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6期   作者:  范维专
[导读] 在新课标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对综合学习方法的探究越来越深入,并且成为了广大教师群体最为关注的问题。
        范维专
        粥店街道粥店中学   山东省 泰安市  271000
        
        摘要:在新课标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对综合学习方法的探究越来越深入,并且成为了广大教师群体最为关注的问题。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由于语文课程具有的广阔性和丰富性特点,对学生的身心和情感发展都具有突出影响。因此,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开展综合性的教学,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基于此,本文就从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意识、调整教学模式、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几个方面论述了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原则和践行。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学习方法;运用
        引言
        语文课程的改革教学要帮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提高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语文技能,引导学生加强语文课的学习与其他学科的练习,深化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找到教学改革的方向,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留出更多自由的学习时间,在实践中展示自己的学习优势,突出语文课程的魅力,让学生受到浓厚的文学熏陶,推动学生更主动地完成语文课程的学习任务。
        一、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改革是实现“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的主要途径,对学生的全方位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履行自己作为引导者的职责,帮助学生在自己的兴趣中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让教学活动更好的满足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1]
        比如,在学习初中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课时,教师要为学生留出充足的学习空间,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制定学习计划,更主动地完成这篇文言文的学习任务。在这节课程的学习中,学生要掌握课文中陌生的虚词和实词的意思,疏通全文,了解文言文实词的使动用法和排比句式的作用;理解文章大意思,找到各个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作者的论点论据。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读这篇课文,在读的基础上尝试简单地翻译全文,圈画出难以理解的字词。接下来,教师要让学生以同桌两个人为单位完成工具书的查阅,更好地做好陌生字词释义的笔记。最后,在排除了理解的各种障碍之后,教师要要求学生划分这篇课文的段落,归纳概括每个段落的内容,并且找出每个段落的中心句,理清作者的写作线索。针对其中的名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背诵记忆。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还要在学生完成学习活动之后通过提问和抽查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学习状态,给予学生更多具有建设性的改善意见,更好地帮助学生找准学习方向,尝试不同的学习方法。每个环节都让学生自主完成,就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现自我的主阵地,确保教学活动的稳步推进。


        二、引导学生根据学习内容适当调整学习方法
        由于语文课程也是一门具有突出综合性和开放性的学科,这也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要掌握灵活的学习方法,要根据学习内容的变化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充分展现教学改革的优势。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要科学地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采取“自学—辅导”这一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学习方法,找准学习方向,有的放矢地完成课堂学习活动。
        比如,在学习初中语文《消息二则》一课时,由于这节课程的学习内容与其他课程有着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学生要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而调整学习方法,突出综合性学习的优势,更高效地完成这节课程的学习任务。在学习新闻这种新文体的过程中,由于学生也是初次接触这类文体,教师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到新闻的特点以及新闻写作的技巧。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两则类似的新闻报道,让学生可以在听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明确这节课程学习的重难点。接下来,教师要深入地带领学生分析这两篇新闻报道,并为学生详细地讲解撰写报告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课堂讲解结束之后,为了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教师要为学生布置仿写新闻报道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根据这节课程的学习尝试撰写一篇新闻报道。在学生完成写作练习之后,教师要让学生交换修改写作中的错误,更好地帮助学生找出新闻报道写作中的不足之处。[2]对于学生共同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归纳整理在一起,利用课堂上的一部分时间分析学生共同出现的问题,并且再次讲解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
        三、帮助学生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的有机结合
        把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突出表现之一,只有学生完成更全面的学习,才能真正达到教学改革的目标。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练习,找到学习的切入点,更好地突出教学改革教学的成效,让学生可以爱上学习活动,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比如,在学习初中语文《苏州园林》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探索更多的知识,在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中增加知识量。首先,教师在讲解“苏州园林”时要借助多媒体的优势为学生更直观地展示这一建筑物的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下来,教师要就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在阅读的过程中勾画出苏州园林的特点和建设过程,找到作者的写作技巧。由于在文章中写出了苏州园林建设的整个过程,其中也涉及到传统文化的融合,同时也与地理学科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在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其中蕴含的其他知识,让学生主动查阅资料,更准确地理解其中的知识点。教师要挑选出原文中有针对性的论述“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绝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为学生进行深入的讲解,让学生在自己的认知基础上讨论这些内容与哪些课外知识有关,并分析这种写作方法的优势和作用。[3]
        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是理论和实践高度结合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教师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化解学习活动中的各种阻碍,深入挖掘有效的教学资源,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让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发展需求,推动语文教学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靳彤.基于问题解决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J].语文建设,2011,(07):30-32.
        [2]杨永刚.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初探[J].学周刊,2011,( 03)48- 49.
        [3]方久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 (25)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