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十八连山镇畜牧办 655507
摘要:近年来,我国生猪市场价格波动幅度较大,特别是自2018年8月我国爆发非洲猪瘟疫情以来,我国养猪业收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国家及地方纷纷开始进行生猪稳产保供工作,作为一个猪养殖场,经济效益是猪场的最终目标,直接关系各养猪场的规模、结构和稳定发展。养猪的经济效益同猪的品种、饲料价格、管理水平以及市场信息等方面是分不开的,如何提高生猪养殖经济效益,在新形势下把握市场机遇,提高养殖水平,是每个生猪养殖养殖业主都应该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猪场 经济效益 措施
前言
我国生猪养殖业正在由传统模式逐步向规模化、现代化、集约化饲养转变。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和市场的强力推动下,中国生猪养殖业转型升级进程加快,由世界生猪养殖大国变成养猪强国正在逐渐实现。
1我国猪场发展现状
我国已经形成了传统养殖(散养)、现代养殖(规模化养殖)、生态养殖和健康养殖四种养殖模式的发展模式。生态养殖(改善或利用无公害环境,按特定养殖模式进行生猪养殖,生产无公害绿色或有机生猪或猪肉食品)。健康养殖(根据生猪生长特点,运用生态、营养理念指导养殖,为生猪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提供满足生长需要的充足、营养的饲料。使生猪在生长期最大程度降低疫病发生,使出栏的生猪达到无污染、健康、肉质鲜嫩、营养丰富的效果。)尚处于起步阶段,从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传统养殖的散养户(年出栏3头及以下)正加速退出市场,现代养殖(年出栏300~3000头或3000头以上)迅速发展。生猪养殖在国家政策引导和扶持及市场波动的双重作用下,经历“洗牌”后,家庭农场(能繁母猪存栏30~100头)和大型规模猪场(1000头母猪以上)正在我国生猪养殖业的主力。
2我国猪场发展存在问题
2.1选址不科学
因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国家层面为了生猪稳产保供,制定了一系列鼓励猪场复养,提高生猪市场供给率的综合措施,其中重要的一条即为放宽养殖场用地限制,但是一个猪场要想选址科学,涉及到水源、林地、道路、村庄、耕地等诸多方面,一些猪场为了方便,减少投资,污染水源、破坏林地、污染村庄环境、毁坏基本农田等问题时有发生。而要达到国家要求,科学选址,就要解决土地、水源、林地、村庄环境保护,猪场生物防控条件,道路及运输距离等问题,中小猪场根本无法承受大笔投资之重。
2.2疫病防控难度大
我国地域辽阔,区域性生猪需求缺口常出,为了追求利润,导致生猪进口及频繁远距离调运,加之中小规模猪场疫病防控条件差限制等原因,导致我国生猪养殖过程中面临疫病传染几率增大、防控难度加大等风险。尽管我国各地人民政府都成立了专门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部”和“动物卫生监督部门”,但导致猪疫病的病种繁多,既有畜禽同种和非同种之间传播的疫病,一种人畜共患、在人畜之间传播的流行性疾病;既有旧病毒,也有新细菌;既有单一感染,也有双重或多重感染。在病毒感染的情况下,有几种血清主要类型和亚型。虽然不同血清类型引起的临床症状基本相同,但要想接种有效,应选择相应的毒力型疫苗。甚至可能出现新的、超强的、突变的致病机制未知的菌株,足以说明技术控制的复杂性和不可控制的突然性。
2.3猪价震荡变幻
猪价过度波动所引发的生猪产业稳定发展问题,特别是非洲猪瘟疫情爆发以来,猪价经历了3-4倍的大幅价格波动,国家因此出台了多项稳产保供政策,但猪价依然居高不下。
虽然一些养殖户恢复了生产并取得了不错的利润,但也只是部分赚了钱,且也只能弥补以往的亏损,达到收支平衡,但是疫情导致的高价也只会是一段时间,在经过国家和市场自身调价下,猪价回落成为必然,且随时会面临猪价断崖式暴跌的情况。
3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综合措施
3.1科学选址
猪场选址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1地形条件
猪场场址应整齐开阔、地形平缓、有足够的面积,建筑物要合理布局,要有利于运输和管理。
3.1.2地势条件
养猪场应该选择通风换气条件好且在进行猪场修整时节省地面的位置,地势较高、干燥并平坦,同时也要高于历史洪水线且低于地下水位至少2米,距沼泽和蚊虫较易滋生的地方较远,要具备1%~3%坡度的缓坡,用来进行猪场排水。除此,猪场应该向阳,有足够的光照能够满足保暖的需求。
3.1.3土壤要求
猪场的土壤要确保具备良好的透水性和透气性,且不易容水和吸湿,较弱的毛细管作用和较低的导热性能,能够实现较高的保温性能,且没有污染和地球生物化学引起的地方性疾病等。所以说,砂壤土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3.2提高疫病防控措施
制定科学合理的防疫系统能够充分发挥饲料自身的利用率,实现正常的猪场运转,能够保证猪场自身效益。猪场进行疫病防控的系统设置应涵盖消毒、保健用药、具体的免疫等系统。科学合理的免疫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疫病流行具体情况和市场情况,预防免疫造成的应激反应以及额外的人力和财力及其它方面的耗费。免疫系统需要在时间和市场情况变化的同时进行调整。制定了免疫程序就需要严格予以执行,且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实施,根据时间、要求、说明书的具体内容和剂量做好免疫工作。在实际的操作中也要将母源抗体干扰、猪场的发病史、免疫方式、季节、不同疫苗间的彼此干扰等因素考虑在内。
3.3保持敏锐的市场嗅觉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猪场想要提高经济效益,保持敏锐的市场嗅觉显得尤为重要,关注市场,结合市场信息控制饲养量,用透国家政策,在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讲究诚信,无论市场如何变幻,总能有一定的盈利空间。在根据市场行情进行分析时,需要重点分析养殖成本和猪市行情,找到仔猪、肥猪和种猪中最为重要的价格种类。当行情低迷时,出售大量肥猪会造成巨大亏损。因此,根据猪市行情的不同,养殖业进行投资的重点也不同。除此之外,猪场进行投资可以从多方面入手,如新建或改建猪场、新添猪场设备、根据猪场患病情况进行疫苗的选择、选用全部或部分清群的方式减少疾病,上述事项都要进行投资。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方案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3.4科学的对猪种进行跟新换代
一个猪场想要提高经济效益,良好的猪种是保障,好的猪种产仔率高,仔猪健康,发病率低,成长快,产肉率、瘦肉率高。猪场除了要引进良种之外,也要注重培育适合自身发展的种猪,不论是多好的品种只有适合当地养殖环境,迎合市场走向才行。我国近些年从国外引进多种品种的生猪进行培育,提高了猪场的养殖效益之外也对本地的品种构成了冲击且受制于人,国内品种保种育种也显得格外重要,猪场除了追求经济效益外,也应借鉴先进经验,也应该注重培育本国良种,改变猪种受制于人的困境,同时良好的猪种培育出来,也有效降低了猪场的生产成本。
4.结论
一个猪场要想提高经济效益,必须要有现代化的经营理念,在猪场自身建设,市场把握,人才引进和培养等诸多方面需要经营者深思熟虑,不能满目投资,也不能畏首畏尾不敢以身试水,要准确掌握市场信息并利用好自身资源,同时不能触犯国家法律法规让自己得不偿失。要结合自身优势,适当延伸产业链,不能养猪就只把自己限定在养猪的圈子里面。同时,随着全球化不断发展,国内很多企业都开始把延伸扩展到国际大市场,结合自身优势,借助全球化的大趋势,不断向国外先进企业学习,发展壮大自己,不但自身猪场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也提升了大国形象。
参考文献:
[1]刘爱武,李卫华.重视动物福利减少养猪业经济损失[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7,28(4):81-83.
[2]秦菊平,姜海涛.生料养猪技术要点[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7,28(4):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