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班级开展幼儿德育教育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6期   作者:   卢喜梅
[导读] 德育教育在幼儿教育中以新颖的活动形式和内容,才能吸引幼儿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卢喜梅
        和龙市八家子镇幼儿园  吉林省  延边州  133505
        摘要:德育教育在幼儿教育中以新颖的活动形式和内容,才能吸引幼儿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班级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单靠老师的单一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借助园内外的多方力量。如何将各种教育、教学力量协调成为一个相互支撑、互为补充的德育力,是班级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德育教育  班级活动  地域资源
一、优化班级环境氛围,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环境是一种无声的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在环境的创设中,应充分利用空间、活动材料等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我班利用教室或走廊的空间或墙体,布置、设计“德育栏”等主题环境墙。根据不同节日确定主题活动的开展形式,让幼儿在墙上时时刻刻都能看见,起激励、引导作用。如:清明节进行我为烈士鲜花活动,组织幼儿折花朵。讲述革命烈士光辉事迹。国庆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分组活动,折红灯笼拼成大的五角星,绘画天安门、红歌联唱等艺术形式。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情感的启蒙教育。
        通过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环境布置,营造出浓烈的教育氛围,使环境育人的功能得到充分发展。
二、挖掘地域资源,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1、德育教育应从“认识家乡、热爱家乡”做起,挖掘本地教育资源,对幼儿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家乡教育。我园地处乡镇,在自然环境方面为幼儿提供了了解自然、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优越条件,可以让幼儿通过多种形式了解家乡的历史和现状。利用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体验生产劳动的机会。班级有农家乐园区域,里面有石磨、簸箕等农家用品。让幼儿进行磨米劳动的锻炼和实践,来进行德育实践教育。
        2、引导幼儿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了加强养成教育和生存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农村有利条件,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要开展切实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素质教育中德育的实质是把社会意识转变为幼儿的个体意识,通过个体实践,转变为个体的行为习惯。如:教育幼儿自已的事自已干——家里的事帮着干——集体的事抢着干——社会的事主动干。这样能不断提高幼儿的思想觉悟,增强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是非、真伪、善恶、美丑的鉴别力,使他们的思想得以健康的发展,养成优良的思想品德。
三、德育工作与主题教育相结合。
        在主题活动的开展中,教师结合各领域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如:学习歌曲《找朋友》时,利用活动强化幼儿的品德行为,对幼儿进行礼貌用语的练习。在进行社会领域活动《合作力量大》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教幼儿如何正确合作,如何对待输赢。
四、德育工作与一日活动相结合。
        《纲要》中曾指出:“幼儿园德育应贯穿于幼儿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从常规教育入手,使德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随时随地的进行教育”。以常规化的教育手段,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来园、离园时的礼貌用语练习(“你好”、“再见” 等);对幼儿进行最基本的文明礼貌行为的培养。游戏活动后,要求幼儿及时收拾玩、用具等常规行为的练习,使幼儿的习惯在常规中得以养成。
        幼儿的一日活动内容多,幼儿每天要接触各种各样的环境,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如果德育工作跟不上,很容易使幼儿受到不健康的教育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一日生活中中对幼儿的德育工作。一日生活中的潜移默化教育实质上就是利用生活常规对幼儿进行良好品德的养成教育。
    教师在一日活动中,要注意观察和发现幼儿的不良行为,要适时捕捉和记录幼儿的缺点与不足,通过否定使幼儿明白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行为,并体验这种行为引起的不愉快与后果,从而改正自己的错误。如:某幼儿在游戏中故意调皮,不遵守游戏规则。老师可先向他示意、提醒或警告,如还没起到效果,教师便可请该幼儿暂时离开集体,停止他参加游戏的资格。这样的教育方法不仅能帮幼儿改正缺点与不足,同时也对其他幼儿起到了警示与教育的作用。针对幼儿园的孩子,教师应以表扬、奖励为主,少用批评、惩罚,并要做到公正合理,实事求是、恰如其分。
五、牵手家长,开展德育工作。
        幼儿园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幼儿在家庭中的时间要多于在幼儿园的时间,由于父母与幼儿的亲情关系的影响,他们往往对来自家庭中的教育因素的影响接受得更快一些,更多一些。所以要培养幼儿的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幼儿园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幼儿园和教育的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家长只是一味的要求孩子该怎么怎么做,却从来不愿意花时间去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家长在家中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行为,“身教胜于言传”的道理我们都懂。要想使幼儿园教育与班级教育的工作更加完善,还需要老师与家长之间的共同努力。因此幼儿园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教师首先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活动与表现,掌握幼儿在家庭中思想品德变化的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同时教师还应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内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宣传幼儿园的教育主张和对幼儿品德教育的要求,促使家长能够按照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才能使幼儿园德育工作产生实效。
        充分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让家长把幼儿在家的表现,通过微信、qq上传照片的形式,传给老师,以便老师第二天进行表扬。会促进幼儿良好品质的养成。
        总之,班级德育活动需要班级两位老师以及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教师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时,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幼儿创设一个温馨、舒适而富有德育教育意义的环境,共同为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注:此论文为吉林省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规划课题巜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实施德育教育策略的研究》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为GH181455
参考文献:
1.梁志,学前教育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0
2.吴新.《中国孩子需要什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2月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