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莹
贵州省黔西南苗族自治州贞丰县第四小学 贵州省 黔西南苗族自治州 5622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高效课堂的概念已渗透于现代教育教学之中,不仅使教师的教学思路和组织方法得到革新,还使学生的主体能力和素质水平得到提升。语文作为小学生语言学习的一门基础学科,其高效课堂的渗透与运用,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加强学生的表达效果。然而,在当前的教学发展中,大多数教师未能采取积极有效的组织策略和引导方法,导致学生的语言水平发展不足。对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高效课堂
目前,在小学语文课堂活动中,大多数学生在语言理解和学习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如学习兴趣不足、文本理解不深、基础掌握不牢等,严重影响学生主体的语言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手法和引导运用不当而导致的。小学是学生基础培养的关键阶段,也是认知引导的“黄金期”,加强学生的语言培养,将对学生的主体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高校课堂呢?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信息化手段、问题化环节、小组化探究三个方面出发对此进行探究。
一、采取信息化手段,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性的运用,给予便利的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以直观的画面为导引,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探究兴趣,加强学生的主体理解和参与热情。同时,生动的情景动画还能满足小学生的心理需求,进而更为投入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保证其课堂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本教材,采取信息化手段,创设相应的语言情景和文字动画,优化学生的学习形式,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组织效果。如在《观潮》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信息化手段,采取情景教学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以“钱塘江大潮”为主题的情景课堂,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前后始末的视频播放给学生,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认知基础,拓展学生的认知范围,这对下一阶段的新知学习起到铺垫促进的效果。学生通过直观的情景观看,纷纷被其壮观的大潮所吸引,不由自主的拿起课本进行学习,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大潮前后的内容。
二、设置问题化环节,加深学生的文本理解
问题是启发学生思考、加深学生理解的一种基础方法,也是高效课堂开展的一个重要环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类型、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其展开学生与理解,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文本信息的理解,还使学生在认知思考中得到体系化的思维架构,进而对文章的语言特点和情感价值的理解得到加强。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情发展,合理设置问题环节,坚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对课堂问题展开深度探究,巩固学生的课堂基础。如在《走月亮》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已通过自主阅读、合作讨论的方式,对本课的故事内容取得一定理解,为了加深学生对文本细节的掌握程度,对此,我结合学情变化设置以下探究问题:①通过对课文的阅读,月光都照亮了哪些地方?②在3、4自然段的阅读中,我和阿妈来到了哪里?③当作者看到这么美丽迷人的景色时,内心是什么感受?④在文章中多次出现“啊,我和阿妈走月亮”一句,这句话具有什么作用?通过对问题环节的有效设置,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使学生的阅读意识得到加强。
三、开展小组化探究,打牢学生的学习基础
因家庭环境和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影响,学生个体在语言学习和理解中难免存在差异化现象,导致学生个体与整体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深入把握学生个体的发展状态,了解其差异化的问题所在,及时疏导或引导学生的学习问题,消除学生的不良情绪和学习状态,从而打牢学生的学习基础。此外,在兼顾学生个体学习的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学生整体的语言水平,保证每一位学生的主体发展,实现其共同发展的目标。如在《蝙蝠和雷达》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化现象,对此,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在相互帮助、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提升能力,充分发挥其小组帮扶的学习效益。此外,我还根据各组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小组问题,如“蝙蝠和雷达之间存在哪些联系?”“科学家是如何进行试验并得出怎样的结论?”等问题,以此增强学生整体的语言水平。
综上所述,将高校课堂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之中,以多样化的组织形态为依托,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和认知内容,这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探究兴趣,还使学生在语言理解和思维意识等方面得到加强,帮助学生达到巩基提质的效果。同时,从实际问题入手,深入了解当前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结合学生的主体学情和发展特点,采取多元发展的教学思路,帮助学生明确方向、加深印象,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从而实现其主体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毕素云.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语文天地:小教版,2017(5):42-42.
[2]张丽娜.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8(6):1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