理。这种管理方式的弊端较为明显,具体表现有:管理组织比较臃肿,如发现问题,需要层层申报,待处理方案确定后,问题影响已经加深。管理人员能力不足,无法发现隐藏风险。当风险爆发后,无法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导致事态进一步扩大。监控工作缺失,导致管理工作缺乏规范性。倘若处理方法不当,不仅会削弱管理权威,还会影响人员心情。在负面情绪的作用下,整改时间会延长,效果也会大幅度降低。
        三、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控制要点
        (一)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
        工程能否如约完工、质量能否符合规范,首要看施工技术是否控制得当。实践证明,施工技术控制效果不佳,无法满足实际需要。为扭转这个局面,需要明晰控制要点。建筑企业首先管理人员必段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清晰每一项工序,同时,要发起宣传攻势,确保每一位参建施工人员了解技术内容及要求,避免盲目施工。同时,挑选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成立监察队伍,采用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加强质量和进度管理,将规范施工理念根植在每一位人员的内心。另外,建筑企业要时刻收集技术资讯,并根据自身需要引入先进技术。为发挥技术的优势,需要分别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针对施工人员,着重讲解方法,传授相关经验。针对管理人员,普及应用标准,强调注意事项。


        (二)施工安全的控制要点
        当前,建筑企业过于追求效益,疏于安全管理。安全问题一旦产生,既会对施工进度造成干扰,还会增加建设成本。因此,建筑企业要对施工安全进行有效控制,这样才能确保利益最大化[2]。具体做法:一是施工单位加大对硬件的投入,必须配备足够安全设施和工具;二是有针对性地定期组织人员对各领域进行专题培训,如:用电安全、基坑开挖安全等。除了要科普理论知识外,还要列举真实案例,剖析事故原因。对危险性大的还要进行演练,加强工人对应急的实操性。三是加强班前课管理,出班前必须认真传达具体施工要求,对每个环节的安全隐患进行交底。四是加强对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监督,可以组建安全管理队伍,并将其派入一线。如发现事故苗头,要立刻叫停施工,并将情况通知给负责人。待问题得以解决后,方能继续施工。
        (三)施工材料的控制要点
        在建筑工程中会用到大量材料,如何控制施工材料成为需要思考的课题。为确保材料质与量满足施工要求,建筑企业有必要做好这几项工作。深入研究设计图纸,确定材料规格与数量。对建材市场进行调研,择优选择供应商。根据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材料运送到现场。为保质量,不要立刻使用,而是坚持两轮检验。第一轮,管理人员核对数量、规格等信息,并检查完整度。第二轮,随机取样,在实验室完成检测,将结果与设计要求进行比对。如果符合要求,则允许进场。如果不符合,坚决退回。需注意的是,同一个供应商,问题重复出现,企业就要立即更换合作商。材料不同,特性不同,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妥善安置。除了要合理划分区域外,还要做好防潮防水工作。在材料使用前,要对其质量进行查验。如发现材料变质,切记不可投入使用。一方面,查找变质原因,避免同样问题再次发生。另一方面,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理,以此强化责任意识。
        四、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优化措施
        (一)完善管理制度
        制度具有很强的约束力,是推进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保证[3]。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应明确三方面内容:其一,管理职责。建筑企业要对岗位进行重新梳理,以防职责出现交叉。其二,管理流程。建筑企业要深入施工现场,广泛听取意见,从中发现问题。通过去除、合并等手段,让管理流程贴近实际。其三,奖惩措施。建筑企业要赋予员工参与权与决策权,以保证措施的完整性、合理性。如员工表现优异,则给予双重奖励。如员工工作懈怠,则依照规则进行处理。无论是奖励,还是处罚,都要摆在明面上,以示公正。
        (二)创新管理方式
        粗放式管理模式已不合时宜,有必要引入精细化管理。建筑企业要从理论研究中汲取思路,从具体案例中积累经验,制定出创新方案。需注意的是,企业的情况不同,不能生搬硬套。为发挥精细化管理的作用,需要将其融入到建筑工程各个环节中。同时,跟踪应用进展,及时纠正完善。另外,建筑企业要设立一些奖励,以此营造创新风气。在多方努力下,精细化管理体系趋于完善。
        (三)调整工作思想
        立场不同,看待问题也会有区别,从而无法判断对错。为打开这个局面,需要建筑企业统一员工思想。思想的转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建筑企业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除了要增加培训次数外,还要重视内容质量。只有大家心往一起想,力往一起使,才能达成预期目标。
        五、总结
        在新时代背景下,工程技术管理问题日渐突出,对建筑企业发展构成了阻碍。要想切实提高发展效率,需要对技术管理工作进行改良。改良工作要坚持三步法:第一步,深入了解真实情况,全面发现管理问题。第二步,归纳出施工技术、施工安全、施工材料等控制要点,并认真落实。第三步,对制度、管理、思想等方面进行规范,以此夯实工程基础。在多措并举下,确保工程如约交付,从而让建筑企业获得足够利益。
        参考文献:
        [1]杨文玮.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路径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1(01):161-162.
        [2]卢宝全.关于房屋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探讨[J].城市建筑,2020(20):193-194.
        [3]张建强.加强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措施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0(08):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