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海燕
云南广播电视台 云南昆明 650500
摘要:媒体融合既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创新在媒介的延伸,也是国家层面的重要战略部署。论文对比分析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媒体;融合发展
一、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对比分析
传统媒体以电视、广播、报纸和杂志为代表,是人类社会产生的早期媒体形式,其目的是为了对一些社会信息进行宣传或者实现主体之间的交流。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传统媒体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一度是信息行业的龙头。过往的辉煌经历为传统媒体打下了深厚的市场基础。传统媒体曾是不少高校传媒专业应届毕业生的首要选择,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容生产力。而传统媒体专业化的新闻传播理念和运作机制,极大地提高了品牌知名度的优势。在拥有优于新媒体的人才、资源、权威性及品牌效应的基础上,经过多年长足的发展和积累,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在内容的策划、采编、发行等方面,积累了丰厚的经验和成熟的规范,这些都是新媒体难以替代的优势。同时,传统媒体在信息发布之前,都要经过严格把关。对于传统媒体的信息收集、过滤、利用和发布都有相关的规章制度严格要求,媒体从业者必须按照规定操作,一定程度上确保了信息的有效性及真实性。此外,传统媒体的社会责任较为明确。一方面是因为报纸、电视等媒体受到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机制较为成熟。另一方面,体制内的传统媒体工作人员一般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能够积极主动承担社会义务,从而使得传统媒体具有较高的公信力与社会影响力。
新媒体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而派生的新事物,众多的应用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更能提供自己想要的信息,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更具高效、精准、信息量大的优势。新媒体以数字技术为技术支持,以互联网为信息载体进行信息传播,传播的范围更加广泛。直播平台的兴起,使得新媒体的发展又前进了一步,有网络的存在,即可发布即时信息,大大增强了信息的时效性及获取信息的便捷性,而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各种网络平台及自媒体的互相融合,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信息可以向多个渠道扩散,能够极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向受众提供海量信息。新媒体的这种信息的时效性、高频快捷性,是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同样也是对传统媒体的强大冲击。
二、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对策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不应是消亡和取代关系,而是取长补短、融合发展。媒体融合是技术进步和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传统媒体焕发生机的必然出路。
(一)强化融合意识,加大融合力度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所需。在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媒体环境深刻变化的时代,对每个传统媒体甚至每一个媒体人来说,都应该顺势而为,勇敢转型,坚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广电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方面的深度融合。
推进媒体融合,必须坚持走稳、走快、走准。稳,就是要牢牢坚持政治家办台的原则,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做到效果好、管得住。
要在树立底线思维、统一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时度效”的前提下,尽快熟悉新媒体传播规律,提升运用新媒体开展新闻舆论工作的能力,实现主流媒体对社会舆论特别是新兴媒体舆论场的有效引导。走快,就是要积极追踪、研发和运用新媒体前沿技术和最具发展空间的新的传播方式。当前,移动互联网发展很快,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移动互联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向。在各家起步的时间、彼此差距都不大的情况下我们要做的就是力争“弯道超车”,要充分树立“用户”的观念,“客户端”的观念,要有抢占先机的理念和积极的市场意识。走准,就是在媒体融合的改革过程中注重顶层设计,除了不断增强融合发展的理念外,还要建立适应融合发展的组织结构、技术支撑、传播平台、盈利模式、管理体制及考核标准,为媒体融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二)创新传统媒体的发展模式
首先,创新内容生产。一要创新内容生产流程。要建立全媒体采编模式,打通新旧媒体采编环节,实现新闻信息的一次采集多次发布。传统媒体要借助自身在新闻采编上的优势,用优质的、有深度的内容来扩大影响力。二要创新内容生产方式。融媒体时代,普通受众都能够成为新闻的生产者、传播者,传统媒体要改变过去封闭生产新闻的模式,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研判受众新闻诉求,将规模化生产与个性化生产结合起来,将 PGC 内容生产与 UGC 内容生产结合起来。三要重视短视频的生产。5G时代,网络传输速度是4G 的几十甚至上百倍,能够为受众带来更直观的感受,短视频将成为新闻的主要呈现方式。融合发展中,传统媒体要与新媒体形成合力,根据新媒体平台“碎片化”阅读习惯,为受众提供优质的短视频内容。
其次,创新服务模式。新媒体时代,媒介和受众之间的关系已经被重新定义,互联网思维以其预约性、开放性、包容性、互动性、服务性成为越来越多受众追崇的思维方式。广电媒体在产品的设计及内容的生产上要有“一切为了用户、一切依靠用户”的观念,要从单纯的信息提供商向集成式的大众服务平台转变。传统媒体要借助自身长期以来形成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实现服务的多样化发展,培育用户的使用黏度。比如,一些地方的融媒体中心,除了提供新闻资讯,还是当地各类民生服务的接口。对于大多数融媒体中心来说,建设大而全的平台在资金和支持方面均有难度,可以转而寻求合作或者实现省市县纵向发展,建设省市县一体化平台,如江西日报社的“赣鄱云”。
最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传统媒体如何打造融媒体人才队伍呢?一要对内培养人才。挖掘传统媒体中的“存量人才”,通过进修、培训等方式,选拔培养出一批融媒体人才。二要对外引进人才。关心关注优质融媒体平台发展动态,从外部引进一批融媒体人才。三要激励留住人才。通过建立健全与媒体融合相适应的融媒体人才评价、晋升和激励机制,激发融媒体人才的潜能,推动媒体融合不断创新发展。此外,还要加强校企合作,在源头上突破人才引进难题。通过与高校的合作,尽量多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实习的机会,使其尽快掌握不同媒体平台的特点,实现融媒体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张喻萱 , 刘迅 .5G 时代下传统媒体深度融合策略探究 [J].中国传媒科技 ,2020(03).
[2]段巍 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J].中国有线电视,2020(04).
[3]唐伟.“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探究[J].传播力研究,2019(08).
[4]陈石.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报业,2021(02).
[5]常敏.关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思考[J].今传媒,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