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韵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姚市九年制学校 642350
摘要:幼儿园家园合作是现代学前教育的热点话题之一,家园合作对幼儿的成长作用非常显著,已为各幼儿园和幼教领域所接受,家校合作必须创新思路,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家长与幼儿园相互了解,共同合作,为了幼儿园的成长而相互支持与帮助,在家长的帮助下,幼儿园的许多教育活动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双方共同促进幼儿园的身心发展,使幼儿园在快乐的气氛中成长。
关键词:共同合作;家园合作;身心发育;成长氛围
引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在尊重平等合作的氛围下,在幼儿教育事务中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共同帮助幼儿提升思维品质,帮助幼儿园提高教育执行力,并认为家长的帮助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育助推器。家力是幼儿教育中最重要的伙伴,家力在幼儿成长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助于构建“幼儿—家长—教师”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形成了和谐高效的家园互动效应。
一、唤醒双主体意识,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幼儿园是幼儿首次走出家庭后的成长场所,肩负着让幼儿适应社会环境的重任。家庭环境和幼儿园环境均会对于儿童成长带来一定影响,二者相辅相成、互为相长。在每一次的学习活动和亲子活动之前,老师幼儿教师的教育活动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随着教育的发展,幼儿教师纷纷意识到,唤醒家长的教育主题意识是很重要的,认识到家庭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对幼儿成长的巨大影响,才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学习和成长。幼儿园和家长的作用是互补的,不可互换的。家长移动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为家长提供了更多与教师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家长可以更便捷地了解幼儿在园情况,与可以及时跟教师联系,并反馈孩子的一些特殊情况。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合作是基于共同服务儿童的初衷,并将在多年里增进彼此的了解,寻找合适的合作方式,帮助不同的幼儿园获得学习和进步的渠道,并努力利用幼儿园的互动效应,使优质教育逐步走向开放。
比如,平常多了解家长,并根据家长的作息安排亲子主题活动,如周末的亲子舞蹈表演,请家长用废旧环保材料自制儿童舞蹈服,与家长一起跳舞。幼儿园内的舞蹈项目很多,现场活动气氛非常热烈,有的家长表演“草裙舞”,有的家长准备了拉丁舞,家长和孩子可以自由选择制作适合自己的舞蹈服装,也可以选择用头饰和饰物等作为舞蹈节目的特色。这种亲子活动有助于解放儿童的天性,并能借助家长提供的社会资源,组织出更有创意、更有趣的游戏活动。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鼓励家长积极参与
老师可以组织家长参加多样化的亲子活动,亲子活动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和参与,幼儿教师向教师宣讲家庭教育和亲子陪伴的重要性,并且帮助家长学会如何与幼儿和谐相处,在亲子活动中逐渐适应幼儿的成长需求,并学会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长。多元化的亲子活动可以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学校,而且各类亲子活动的设计和完成也需要家长的参与。幼儿园幼儿亲子活动的细节比较琐碎,但是在家长的帮助和参与下,不仅活动效果更好,而且还会因为家长的参与有更多新点子、新想法,使家长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幼儿园活动的流程、而不仅仅是知道幼儿园最近发生的事情。各种各样的活动,包括亲子活动,这样通过亲子活动能深入了解幼儿园的日常运作,家长通过亲子活动学会了更多以往不会关注的内容,也会在与幼儿教师的互动中更加理解教师,了解班级教育的规划目标,懂得幼儿教师安排近期工作计划的目的,愿意协助教师的日常教育活动。
用多种形式吸引家长的积极参与,不仅能激励家长,而且能增进亲子间的情感。
比如,为使幼儿能更好地融入幼儿园生活,教师可主动与幼儿进行育儿交谈,了解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情况,耐心地给幼儿讲故事、讲笑话,了解幼儿能适应日常生活的具体要求。幼儿园也可以举办亲子运动会,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特定的任务。通过一系列的彩排,幼儿教师开始鼓励幼儿,让他们了解自己的知识,在幼儿教师和幼儿之间有了更多“共同语言”,师生的心理距离逐渐缩短。
三、不定期召开主题家长会
积极召开主题家长会,可以采用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阶段性地采用线下家长会的形式,邀请家长来到幼儿园,了解幼儿最近的变化情况,了解阶段性的教育任务和目的,活动形式相对比较新颖,根据某时间段内存在的具体问题加以具体分析。教师是会议的组织者,同时也是问题的总结者。家长也可以组织自己的语言材料和问题进行发言。由于不定期举办线上家长会,由于线上家长会相对比较灵活,因此,可以在家长会中穿插家庭教育和家长教育的学习内容,幼儿教师能够就目前最新的问题加以探讨,鼓励幼儿家长多关注幼儿多关注幼儿教育,采用现有的主题教育,会形成改变以往类型公式的“应对现象”。不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促使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合作更加顺畅,并能够就教育心得和下一步的教育计划进行交流,家长会成为二者沟通的桥梁。发现家长在育儿过程中的问题,并引导家长了解每个阶段幼儿心理和身体的变化。家长会变得更加具有实效性。
例如,在晚上8点举行以孝道为主题的家长会,老师们列举最近孩子们在与大人交流时过分注重礼仪的情形,有的幼儿特别懂礼貌,有的幼儿则比较任性,而且这种任性常常更容易在家长面前“爆发”,但见到家长后就会大发雷霆。这样的幼儿数量不在少数,对家长不够尊敬,对教师也不够尊敬,近期这种情况必须要加以改善。幼儿教师和家长以家长会的形式探讨幼儿和家长之间的相处。以孝顺为主题召开班会,指出家长在平时育儿过程中的不足规避溺爱孩子的情况发生,同时也给出相应的解决建议,鼓励将孝顺的文化和和睦相处的精神传承下去,从而能够达到积极的教育意义。
结论:爱是双向奔赴,家园合作是互相尊重的平等帮助,孩子是受教育的主体,幼儿家长和幼儿教师均会从自己的角度把握幼儿的教育问题,只有通过沟通和交流才能够让二者之间没有隔阂,家园共育能够让家长看到自己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参与热情不断地增加,而且也学会了更多的育儿知识。教师希望家长积极参与,这样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热情有了一定的保障,而家长也希望教师积极参与,学前教育工作将会更加现代化,幼儿园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家长会更加了解幼儿,使得幼儿不论在家里还是幼儿园,都能快乐茁壮地成长。家长也会渐渐学会鼓励幼儿积极成长,超越自己。
参考文献:
[1]张园.家园共育,双赢共进——幼儿园家园合作新思路[J].中华少年,2020(06):1+3.
[2]丁晓霞.新时期幼儿园家园合作新思路探析[J].中华少年,2019(29):9.
[3]唐凌霄.携手合作 家园共育——浅谈幼儿园家园合作新思路[J].中华辞赋,2019(06):103.
[4]毛小碧.携手合作 家园共育——浅谈幼儿园家园合作新思路[J].快乐阅读,2011(14):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