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培养幼儿的共处能力的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6期   作者:罗彬
[导读] 共处是幼儿社会性发展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对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罗彬
        渤海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辽宁 锦州  121000

        摘要:共处是幼儿社会性发展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对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共处能力的缺乏会引发幼儿发展面临一系列困境,阻碍幼儿良好同伴关系的发展,引发幼儿交往手段的缺失,导致幼儿环境适应能力低下,对幼儿身心发展均造成不利的影响。家庭是幼儿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家长对幼儿共处能力的引导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幼儿共处能力缺失引发的诸多问题,家长要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以身作则,采取恰当的亲子互动方式,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同时采取恰当的家庭教养方式,改善教育技巧,以进一步帮助幼儿提升与他人的共处能力。
关键词:共处;家庭教育;策略
一、共处能力的内涵
        当代学者赵志祥认为,所谓“共处”是“以博爱情感为基础的一种合作、交往、持续发展、共同创新的生存能力,一种理解、接受、关爱、欣赏他人与事物的思想感情和与之相适应的品德行为。”[ 赵志祥“学会共处”课题实验操作[J].教育科研论坛,2002(01):230-231]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关于“学会共同生活”,即教育的使命是教学生懂得人类的多样性, 同时还要教育他们认识到地球上所有人之间具有相似性又是相互依存的。[ 杨江丁.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解读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J].现代教学.2009(4),78]即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多样性的基础上学会相互依存,以达到一个相互平衡的状态是共处的核心所在。共处渗透着一种价值观念,共处代表着一种与他人、与周遭环境的相处之道,这种相处之道与儒家的仁爱、墨家的兼爱以及欧洲18世纪后期兴起的泛爱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正如《弟子规》有言,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在学会爱他人、爱社会的基础上再去学习,心怀宽容、爱心与感恩,这些都做到了,在有多余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去学习文化知识。共而处,生存在一个共同的社会中,每个人既保持着自身的个性,又不断接受外部的刺激,两者相互交融,折中出一条属于自我的共处之道。
        综上,我们认为学会共处即在保持个体自身独特性的基础上让幼儿学会认识自我、处理与他人和自然的环境的一个动态开放的过程。
二、共处能力缺乏引发诸多问题
        学会共处不只是对同伴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的正确处理,也是一种社会规范的内化。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离不开共处能力的培养,且幼儿所生存的环境具有多样性,若共处能力缺乏会阻碍幼儿良好同伴关系的发展,引发幼儿自我意识发展低下和环境适应能力差等问题。
(一)共处能力缺乏阻碍良好同伴关系的发展
        共处能力的缺乏阻碍幼儿良好同伴关系的形成。幼儿在与他人共处的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是自我为中心。共处能力缺失所引发的一系列负面表现使得幼儿与同伴的关系会愈来愈紧张,同伴关系朝向非良面方面发展,对幼儿个体及其社会性发展方面都造成不利的影响。
        针对独生子女,他们在家中都享有特殊的地位,再加上祖辈较为溺爱,导致幼儿在与他人共处的过程中常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的感受,为人处世多以自己的兴趣为出发点,且情绪变化较为强烈,当自己的需求受到影响时会出现不友好甚至攻击性行为。对于非独生子女,年幼的儿童在家庭中与较自己年龄大一些的兄弟姐妹相处时会存在交往隔阂的现象,例如年龄大一些的孩子会与年幼的孩子争夺成人的关爱、年长的孩子对年幼的孩子施加欺凌性行为等,这些都会造成幼儿沟通之间矛盾的发生。年龄相近的兄弟姐妹若缺乏共处能力也会造成矛盾的发生,例如他们会为了争夺玩具而互相争吵,会针对一件双方共同完成的任务因意见不合产生争执性行为等,这些都不利于幼儿与他人维系良好的同伴关系,不利于幼儿掌握正确的交往手段,引发幼儿社会性发展滞后的问题。
(二)共处能力缺乏引发幼儿自我意识低下
        自我意识也被称为自我概念,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幼儿通过在主动和被动的交往中,不断接受外部信息,将自身融入这个大信息时代,进而形成独立于他人的自我概念。有学者曾采用同伴提名法将幼儿分为受欢迎型、一般型、被忽略型与被拒绝型,通过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得到如下结论,受欢迎型幼儿的自我评价较客观、独立、准确,被忽略型幼儿与被拒绝型幼儿的自我评价较主观、缺乏独立性、不准确。一般型幼儿则倾向于中性评价。[ 苏媛媛.5-6岁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研究——基于幼儿同伴交往的视角[D].东北师范大学.2013.(03)]共处能力发展较好的幼儿能正确对自我做出评价,且评价客观准确,而共处能力发展较弱的幼儿不能对自我有一个客观清晰的认识,且评价大多带有片面性和主观性。
可见,共处能力与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三)共处能力缺乏引发幼儿环境适应性差
        共处能力的缺乏阻碍幼儿对环境的适应。社会适应包括幼儿适应与他人的关系、与老师的关系、与环境的关系,除此还要让幼儿正确认识和理解自我的角色和处境。
        首先,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方面,共处能力旨在培养与他人的合作、分享等交往意识,在发生冲突时能够尽可能不依靠外部及人为力量的前提下使问题得到协调和化解,共处能力的缺乏导致幼儿缺乏集体意识,采用不当的方式参与集体活动,例如在集体活动中不遵守集体规则,刻意引发与同伴的争执性行为,采用攻击性手段解决问题等。在师师幼关系的处理中,幼儿共处能力的提升是师幼有效沟通的前提,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教师和幼儿是一种“互补”的共生关系。[ 王京.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师幼关系研究[M].山东师范大学.2016,(32)]脱离教师的幼儿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而脱离了幼儿的教师由如同是无源之水一样的存在,共处能力的缺乏导致以幼儿为主体的师幼互动有效性差,教师不能有效关照到幼儿的情绪表达,幼儿情绪得不到合理宣泄与表达,降低幼儿的沟通欲望,影响师幼情感的发展,有的幼儿甚至会将负面情绪带到家庭中,引发家长对幼儿园的不满,同时也会影响到教师正常教学工作的开展。其次,共处能力的缺乏导致幼儿对环境的变化产生不适应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幼儿会面临学习环境、活动场所、设施建筑等环境的变化,新的环境对幼儿遵守秩序和规则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若没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很可能会造成升入小学后的幼儿做事积极性降低、生活萎靡不振、产生自卑的负面情绪等问题,而“共处”能力的培养致力于幼儿对生活环境产生情感,更好的适应新生环境。
三、幼儿共处能力的培养策略
        学会共处始于家庭,体于学校,延至社会。在家庭中,家长与幼儿之间的和睦共处营造着一种良好的精神世界,幼儿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提升共处能力,基于在家庭场所中提升幼儿的共处能力,家长要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以身作则,采取恰当的亲子互动方式,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提高自身教育素养,不断改善教育技巧。
(一)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以身作则
        家长在幼儿共处能力提升过程中导向作用主要体现在幼儿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作为儿童社会生活的管理者,父母为他们提供与他人接触的机会,在他们如何与他人交往上发挥着积极主动的作用。[ 缪建东,家庭教育社会学[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
]父母要给予幼儿正确的交往建议,鼓励幼儿多与同伴一起玩耍,锻炼交往技巧,在孩子与同伴发生冲突时,引导幼儿之间进行协商解决,给予正确的建议,培养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前儿童正处于前道德阶段向他律道德阶段的过渡时期,前道德阶段的儿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且行为受行为结果支配。而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则会更加遵守规范,父母在幼儿道德阶段转化的过程中经常性考虑幼儿的需要,与幼儿形成一种平等、民主、友好的关系,尊重幼儿的独立性,允许幼儿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鼓励幼儿产生创新的想法,引导儿童与他人和睦相处,让儿童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更好的识别他人的情绪,提高情绪识别能力,做到换位思考,发展儿童的移情能力,以促进幼儿共处能力的提升。
        爱模仿是幼儿的天性,家长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幼儿,家长便可以利用幼儿特有的天性去培养其共处能力。例如在家中有客人来访时可以采取友善礼貌的态度去与客人交流,给幼儿树立一个礼貌待人的榜样。在亲子互动中也时刻注意自身与幼儿交往的态度,在与幼儿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慈爱、接受、兴趣、合作,对幼儿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幼儿掌握正确的交往技能,以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共处能力。
(二)采取恰当的亲子互动方式,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学会共处对于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幼儿的社会化发展。家庭教育是幼儿成长的基石,亲子互动是家庭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良好的亲子互动与和谐的家庭氛围对于共处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1、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幼儿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在与幼儿的亲子互动中,要时刻让幼儿感受到被关心和呵护,让幼儿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给幼儿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和谐的家庭氛围和温暖的抚养经历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幼儿的社会关系。如果亲子关系发展顺畅,在亲子互动中孩子感到被喜欢、被认可,那么在日后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会更加容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相反,亲子关系不融洽,幼儿便会产生一种警示性的态度,对周围的人和事充满了戒备,则很难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共处能力也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正确的亲子互动方式对培养幼儿的共处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极为重要,和谐的家庭氛围体现在让幼儿在亲子互动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所在,产生自我价值感,而不只是作为需要者的立场而存在。对于孩子个人的事情,家长和幼儿可以采取协商的方式去解决,减少专断性和溺爱型的决策方式,给幼儿更多独立表达见解的机会。
2、根据孩子的气质类型,因材施教
        幼儿的气质类型分为胆汁质、黏液质、多血质、抑郁质四种类型。家长要根据儿童不同的气质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以提高幼儿的共处能力。胆汁质的孩子易冲动、爆发力强,针对这种类型的孩子,在提升幼儿共处能力的过程中家长应给予他们正确的交往建议,例如建议幼儿遇事要冷静思考,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在与他人相处时多考虑他人的建议,学会与他人协商做事,这样的共处方式能得到同伴或教师更多的认可。多血质的儿童交际广泛、适应能力强。这部分儿童的共处能力相较于其他三种气质类型的儿童较为出色,而对于这部分儿童,家长所要做的是多鼓励他们与小伙伴交流互动,让儿童在与同伴相处的过程中锻炼自己,提高共处能力。粘液质的儿童做事较为稳重、思维较慢、但是耐力强,性格波动小,这一类的儿童又被称为安静型儿童。针对这一类型的儿童,家长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鼓励他们做事有自己的见解,增强他们的独立性,不断适应变化着的环境以增强与环境的共处能力。抑郁质的儿童心灵最为脆弱,这部分儿童孤僻、抑郁、多愁善感,经常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与外界交流,长此以往形成了恶性循环,共处能力得不到提升。针对这部分儿童,家长所要做的是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给他们心灵上足够的安全感并让他们知道自己在同伴之间是会受到欢迎的,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锻炼这部分幼儿的共处能力,使共处能力得到逐步的提升。而针对性的教育方法不只是针对幼儿不同的气质特点去因材施教,幼儿不同的脾气秉性、人格特质、内外向程度等都是家长要考虑到的内容。
3、提高自身教育素养
        家长的教育素养体现在日常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观念中,影响着家长的教育行动。家长的教育技巧与家庭教育的质量的好坏息息相关,巧妙的教育方式会以一种更加迅速便捷的路径提升幼儿的共处能力,通过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以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共处能力。
        家庭教养方式分为专断型、溺爱型、民主型。专断型的家庭以家长为中心,家长很少考虑幼儿的感受,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缺少自主性,不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会造成幼儿孤僻、抑郁、胆怯等消极情绪的产生,这些消极情绪会影响幼儿与他人的正常交往,影响幼儿共处能力的提升。溺爱性的家庭教育方式过度以幼儿为中心,不管错对与否家长都一味妥协和服从,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以自我为中心,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蛮横专断,不懂得换位思考,共处能力自然得不到有效提高。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下,家长与幼儿共同商讨和决策,幼儿在与家长互动的过程中得到了足够的尊重,家庭教育中真正做到了以幼儿为中心,幼儿也在与家长相处的过程中养成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习惯,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最有利于提升幼儿的共处能力。综上,采取专断型和溺爱型的家庭教养方式要向民主型家庭转变,营造一个利于幼儿发展共处能力的家庭氛围。
参考文献
[1]赵志祥“学会共处”课题实验操作[J].教育科研论坛,2002(01):230-231
[2]杨江丁.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解读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J].现代教学.2009(4),78
[3]苏媛媛.5-6岁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研究——基于幼儿同伴交往的视角[D].东北师范大学.2013.(03)
[4]王京.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师幼关系研究[M].山东师范大学.2016,(32)
[5]缪建东.家庭教育社会学[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