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泓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平泉镇八山小学
摘要:小学是学生接受系统性语文教育的起点。从小学语文教学的角度来看,阅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模块,有效的阅读教学可以加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运用能力。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在近几年被应用于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将其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综合使用已经成为当下教育的新的发展方向。本文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作为切入点,对思维导图的认知、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所发挥的意义、具体教学策略以及注意事项展开了一系列的浅析。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前言:以现代教育体系持续得到完善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目标。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小学语文教师认识到了思维导图作为一项教学工具的重要性,并纷纷将其应用于具体的阅读教学活动当中,以达到锻炼与培养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目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对于思维导图形成清楚的认知,并能够寻找其与阅读课程之间进行结合的部分,通过思维导图这种工具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综合水平。
一、当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一)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在小学阶段,广泛而深入的语文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文字内容,还应该使学生对于其中的内涵形成深刻的理解,走进作者的感情世界,从而对自己的思想观念形成积极的影响。但是,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第一,教师过度强调自己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直接以讲解的方式将阅读内容、重点语句以及思想内涵等“摆”在学生面前,忽略了学生自身的阅读感受。长此以往,很容易使学生对老师对阅读的分析讲解产生依赖作用,从而难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第二,阅读课堂中师生互动频率较低。由于教师一味关注自己对于阅读知识的讲解,并没有通过课堂互动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阅读材料。加之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弱,还没有积累足够的语文学习经验,很难在课后有效把握课文内涵,使得其阅读学习效果较差;第三,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较低。对于小学生而言,语文阅读具有一定的难度,并且相对枯燥,使得学生难以将注意力集中到阅读课堂上,甚至对于语文阅读学习产生抵触心理。这也会使得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二)小学生的阅读学习特征
小学生正处于形成学习能力以及思想观念的关键时期,其思维特点也由形象化向抽象化转变。如果想要实现良好的阅读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教师在引入思维导图之前,应该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阅读?阅读文本所表达的内容是什么?应该如何理解?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思维,运用思维导图直观呈现自己的阅读思路。另外,小学生的思想还没有完全成熟,难以独立分析与理解一些具有难度的阅读材料。这就使得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该有效把握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运用契合其认知水平的方式开展思维导图阅读教学活动。
二、思维导图的认知
从概念性的角度来看,思维导图也被称为心智导图,对其进行有效运用能够以图文的形式清晰呈现学生的思考过程以及学习思路。思维导图作为一项能够有效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工具,简单性、直接性以及有效性是其具有的鲜明特点。思维导图的形式较为多样,比如,树状图、括号图、流程图等。从小学语文阅读的角度来看,思维导图能够将学生的思维、阅读材料以及记忆模式有机整合,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得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具象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且深入的理解阅读材料。在思维导图中包含中心模块,并由此向外发散,形成其他下级模块,也就是不同层次的中心主题,在其中建立相应的联系,并将其联结起来能够形成一个网状结构,用以辅助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学习。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第一,有利于帮助学生从全面性的角度理解课文,促进其进行深入思考。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的本质是将课文的主要内容归纳在一个图表当中,不仅能够直观反映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把握,还能够呈现其思考过程以及思维方式,使得学生能够依托发散性的图表提高自身的想象力。第二,有利于体现学生的阅读思想。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较为灵活,能够反映设计者的思想,并不存在固化的模式,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特点[1]。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来充分凸显他们不同的个性特征,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进行创造和想象的能力。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本质上反映了学生阅读课文以及个人理解的整合过程。能够将学生的连续性思维体现出来,从而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其理解与分析课文内容的水平。第四,思维导图的应用具有无限性的特点。课文篇幅的长短并不能够影响思维导图的绘制。它能够适用于各种阅读形式。第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其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在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时,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形成清晰的思考方向,从而逐渐帮助学生完成阅读目标。
四、借助思维导图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措施
(一)使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立整体的阅读框架
在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学生是否可以独立地构建完整的阅读框架可以作为检验学生自主阅读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准。小学语文教师要想达到使学生深入掌握课文内涵,形成独立见解的目标,应该以指导学生理解段落大意以及课文的中心思想作为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使学生呈现其阅读与思考的过程,并能够构建阅读框架[2]。这样的学习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对于课文内容建立基本认知,形成清晰的阅读思路,从而为深入分析课文内涵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提供有利的条件。例如,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到《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可以以“草船借箭”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模块,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课文,将每个段落的大意以短句的形式总结出来,通过分析段落大意,尝试归纳诸葛亮草船借箭的过程,并将其填入到思维导图当中,形成阅读框架。使得学生能够形成清晰的阅读思维,促进其阅读能力得到提升。
(二)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探究
对于小学生而言,要想完全适应思维导图的学习模式需要较长的时间。这是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依靠教师的引导才能够掌握思维导图学习方法[3]。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应该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可以将其作为着手点,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以问题为载体帮助学生从更加整体以及深刻的视角对文章的总体内容进行把握。例如,老师领着学生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可以先在课前为学生布置自主阅读任务,使学生通过这个学习环节对于课文内容建立基本认知,并针对于课文为学生设计相应的问题,比如,根据作者的文字描述,在你的头脑中所形成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的?你了解圆明园毁灭的原因以及其发展历史吗?圆明园所代表的含义是什么?在课堂中,教师带领学生根据问题,再次阅读课文,并在其中寻找答案,能够使学生把握有效的阅读信息,在求知欲的驱使下,自主查找相关资料,形成自己的理解。基于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带领学生绘制以“圆明园”作为中心模块的思维导图。对于学生所绘制思维导图中存在的错误或者遗漏的内容进行深入讲解以及补充。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对于课文内涵进行深入思考,使得思维导图更加完善。
(三)以丰富化的思维导图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思维导图的形式较为灵活。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课文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4]。在为低年级学生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简化思维导图的形式,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阅读。例如,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到《四季》这篇课文时,可以运用树状图这种形式,让学生将四季作为中心模块,并以春夏秋冬分别作为分支主题,再归纳能够代表四季的事物,将其呈现在思维导图当中,并将自己对于四季的理解以及认识插入到思维导图中。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掌握课文内容。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尝试对思维导图的形式予以创新,将图片与文字有机结合,并鼓励学生在其中融入更多创新元素。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时,可以将图片作为思维导图的元素。中心模块可以用文字“北京的春节”,在下级模块可以用图片的形式呈现人们做腊八粥、包饺子、买年货、贴春联等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思维导图更加直观且形象的反映课文的中心思想,使学生可以在语文课堂阅读中体会到快乐,并激发出他们对阅读的兴趣,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逐渐提高。
五、运用思维导图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注意事项
(一)重视思维导图教学的趣味性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单一且枯燥性的教学内容并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运用思维导图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以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兴趣作为前提,对于阅读教学模式予以创新,使得思维导图能够以趣味化且生动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阅读内容上,更好地将学生带入到阅读情境当中,为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重视思维导图教学的科学性
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课堂中运用思维导图时,应该重视教学过程的科学性。使得思维导图教学方式能够适用于阅读教学的内容,使学生明确阅读目标,优化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方法[5]。另外,教师应该将现代化理念融入于阅读教学活动,使得思维导图能够切实发挥其在培养小学生形成语文阅读兴趣以及提高其自主阅读能力方面的作用。
结论:综上所述,将思维导图作为一项思维锻炼工具切实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已经成为了基础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教师应该对于思维导图形成有效的把握,认识到其在阅读教学中发挥的意义,并能够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构建阅读框架;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探究;以丰富化的思维导图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通过本文对结合思维导图,锻炼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所进行的一系列分析解读,希望可以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取得一定成效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李超群.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家长(中、下旬刊),2020,(8):105-106.
[2]赵莹莹.基于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天津教育(中、下旬刊),2020,(4):136-137.
[3]周剑.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文渊(小学版),2020,(1):613.
[4]项小燕.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2020,41(1):64-65.
[5]高艳艳.运用思维导图促进认知策略训练——以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为例[J].小学生作文辅导,2020,(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