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2期(上)   作者:冯燕燕
[导读] 新课程理念的提出,为小学语文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也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冯燕燕
        山东省寿光市纪台镇中心小学
        摘要:新课程理念的提出,为小学语文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也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是语文中最基础的知识,也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先提条件,对今后的生活和学习的意义重大。小学生在课堂学习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对汉字的认识不到位导致语文的学习水平不佳,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的解读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不断地完善教学方式,让小学生的语文识字学习变得轻松。笔者主要针对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将把自己的教学建议进行阐述。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引言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升入小学,刚开始学习语文时,学习好中国的汉字,掌握汉字的学习方法,能为之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目前小学教师的在语文识字的教学中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这样不仅不能提高学生地语文学习能力,还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我们国家发展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对人才的定义不只是专业知识优秀,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要高,教师必须意识到这个问题,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注重提升学生地综合素质。
一、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单一刻板
        目前的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时,教师还存有传统的教学理念,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将汉字死记硬背来达到教学目的,长期处于这种学习环境中的小学生慢慢产生了厌烦的学习态度。课堂的教学方式单一无趣,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的教学效果也是不太理想,学生地记忆力很短,学过的汉字很快就会忘记。教师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应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切不可一味地“填鸭式”教育,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在不恰当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兴趣全无,更无法理解中国汉字的的博大精深,感受不到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
2.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和意识
        在日常的课堂授课中,语文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会让学生大量的记忆汉字,重复的练习汉字的读写,导致课堂教学内容单一,课堂的氛围不佳,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小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到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也为此感到烦恼。教师应明确教学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认识汉字,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的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地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意识到学习汉字的重要性,进而增加学习汉字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的不足,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及时的改进和调整教学方式。
3.忽略小学生的内在品质的培养
        由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年级尚小,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毕业升入小学,他们的身心发展都还不成熟,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考虑到小学生的成长特点,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应遵从他们的发展规律,对学生的识字教学不能急于求成,以学生地角度来看待识字的过程,耐心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对于小学低年级识字的教育,应遵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探索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能轻松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还应注重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地综合素质。
二、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1.通过引入寓言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注意力不集中还贪玩,在课堂教学时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应该认真思考。教师应根据学生地特点将课堂教学变得有趣,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实现课堂教学目的。在教学中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汉字会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
        例如在学到“拔苗助长”这一成语时,虽然学生可能听说过这个成语,但是对成语背后的故事并不是特别了解。

为了让学生认识这四个字,对这四个字产生深刻的印象,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拔苗助长”得寓言故事,在讲故事时运用有趣的语言和生动的语气,让学生认真的听故事,等故事结束之后。教师向学生提问:哪位会写“拔苗助长”这四个字?并邀请学生在黑板上写出来。教师再将“拔苗助长”这个成语蕴含的深刻寓意告诉学生:任何事物都要遵循他们的生长规律,不可急于求成破坏他们,这样会伤害到他们的成长。
 2.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已经在教育中被广泛应用,多媒体在教学中有很多的优势,教师应熟悉多媒体的应用,在语文识字教学中合理的应用多媒体教学打造高效课堂,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涵义,增加汉字的记忆。
        例如,学生在刚开始学习语文课本时有学到“金、木、水、火、土”这五个字,教师在课前要在网络上搜集关于这五个汉字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在课堂授课时进行播放。书本上冷冰冰的五个汉字通过多媒体的播放,变得生动有趣。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会放松心态,认真的观看多媒体的播放内容,主动地进行汉字的学习。教师向学生播放“金、木、水、火、土”这五个字得演变过程,增加学生对这几个字的印象。然后教师让学生说出这五个字在学生的脑海中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踊跃的回答,有的学生说:“水是透明的,可以喝。”有的学生说:“火是红色的,能帮助我们做饭。”还有的学生回答:“金子是闪闪发光的”学生在发言的过程中,了解汉字的涵义,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教师通过多媒体的播放,进行针对性的提问,让学生在认识汉字的同时更加了解汉字,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利用游戏教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爱玩,喜欢做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在学习中很难做到集中精力听完一整堂课,因此语文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出现注意力下降时,采取些关于语文教学内容的小游戏来帮助学生放松心态,找回注意力,进而提高学生地学习效率。开展识字游戏可以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在游戏里学习汉字,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做到寓教于乐。教师应认识到小学生的性格特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做游戏的同时完成教学任务。识字游戏有很多种类,教师应考虑课堂教学内容科学的选择游戏种类。
        例如在学完一个单元后,要对整个单元的生字进行复习巩固。教师可以将这个单元的生字写在纸片放在讲台上,让一位学生到讲台上拿一张卡片给同学,收到卡片的同学应大声的读出卡片上的字,然后将卡片放到讲台上,重新拿一张传递给别的同学,以此类推,所有的学生都会参与到游戏中,还会将学过的汉字重新复习加以巩固。
4.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学习新知的同时复习旧知
        依照新课程的理念,学生要做到学以致用。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也离不开教学的实践。识字的同时还要了解汉字的真正含义,教师也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让学生在学习新字的同时,结合学过的汉字进行比较,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例如在学到“高、低”两个字时,教师应结合之前学过的“长、短”为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明白这四个字的区别,做到正确使用汉字。在学到带有偏旁部首的字,比如“海”,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还认识哪些字也带有偏旁“氵”,让学生踊跃的回答,说出自己的认识的汉字。
结束语
        教师在语文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应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认识自己的不足,不断的改进教学方式。遵从新课程理念,以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问题,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本兰.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J].教育界,2020(48):30-31.
        [2]尹辉.浅议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J].教书育人,2019(31):61.
        [3]徐惠萍.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9(08):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