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和应用探究 王学娇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3期   作者:王学娇
[导读] 摘要:在智能建筑排水系统设计中应用节能节水技术,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理念号召,有效提升智能建筑的施工设计质量,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以及工作环境。
        身份证号码:6523271986****1124  新疆吉木萨尔  831700
        摘要:在智能建筑排水系统设计中应用节能节水技术,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理念号召,有效提升智能建筑的施工设计质量,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以及工作环境。
        关键词:智能建筑 ;给排水系统 ;节水节能技术
        引言
        建筑设计工作作为影响建筑质量与建筑环保性的重要内容,设计者若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智能化与节能设计,有利于促进建筑行业的兴旺发展。我国现今建筑能耗大体上占据总能耗的34%左右,为了进一步开创友好型社会格局,应从建筑设计着手,利用节能与智能化手段,实现绿色建筑的建设,这样一来,才能最大化降低建筑能源损耗,促使建筑物能在展现实用价值的同时贴合环保理念。
        1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环保节能理念应用的重要性
        现如今,伴随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为建筑行业未来迈向更高的舞台提供有力的平台和条件,我国建筑行业的规模和数量与日俱增,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创造良好的基础环境,可也提高了自然环境的负担和压力。我国提倡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互相结合、共同发展持续发展原则,加强环保节能理念的积极利用,有助于实现环保节能理念和建筑行业发展的互相融合。对于当前社会发展而言,还存有很多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伴随人们环保节能意识的日益提升,应在建筑行业管理工作中加强环保节能理念的积极利用,尤其是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应重视环保意识的提升,有利于资源的节约,最大限度的处理资源浪费的问题。环保节能理念的运用,可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具体的工作中,对于环境起到了保护作用,还能够实现最大化经济效益,最大限度的节省建筑成本。在建筑给排水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对各种问题进行充分考虑,并在施工之前进行系统且全面的规划,有助于防止资源的大量浪费。现如今,建筑物还存有很多问题,如给排水系统的机械设备缺少完善性、排水系统与标准不相符等而造成的漏水问题,为用户的正常用水产生直接影响。
        2智能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
        2.1中水资源利用技术
        中水资源利用技术主要是将生活中的污水进行集中性处理,可将其应用至绿化灌溉或是厕所冲刷等水资源利用环节中,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应用。中水回用技术能够降低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质,降低生活污水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现如今中水资源利用技术相对成熟,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为物理化学过滤、膜过滤以及微生物吸附,其中物理化学过滤技术主要是利用气浮结合原理对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过滤,膜过滤技术主要是应用不同类型的滤膜对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过滤,微生物过滤技术主要是利用好氧微生物的生物特性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吸收。如智能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应用中水资源利用技术,能够降低智能建筑用户的用水需求,可降低居住社区40%的用水量,最少降低35%的污水排放量。通过在智能建筑内部构建科学合理的中水系统,将中水应用至洗车、绿化等,可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消耗量,对水资源进行有效保护。
        2.2智能照明系统
        在建筑智能化设计过程中,还可针对照明系统进行改善。智能照明系统实际上是通过在多个地点安装控制元件,由此确保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智能调节照明等级,以便在充足的自然光照下能够起到节能以及智能化管理作用。比如我国各园区中使用的“感应灯”与“声控灯”是智能照明系统的雏形。一方面,可在无人员走动情况下自行关闭照明系统。另一方面,可在不影响视觉效果的前提下智能调整照明强度,防止长期闭合开关,缩短照明系统以及照明装置的使用年限。
        2.4雨水利用技术
        水资源利用上,雨水资源可以更方便地、更快捷地进行回收。因为其涉及的区域更加大,所以可以大范围地进行收集并利用。收集到的雨水资源可以直接用于灌溉,也可以经过处理后投入生产生活使用。同时,雨水收集系统也可以降低净流压力,让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降低环境污染。

收集处理后的雨水,可以用于建筑水景观建设,也可以用于洗车,从而形成好的绿色循环,能够增加整体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用户带来更多的便利。除此以外,消防系统对于建筑工程来说非常重要,它是保障人们健康生活的基础施工内容。施工单位在开展设计的时候,可以把消防与雨水回收系统结合在一起,让雨水收集到的水可以用于消防中,提高消防的节能性。
        2.5太阳能加热生活用水
        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热水,伴随我国对新能源研究的不断深入,太阳能技术在建筑物施工中的使用率也越来越高,很多建筑物应用太阳能对供水实行加热,达到缓解煤气、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的目的。但是,太阳能的应用受地域因素的影响很大,一些地域光照条件不强,不能提供足够的太阳能对供水实行加热,并且现阶段太阳能加热技术实际效率还不够高,导致太阳能加热系统的施工成本比传统能源的施工成本高出很多;因此,建筑设计师在给水设计当中,若要应用太阳能为业主加热生活用水,还需将经济效益、施工成本等因素考虑进去。除此之外,施工人员在安装太阳能之前还需找到最佳的光照位置,以此为太阳能装置找到最佳的安装位置。在最佳安装位置处测试太阳能是否满足太阳能安装的条件,若满足,方可进行安装。虽然现阶段受到技术的限制,太阳能加热的效率还不够高,但由于其属于清洁、可再生能源,是现在比较理想的能源之一,符合节能的思想,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2.6变频调控技术的应用
        人们的生活用水量会随着季节变化产生相应的变化,较为典型的就是冬季用水量要远远少于夏季用数量,不同季节内人们每天的生活用水量存在着一定差异。智能建筑采取全天水泵供水系统,将会导致水资源出现严重性浪费。在智能建筑中应用变频调控技术,可改变建筑物的给排水形式,对水泵的运转速度进行调节,根据智能建筑入住居民的用水情况改变水泵水压,缓解智能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水资源浪费情况。
        2.7智能空调系统
        空调是建筑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高品质生活。一般情况下,人体的适宜温度控制在17℃到22℃之间,而夏季则为19℃~24℃。在空调系统的辅助下,能为人们营造一个适宜的温度氛围,由此增加其舒适度。然而绝大多数空调系统都是由用户自行调整温度与运行模式,这样很容易增加能源损耗,如过多浪费电能、自然风利用率偏低等。因此,可利用智能空调系统,确保用户在室内体会到良好的温湿度感受。比如在设计空调系统时,可在其中安装温湿度感应传感器,通过检测室内条件智能化给出适宜的温度,并密切监测室内CO2浓度,而且还可利用“智能监测软件”对空调系统的能耗率进行计算,以便制定可靠的运行方案。
        2.8节水器具及管道技术
        淋浴器、洗衣机、坐便器、洗碗机、水龙头,是人们日常使用到的用水设备,为了更好地节约用水,可以使用有节水功能的产品,这样能够有效减少器具使用中的水资源浪费。同时,根据建筑给排水系统运行需求进行科学的管道设计与管道材料选择也是降低管道水资源消耗的技术措施。
        结束语
        现阶段的智能建筑大多是某一功能的智能,智能建筑施工应用仍旧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为了实现智能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节能节水目标,需要将节水节能技术灵活应用至智能建筑给排水系统之中,提升智能建筑的整体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原宇泽.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9,50(24):267.
        [2]朱桂兰.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设计分析[J].地产,2019(24):18.
        [3]王宝银.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的应用[J].门窗,2019(23):9+12.
        [4]李向波.节能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3):34-35.
        [5]徐贤斌.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及实践[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