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丈语文文言起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6期   作者:谭会兰
[导读] 当下有一种说法就是“得语文者得天下”,虽然这一说法或许有些夸张,但它强调的语文的重要性却是不争的事实。
        谭会兰
        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塔水镇初级中学 四川 绵阳 622659

        当下有一种说法就是“得语文者得天下”,虽然这一说法或许有些夸张,但它强调的语文的重要性却是不争的事实。
        那么,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呢?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中,最有影响力的说法就是“阅读说”,认为多读课外书藉,是学好语文的“芝麻开门”。我却认为,要想学好语文,首先要学好文言文,万丈语文文言起。
        首先,学好文言文可以减少错别字。比如出自《项羽本纪》的破釜成舟,很多不明“釜”这个字的意思的人容易写成破斧成舟。但是如果知道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单就“釜”字而言是饭锅的意思,又怎么可能写错呢?又如“心如旁骛”是追求的意思,而“鹜”是小鸭子的意思,就不至于张冠李戴李戴了。这样的例子真是    不胜枚举呀!
        其次,学好文言文有助于写好作文。
        作文好不好,立意很关键,立意要正确、新颖、深刻。正确做到应该不难,新颖、深刻这两点就不容易了。怎么办呢?我们可以从古籍中去汲取人文精神。比如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基本每一篇人物传记的末尾都有“太史公曰”,这些都是司马迁在几十年的摸爬滚打中总结出来的人生经验,是司马迁的肺腑之言。比如载于《史记》卷一百零九的《李将军列传》,最后一段就是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这段话所说的道理,振聋发聩,引人深思,可以让我们对这一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古书中丰富的人文精神,经常阅读古书,在写相关作文的时候,见解自然与众不同。
        不仅如此,写作文的时候,语言也非常重要,怎样才能让自已的作文语言富有文彩呢?引用古籍中的名言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一篇作文,恰当的引用几句名言,作文语言定会增色不少。就如上文中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些,都可以列入引用备选库中。有的作者腹中名句够多,作文时,名句信手拈来。我就见过这样的一篇一下子就抓住我眼球的文章《听雨》,其中一段就是: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无情的雨啊,你让辛弃疾留下“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感叹;“东边日出西边雨,到是无晴却有晴。”你让刘禹锡写下“杨柳青青江水平”的诗篇;“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你让王禹偁留恋“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的秀美……
        这样的语言究竟好不好呢,当然会有不同的声音。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没有大量的古诗词积累是办不到的。
        文言文中也有丰富的意象,在脑海中积累了这些意象,对于我们也写作很有帮助。比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一文中就引入了菊花这一意象,把“看菊花”作为主体事件,结尾用北海公园中灿烂的菊花来表现我走出了人生的困境,来象征伟大无私的母爱。母爱这一主题的文章如过江之鲫,这一篇能脱颖而出,可以说“菊花”这一意象的引入功不可没。下面我就把我整理的古诗中的意象给大家列举一些出来:
        .植物类。草木有本心,诗人巧用之。在古典诗词中,一般用“梅花”象征高洁的人品;用“竹子”隐喻虚心或气节;用“菊花”表现隐逸、坚强和清高;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用“杨花”比喻飘零之意;用“红叶”代称传情之物;用“莲花”借以表达爱情;用“红豆”传达相思之情;用“落红”慨叹美好时光逝去;用“芳草”比喻离恨;用“桂花”表现一种宁静、清远的意境;用“海棠”表现对美好景物的珍惜;用“柳树”表达惜别之情;用“芭蕉”抒发孤独忧愁的离情别绪。
         文言文中的营造的优美意境可以让我们受到启发,写出来的文章会更有诗情画意。
        总而言之,学习语文,犹如修建高楼大廈,需一步一个脚印,而学习文言文,就是在修建的过程中必须要留下的一个深深的脚印。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