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志勤
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第一中学 442600
摘要:随着高中数学教育的发展,不仅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还需要注意为学生营造一定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开展自主学习。但是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学生学习压力大,甚至对数学学习产生逆反心理。所以本文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和当前教学现状出发,提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以推动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教学;自主能力;培养
引言:随着课程的改革,不仅需要教师进行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的更新,更需要教师注重学生对高中数学兴趣的建立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且高中数学中,很多数学知识难度较大,仅仅通过教师课堂上的知识传授,很难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需要进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是进行高等数学学习的基础,而且在高中阶段,学生普遍有较高的接受能力,并逐渐建立个人学习和发展目标,所以在这个阶段,注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为学生进行数学的深入学习做铺垫。高中数学知识存在一定的难度,仅仅通过教师的授课,难以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高中数学教学遇到的问题,主要是教学的效果不够理想,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有畏难情绪,甚至对学习有反感心理,而且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时候,完全依靠教师的授课,对于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较差。高中数学诚然知识难度有所提升,但是其中也不乏一定的趣味性,但是由于教师引导不当,让数学教学枯燥无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普遍把升学作为教学的目标,导致学生学习压力大。数学课堂中也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完全依赖教师的授课,缺乏自身的思考,导致数学实际运用的时候,学生只会照搬教师教授的方法,遇到教师没有教过的内容,就觉得束手无策。
虽然很多高中数学教师通过拖课加课等多种方式,增加数学知识的教授时长,由于学生对高中数学知识没有深入的理解,实际教学效果不佳。
三、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1、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应该逐渐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把坚持对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作为数学教学的目标,并进行教学设计和理念提升。
还可以利用现代化手段,将现代技术融入到教学中,比如运用微课进行备课,让学生下载课件和教学资源,提前做好数学的预习等。以人教版高一数学中集合的教学为例,教师先用微课的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集合的概念和常用的数集。教师在微课中列出一些数集,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进行讨论,这些都是什么数集,都有哪些特征。随后教师再对各个小组得出的结论进行点评,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从而帮助学生熟悉数学的概念和规律。
2、增加学生参与度
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除了转变观念,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还需要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增加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教师在进行人教版高一平面与平面垂直性质的教学中,先为学生进行情境的创设,桌面上有两个互相垂直的纸板,这种垂直的纸板可以作为简易的书架,也可以用来分隔空间,现在学生能从身边发现其他互相垂直的东西吗?有的学生发现黑板和地面是垂直的,有的学生认为桌面和墙面是互相垂直的,从而教师进行教学的导入,平面垂直的定义应该是什么,如何进行判定。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头脑风暴,让数学教学更加直观形象的同时,也加强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度。
3、进行师生互动
教师需要在课堂中留有足够的时间供师生间进行互动以及学生进行自主研究思考。比如在倾斜角和斜率的教学中,教师给出了坐标和直线,让学生自行进行直线斜率的计算。有的同学根据自己以前学到的直角和锐角知识,对斜率进行大概的估算,有的同学使用量角器进行辅助,然后教师让学生进行自由交流讨论,看看都有哪些计算的方式,都能得出哪些结果,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探究,并进行适时的点播,引导学生突破原有的思维,进行创新的探索。在这期间,教师没有直接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对错的点评,而是用启发性的问题进行引导,让学生不断进行深入的思考,让学生自己通过思考来发现结果的对错,从而引发学生的反思和总结。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引起学生的自主学习,还能帮助学生对自身学习程度有一定了解,能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学习的调整。
结束语
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能实现课内教学的课外延伸,让学生主动进行高中数学知识的研究和探索,从而对自身进行查漏补缺,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但是教师也不能因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就放松对学生的教学和管理,教师还是需要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学生参与数学研究小组、参加数学竞赛,让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充分得到运用,使得数学自学能得到正向的反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庞靖.探析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3):155-156.
[2]盖月祺.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研[J].成才之路,2021(02):50-51.
[3]梁亮亮.合理引导,自主学习[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1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