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军
齐河县第五中学 山东德州251100
摘要:生物学属于一种自然科学,是每一位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主要是教授学生一些简单的学科知识,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一些思路以及方式方法,找出问题所在,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解决策略,并由此形成一定的理性思维模式。思维导图主要是指一种能够把思维进行图形化处理的工具,其运用色彩、图形、线条等形式把人类大脑之中的思维形象进行展现。思维导图一般是利用图文并重的形式,将不同主题的关系利用层级表描绘出来,将主体关键词、图像、颜色等构建起来,推动人体的左脑、右脑进行协调,把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进行共和,提升记忆力,充分激发人类的灵感。基于此,本文围绕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教学之中的应用展开深入化剖析。
关键词:探究;思维导图;策略;初中生物;教学;应用
1引言
思维导图是一种相对比较高效化的图式教学方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生物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引入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新的学习体验,在强化学生注意力的前提之下,强化学生在生物知识方面的理解,从而顺利实现相应的教育教学目的。在新课改的时代环境之下,初中各科教师均积极探索理论、实践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模式,旨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生物教学亦是如此。初中生物教学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之中,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在生物学科方面的积极性,改善生物教学的学习效果,引入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则是一种优良的教学方法,在各个学科之中均可以发挥出突出效用,所以本文将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引入到初中生物教学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际价值。
2在生物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重要性
其一,引入思维导图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能力。思维导图的良好应用在推动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展方面拥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想象力,更为重要。究其本质性原因,主要是由于脑科学理论、发散思维理论所形成的思维导图提供人们通过大脑思考模式来提高个人发散性思维,发散性的特征充分激发了学会学生的想象能力,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创新思维能力实质上是人们在学习、实践过程之种渐渐积累形成,所以短期训练将会使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得到显著提升。
其二,引入思维导图能够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化发展、个性化发展。在生物课堂上引入思维导图,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综合性思维。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找出不同知识点之间所存在的具体关联,确保各方面知识得到有效串接,并构建出立体化的知识架构。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学习知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解题训练,在题干中明确关键词,然后再结合具体的条件对相关问题进行剖析,通过关键词电对一些知识板块进行跳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所以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之中,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对知识进行高效化整合,帮助学生掌握更加全面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能力。
3思维导图策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思维导图,并在此基础之上预习知识
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之中,首先需要对此部分知识进行预习,以此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其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至关重要。在开展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可以利用合理化的方式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然后利用该种形式对相关知识进行预习,确保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之中,可以使自身对于知识的归纳能力得到强化,以便其可以更加深入的理解知识内容。比如,在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之中,对单元知识中的重点以及难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使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此部分知识内容,并且还可以确保教师找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便更好的处理相关问题,使初中生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显著提高。
3.2通过思维导图开展课堂互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效率最差的一种教学方式便是教师如同一个“独裁者”,一味的向学生灌输知识内容,学生被迫硬着头皮听讲。此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教育教学效果非常差,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营建一个优良的外部环境。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之中,应当带领学生开展思维导图,确保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全面的加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强化师生互动。比如教师在开展生物实验的过程之中,教师、学生可以共同探究实验步骤,并在此基础之上绘制合理化、完善化的思维导图,明确实验目的、实验步骤等,当老师绘制出思维导图路线后,再次与学生开展交流,找出学生思维导图绘制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另外,当学生提出一些相对比较优良的想法时,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之上,应当鼓励学生对自身的看法进行验证,一方面可以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师生之间形成良好互动。
3.3借助思维导图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
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之中,学生在记忆知识的过程之中均是根据相应的顺序进行记忆,此种模式是一种具备较强规律特性的记忆模式,但此种记忆方式过于古板,学生无法在记忆过程之中形成发散性思维,长期以来,将会对学生的想象能力形成一定的制约。思维导图此种记忆模式具备较强的发散性,并且还具备一定的逻辑性,与人脑结构比较相符。所以,对于教师来讲,要通过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对“生物分类”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之中,教师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之中可以把其细化为两种类型,其一是核生物、其二真核生物,分类结束之后,老师将会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比如植物、真菌的下一分支是什么,通过该种形式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以便更好的进行思考。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具备相对比较显著的记忆优势,可以帮助学生对相关知识脉络进行梳理分析,构建合理化、完善化的知识架构,使学生在短时间之内可以找出知识学习过程中的重点以及难点,并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之下强化个人思维能力,在学习过程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因此,思维导图模式是学生学习过程之中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可以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确保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何建.思维导图在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评《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思维导图实践与创新》[J].林产工业,2021,58(02):110.
[2]曹晓琴,方振峰,张涛,陈中强,施璐.“微故事-思维导图”结合BOPPPS教学法在药物分析课堂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21,37(03):504-506.
[3]商书波,王爱丽,王文强,李洪亮,王芳.OBE理念下“原理、步骤、安全”思维导图实验预习评价模式研究——以《环境监测实验》为例[J].山东化工,2021,50(03):188-191.
[4]胡丹虹,陈彩芬.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英语语法趣味性教学研究——以主谓一致复习课为例[J].海外英语,2020(24):204-205.
[5]李大鹏,葛素香,张立科,燕小然.思维导图在《高分子化学》教学中的设计与实践——以高分子结构和逐步聚合反应为例[J].山东化工,2020,49(24):208-211.
作者简介: 刘洪军(1973-12),性别: 男,民族: 汉,籍贯: 山东德州,职务/职称: 教师/中学一级,学历: 本科,单位:齐河县第五中学,研究方向: 生物教学,单位所在省市邮编:山东德州2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