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永刚
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丹凤中学 6557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新课程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新课标所提出的素质教育理念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革新指明了发展方向。初中语文作为初中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学科,构建高效课堂一直都是教师的主要任务,而新课改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目标也从应试教育逐渐转变为素质教育,也就是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培育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前言:初中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对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人文修养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以往的初中语文教师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总是将高效课堂的构建目标视作是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因而却忽视了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并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新课改下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的必要性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已经成为提高学生语文成绩以及语文综合素养的关键因素,无论对于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师来说,构建高效课堂一直都是他们所追求的主要教学目标。高效课堂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化,传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标所提出的素质教育要求,通过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不仅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而且也是推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创新与改革,以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必要途径。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逐渐趋向于实用性和创新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塑造也有着积极意义。
二、当前我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形式传统僵化
纵观当前我国大部分的初中语文课堂实践教学可以发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对于一些学校以及初中语文教师的影响是深远且深刻的,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这些初中语文教师往往会秉承着应试教育理念,并将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因而总是会忽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这种传统错误教育观念的影响下,许多初中语文教师的教育形式也十分单一僵化,大部分的教师都会习惯于沿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以致于本该充满生机的语文课堂氛围变得沉闷压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难以得到有效提升。除此之外,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对于素质教育的不重视,也导致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和延伸性,从而不仅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还会进一步阻碍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形成。
(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有效凸显
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来说,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真正的主人,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在实践教学中有效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才能确保高效课堂的顺利构建。可是,现阶段大部分的初中语文教师都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盲目地认为只有一味地输入才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所采取的教学形式也多以“填鸭式”和“一刀切”为主。长此以往,就会让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不仅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有效提高,而且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也十分低下,促使学生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学习效率差等问题。此外,初中语文教师也很少会与学生进行友好的课堂互动,同时也因此忽视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审美修养以及文化品质的有效培育。
三、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一)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语文是一门充满了人文色彩的综合性学科,所以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人文修养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秉承着素质教育理念,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而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教学情境的方法,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感悟阅读文本中的精神内涵和情感态度,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形成积极良好的人格品质。例如,教师在执教
《回忆我的母亲》一课时,就可以在正式授课之前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实际来谈论母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一个形容词、一句话或是一件事来描述自己的母亲。进而可以有效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还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进一步拉近学生与语文课堂教学之间的距离,之后再带领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时,就能够有效触动学生的内心深处,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感悟。
(二)创新阅读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阅读教学一直都是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必经之路,对于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过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总是会采取单一的教学形式,也就是由教师单方面的知识讲解和文本剖析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这样既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趣味,而且还会严重阻碍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创新阅读教学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教师在执教《背影》一课时,就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和探究这篇文章,在此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带着若干个问题,如“全文共几次写到父亲的背影?哪一个情节或是细节最令你感动?”于是就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来细细品读文章,从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三)采取分层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初中语文的实践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所以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而可以摒弃传统僵化的“一刀切”教学模式。并遵循着以生为本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通过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根据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能力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层次,并依据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教学目标、课堂提问、随堂测验以及学习任务等内容,从而有效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此同时,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分层教学的主要目的,不要让学生产生被差别对待的错误心理。
(四)拓展合作探究教学,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
初中语文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时,还应当落实新课标所提出的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能力的教学要求,进而可以通过拓展合作探究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可以从以往被动的学习地位转为主动学习,促使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可以得到全面提升。例如,教师在执教《愚公移山》一课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场小型的班级模拟辩论赛,辩论的主题就是“愚公应该移山还是应该搬家”。并通过自荐和选取的方式确定两方的辩论队员,由教师来主持这场辩论赛,其他的学生则需要在辩论赛开始之前选择自己所支持的立场,最后还要在辩论结束之后选择是否要更换自己的立场。从而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进而还可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辨析论证能力。
综上所述,基于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时,切不可一味地专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要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进而能够转变自身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不断反思和总结自身实践教学的弊端所在,积极寻求行之有效的改善策略。从而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教学情境,创新阅读教学活动,采取分层教学方法以及拓展合作探究教学的举措,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全面强化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沈富良.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华夏教师,201(12):29.
[2]高道泰.浅析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数码设计,2017,6(11):150.
[3]韦文娟.刍议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0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