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中践行生命教育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6期   作者:黄凤良
[导读] 儿童少年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是国家的未来的接班人。生命教育对于儿童少年来说非常重要,作为在他们的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小学语文教育中,可以将生命教育渗透于其中,来润物细无声地将生命教育贯穿儿童少年的生活。
        黄凤良
        (南宁市江南区南乡小学,广西  南宁    530031)
        摘要:儿童少年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是国家的未来的接班人。生命教育对于儿童少年来说非常重要,作为在他们的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小学语文教育中,可以将生命教育渗透于其中,来润物细无声地将生命教育贯穿儿童少年的生活。在语文教材以及课外阅读文本中有很多关于生命教育的题材,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在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中践行生命教育并制定一系列教学策略,推进生命教育的有效进行。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命教育;可有阅读;渗透;策略
        对于小学课本内容来讲,书本上的内容比较死板,如果只是刻意的去学习书本上的内容而忽略对学生自身特点的重视,那么小学生对于新事物的发现就会变得不敏锐,再加上当今社会快节奏发展,有些小学生可能会跟随所谓的“潮流”而无法进行辨别,不能准确的认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面对这种现象我们不能只是听听而已,更应该尽可能将这种事情从根本上阻断,所以教师应当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但因为语文教材篇幅有限,所以对于生命教育不可能详细赘述,这个时候就应当引入课外阅读指导来践行生命教育的策略。
        一、重视课堂,在有限的时间传递生命的精髓
        在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中,从我们认识的第一个字到我们可以写的第一篇文章,都体现着语文课堂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因为课堂如此重要,所以将生命教育穿插在课堂教学中也是十分可行的。这样做不仅能增加教学丰富性,也可以让学生充分接受到生命教育。课堂教学是教授知识以及渗透生命教育的主平台,教师应当从课堂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加以提炼,来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更好的接受到生命教育。  
        比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篇文章,引导学生从生命教育的角度来思考,每个人的生命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日常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挫折什么磨难,不能自暴自弃,更不能随便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深刻地理解到当自己遇到挫折时该怎样用生命教育的角度来看待挫折解决磨难。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相关内容自主写读后感悟,这样可以让学生们更加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这样便做到了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精髓的知识。
        在小学的各项教学任务中都应该涉及到生命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向学生传授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自主对课文中的重要词、句进行讨论赏析并邀请学生简述自己的见解,在学生发表完意见后进行总结,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精髓内容,让学生在自主讨论中感受生命教育的真谛。
        二、发掘资源,从活动的实践总结生命的实质
        为了更有效地提升学生对生命教育的意识,教师应当充足自己,不断学习生命教育的理论并且能够敏锐地发现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不同的表现方式。更要举办一些创新的实践活动来加强学生对生命教育的认知,将其提炼出来再进行整合,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体系,在反复的尝试实践中总结出对生命教育的系统性认知,形成善于理解的、符合实际的教学策略,从而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在学习生命教育有关内容后,教师可以举行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来加深学生对生命教育的理解,有目的有条理地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学习氛围中。


        比如可以让学生制作关于生命教育的黑板报或手抄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以及合作能力。又比如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生命教育的优秀作品,并鼓励学生参加作品点评以及完成观后感,不仅提高学生的组织语言能力还可以加强学生对生命教育的认识。从而达到让学生在无形之中总结出生命实质的目的。
        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可谓是创新之举。在电子科技发达的社会,他们往往不懂得现实和虚拟到底有多大的差距,甚至不惜伤害自己的身体来日渐沉迷网络。而课外活动既摆脱了学生认为的枯燥的课堂环境,也抓住了学生的好玩心理,这也是一举多得的举措。这样不仅可以完美地渗透生命教育,也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提炼教材,从教材的细微处发现生命的内涵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生命教育无外乎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有关生命教育的文章也占据了不少的篇幅,可以将这些文章整合为一个专题进行教学,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不可一笔带过,更不能马虎,小学教育本身就是奠定学生日后发展基础的阶段,如果在这个时候不能准确地教授学生生命的内涵,那么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一切都要回归课文,辅助阅读材料只能起到延伸作用,最核心的还是在教材中,所以不可一味地依赖课外阅读,适当地运用课外阅读材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提炼教材才是最重要的。
        比如《永远的白衣战士》这篇课文,表面上讲述了一位护士长牺牲自己的性命拯救非典患者,但仔细提炼一下就会发现背后的生命的真谛——把风险留给自己,把生命留给病人,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敬佩!小学阶段正是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此时对课文加以提炼便会将最实质的英雄精神呈现到学生面前,不仅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也可以在学生心中种下英雄的种子。
        在小学时期,语文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作为传授语文知识的教师自然也是无比重要的岗位。所以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把生命教育放在首位,充分发挥自己所在岗位的作用。要想通过语文教学来渗透生命教育内容,教师应当自行充实自己的生命教育理论基础,不断提炼教材中有关生命教育的实质性方法,通过多次的实践教育总结特有的生命教育知识体系,努力挖掘语文教育与生命教育的想通之处。
        四、结语
        生命是生存的基础,生命教育也是为了更好的生存。就教师而言,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不仅仅是完成了“教育”这一目的,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不经意间锻炼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并且提升了自己的道德素养;就学生而言,将生命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将自身的思想提升一个高度,还可以改进自己原有的不成熟的观念,让学生更加注重生命,更加尊重生命,也会让学生对生命心存敬畏,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为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嘉璐.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2.
[2]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J].教育研究.2019(12):120.
[3]潘社娴.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浅探[J].课外语文,2020(02
:69.
[4]陈亚恋.浅谈生命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8(13):49.
[5]程洁.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学探究[J].教师博览,2020(30):79.
[6]刘莉.生命教育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11):2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