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期   作者:何康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形式也深度变革
        何康
        凭祥市油隘小学  广西 凭祥   532604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形式也深度变革。小学作为人生接受教育的第一个阶段,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小学教育的成败,对学生的知识积累及身心健康成长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成,则让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思维能力得到极大提升;败,则让学生累积厌学情绪,学无所成。由于农村经济文化均比较落后,信息闭塞,多年积累的教育顽疾一直没能很好地解决。特别是小学教育,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将就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剖析,希望从中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农村小学教育改革和提升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存在问题;对策
        引言:由于农村小学教育多年累积的问题较多,不论是对小学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是师资配备、硬件设施,或者管理水平等等,与城市小学教育相比,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而且农村还存在着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这是硬伤。随着党和国家对教育的不断重视和加大支持,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也到了彻底解决的时候了。
        一、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薄弱
        教育,就是教在先。没有优秀的老师就谈不上教学质量的提升。就像一列火车,没有火车头,就没法带动火车飞驰。然而,在农村小学教育中,师资力量极度薄弱,一直都是农村教育存在的首要问题。原因在于农村经济落后,特别是偏僻乡村更落后。经济的落后导致教师工资待遇与城市相比明显偏低,各种待遇更是相差甚远。加上农村大多通信网络不畅通,教学设施匮乏,住房条件简陋等等,都是优秀老师敬而远之的重要因素,也是阻碍农村教育发展的首要障碍。
        (二)教学设施严重匮乏
         完备的教学设施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很有裨益的。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农村,完备的教学设施可以说一直是奢望。良好的教学设施不但可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而且可以吸引优秀老师投身农村小学教育,在农村这个旷阔天地实现自身价值。在农村简陋的教学设施下,老师往往只能通过简单的口述讲解或者黑板抄写的方式来教学,几百年都是如此,殊不知,社会早已经发展到数字化教学了,黑板上抄写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传统落后的教学实施,显然无法与电子黑板和庞大的大数据相比。因此,匮乏的教学设施,不但阻碍老师对知识的传递速度,也阻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量。很显然,农村小学教育设施的匮乏,已经让农村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了。
         (三)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留守儿童是农村特有的现象。由于爸爸妈妈常年外出打工,不识字的爷爷奶奶在家里带孩子,爷爷奶奶的教育犹如闭门造车,生活的不易已焦头烂额,哪里还有心思去教育孩子。由于老一辈农村人大多不识字,能教孩子一般的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就已经很不错了。对书本知识和学习方法的教育引导,期望他们对孩子的辅导,简直是天方夜谭。再说了,爷爷奶奶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对现代教育方式也一窍不通,更不要谈家长和孩子、老师的沟通了。诚然,城市孩子可以依赖家长,老师和家长也能顺利互动,农村孩子只能依靠老师,有些地方整个学校就一两个老师,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甚至没有依靠,只能随便放养。

因此,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教育,再也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该付诸实施了。
         二、改善农村小学教育的策略
         (一)补充师资力量
         老师是学校的灵魂,是学生的精神支柱。就农村小学教育而言,配备雄厚的师资力量,短期内确实也不现实,但是补充或者逐步完善师资力量,是可以做到的。古人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老师也有老师的专业和特长,不可能面面俱到。现在的农村小学,好多学校因为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往往一个老师要兼授几个课程。日常生活中常说的笑话“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在农村小学校确实存在,在偏僻的农村小学比较常见。
         那该如何破解师资力量薄弱这个难题呢?本人浅谈看法:
         一是制定吸引优秀教师投身农村小学教育的体制机制。比如在工资待遇方面倾斜,在住房方面改善,农村有的是土地,建一些特色农庄优待给老师等等,这些都是好的政策。有好政策和好待遇,就能吸引好的老师加盟。
         二是剑走偏锋,就地培养老师。农村人留在农村比较踏实。遴选本地高中或者初中学生进入师范学校进修,定名“乡村小学师资班”,在学习和实习期间,抽调城市优秀教师轮流授课,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现如今,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一定会有很多当地学生愿意投身乡村的现代化建设,其中,当老师将越来越吃香。
         (二)逐步完善教学设施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农村校舍及教学设备逐步改善将是大势所需。但是,有些乡镇县等政府部门对小学教育的认识往往不到位,追求经济发展,而忽略了小学教育设施的配备。在国家强调三网融合的当下,农村小学也可以趁势要求政府加大投入,配齐必要的教学设备,比如电子教学设备,互联网+设备,体育设施等等。通过国家的“势”,补充学校的“次”。当然,这其中,需要学校领导、教育部门做好与乡镇、县政府沟通,加强政策宣传,加大联络沟通,强调教学设备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更多的为农村孩子的未来着想。我相信,各方面的工作做通了,教学设备的逐步完善将指日可待。
         (三)多方面齐抓共管,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培养问题
         留守儿童是农村特有的现象,偏僻乡村更明显,有些乡村小学,几乎清一色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理能力强,但缺乏正确引导和社会管控。因此,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培养,需要搭建一个系统的工程。
         一方面,学校要加强思想教育,就是教育他们做人做事,尊老爱幼,守规矩,这是留守儿童最缺乏的教育。当然,这其中优秀教师将是留守儿童的启蒙导师,有了这样的导师,留守儿童的教育就成功一半了。另一方面,通过老师和家长沟通,建立老师家长微信群,让老师主导家长,一起鼓励孩子爱学习、守纪律等等。也可以经常开微信群家长会,总结孩子的在校表现。多种形式与家长沟通。在者,可以通过政府一些相关部门,制定政策,优待留守儿童,给予一些温暖。让留守儿童感受人文关怀,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通过多管齐下,齐抓共管,一定能够把留守儿童培养教育好。
        结束语:
    国家进步,教育为本。农村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容易忽略的内容。农村小学教育的成败决定教育体制改革成功的进程。在政策上给予农村小学教育更多的倾斜,在师资配置上,给与农村小学教师更多的优待,在教学设备投入上,给与更多的资金支持,在温情上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怀。只有这样,农村小学教育才能不断完善、不断提高;只有这样,乡村振兴计划才更加完美,更有活力;也只有这样,新农村建设才更有持续性,更有基础保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