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荒山植树造林新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1月第2期   作者:严晓艳
[导读]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确保林业经济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
        严晓艳
        黑龙江省穆棱林业局  157513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确保林业经济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基于此,对新技术在荒山植树造林工作中应用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其具体特征。其中包含荒山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及工业生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并阐明了荒山植树造林新技术的应用策略,以供相关工作研究实践参考。
        关键词:荒山植树造林;新技术;应用
        引言
        荒山植树造林工作的难度非常大,特别是在植树造林技术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在荒山进行植树造林工作变得更加艰难。所以说,在工作开展的时候,必须根据当地具体情况选择植树造林技术,保证植树造林工作的正常进行。近些年来我国不断研发植树造林新技术,有效提高了树木的成活率。
        1在荒山植树造林工作中应用新技术的必要性
        1.1荒山地区具有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人工造林是在以往的植树造林工作中常用的方式,虽然常规的植树造林技术在实践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诸多缺陷。并且由于荒山通常没有植被覆盖,导致其具有严重的水土流失及沙石化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荒山地区的生态环境,且常规的荒山植树造林技术所体现出的绿化速度及绿化质量,明显难以满足当前时期的荒山植树造林需求。
        1.2工业生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工业生产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工业污染通常属于化工类,而常规的植树造林仅仅是植树而已。但被化工污染的土壤,若不经过特殊处理便进行植树,那么便难以存活,因而有必要应用新技术进行植树造林,从而提高荒山植树的工作效率。
        2荒山植树造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自然条件恶劣
        荒山生态恢复能力较弱,要搞好荒山造林,就要保证时间投入和资金投入,同时制定长期发展战略。准备工作不充分或是指导缺乏科学性,都会导致植树造林效果达不到预期要求。
        2.2开发成本较高
        荒山植树造林期间,需要相关的机械设备,并提供适当资金支持,确保植树造林需要。实际上,设备更新、先进技术引进均需要提供充足资金,一旦资金供应不及时,植树造林工作就会被动停止。当前,政府部门向荒山植树造林提供的优惠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使得荒山开发工作推进缓慢。
        2.3短期经济效益偏低
        荒山树林生长需要很长时间,对于看重短期经济效益的开发者来说,会因短期经济效益偏低而转投其他产业,将荒山植树造林工作完全交由政府,加大了政府工作压力,又影响了生态平衡。如果荒山植树造林技术短时间内得不到创新,就无法提高荒山林业经济效益,导致荒山植树造林效果不尽如人意。
        3荒山植树造林工作开展要点
        3.1优选树种
        不同品种的苗木对于生长环境具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荒山植树造林中,选择树种是一个关键内容,只有选择适应当地环境及气候状态的树种,才能有效保证苗木成活率,并使树木快速生长。以吉首市为例,吉首市土壤中的有机质平均含量为0.1%,而富含的氮、磷、钾分别为0.1%、0.1%、2.4%。因此,如果选择在吉首市开展荒山植树造林,便需要选择一些对于营养需求较低的树种,如国槐、白蜡树等。
        3.2整地挖穴
        整地挖穴是荒山植树造林开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植树造林的工作质量具有重要影响。由于多数荒山地区土地贫瘠,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水分含量较低,因此在植树造林之前,要采取有效的整地方法,并控制土壤有机质与水分等条件因素,为荒山植树造林提供适宜生长的土地环境,从而提高苗木成活率,提升荒山植树造林质量。

在实际操作中,整地挖穴要在植树造林时提前进行,以恢复土地质量,进而给荒山植树造林新技术的应用提供基础保障。且在进行挖穴时,只有采取大穴回填的方式,才有利于苗木生长。
        3.3科学种植
        植树造林看似是一个简单粗暴的工作,且寻常人眼中的植树便是挖洞、入苗、填土、施肥、浇水等过程,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由于荒山地区通常具有特殊的地质性质,只有选择科学且适当的植树技术,才能提高苗木成活率,进而提高荒山植树造林效率、降低成本。此外,在荒山植树造林中,树种的选择也需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荒山植树造林过程中采用混交林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林木经济价值,而且能够提高自然生态价值,并有效维护林区的生态平衡。因此,在荒山植树造林工作中,只有采用科学种植技术与模式,才能促进地区经济与生态长远发展,以落实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理念。
        4荒山植树造林新技术的应用
        4.1荒山植树毛细渗灌育苗技术
        在荒山植树造林工作开展中采用毛细渗灌育苗技术,依托于渗透容器实现其主要的渗透功能。植树育苗工作人员在完成苗木种植后,会将渗透容器放置于苗木旁边,使容器内的水能够通过设备上的装置输送到苗木的根部,从而使荒山植树造林的苗木得到生长需求,并能够有效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渗透容器安置合理,在一般情况下都不需要再对苗木进行浇水,这不仅有效地降低了水资源的消耗,同时极大地缩减了人工成本,也提高了苗木成活率。
        4.2保水剂植树造林技术
        由于荒山地区土壤具有的特殊性,在荒山植树造林中,影响苗木成活率的主要原因便是多数荒山地区都存在着土壤水分缺失的现象,并且由于土壤长期缺少水分,导致土壤土质松散、蓄水能力差。因此以传统常规方法在存在水分缺失现象的荒山上进行植树造林,那么苗木会因为土壤缺乏水分及无法锁住水分而长期处于缺水状态,进而导致采用常规技术种植的苗木成活率低下。而采用保水剂这种新型植树材料,在进行荒山植树造林时,便能够有效保证土壤中富含苗木生长所需的水分,从而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且由于保水剂具有特殊的网孔结构,这种结构具有很好的吸水效果,使用在植树造林中便能够保证土壤水分,进而为苗木生长提供稳定的水分,确保苗木能够健康生长。
        4.3容器苗植树造林技术
        由于技术特殊性,采用容器苗造林技术进行的植树造林作业,相较以常规技术进行的植树造林作业,其苗木成活率明显具有较大的提升。具体而言,便是将苗木放置在富含营养物质的苗木培养容器中,以确保苗木在生长过程中能够汲取到足够的养分,从而保障苗木能够健康生长。而容器苗植树造林技术在实际操作中,在获取树木幼苗时,要将苗木的细根和根部周围的土壤一同挖出,再将其放入准备好的容器中,最后以容器包裹着苗木在需要进行荒山植树造林的区域进行种植。一方面,由于容器苗植树造林技术中需要用到多数材料,因此在初期相较于其他常规种植技术要投入更多的成本,但由于这种技术能够有效满足苗木生长,因此具有较好的成活率,并在苗木后期生长中有效地减少了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因此从整体而言,采用容器苗种植技术进行荒山植树造林的成本会更低。另一方面,由于这种技术在应用中给苗木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因此能够有效缩减育苗时间,这对于实现荒山植树造林的标准化、现代化及集约化具有重要意义,既能提高荒山植树造林工作效率,也能提高苗木管理质量。
        结束语
        在荒山中植树造林不仅仅要选择正确的时间,还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种植技术,制定科学合理的种植方案,不断加强管理工作,统筹协调各方面工作关系。在实践中不断研发新的植树造林技术,推动植树造林工作的进行。同时要不断学习先进技术,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与专业技术,推动我国生态环境的恢复速度。
        参考文献
        [1]王毅.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技术的发展应用[J].现代农村科技,2020(5):38.
        [2]刘珮.山丹县林业资源保护与植树造林技术应用[J].绿色科技,2020(9):157-158.
        [3]旦木正.探究荒山植树造林新技术的应用[J].种子科技,2019,37(13):84,87.
        [4]谢春琴.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技术应用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8,38(14):176.
        [5]许宝林.更新造林的必要性及常用方法[J].黑龙江科学,2017(9):160-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