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坤
遵义市第十一中学 贵州省 遵义市 563000
摘要:在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完善以及素质教育理念逐步推进的今天,初中体育与健康这门课程的实际职能得到有效凸显,该学科也得到了越来越多教学工作者的重视。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逐步被引入到该阶段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其中,分层教学法作为近年来新型教学模式之一,将其融入于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对于提升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体系、保证教学过程的针对性、满足不同体育能力学生的训练要求等等都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基于此,笔者从多个角度来探析分层教学法在初中体育与健康中的实施方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教学;体育与健康;分层教学
众所周知,学生个体会在多种因素的干预下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现阶段,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观念依然呈现严重的滞后性,其未对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予以高度重视,而是还延应传统“大锅饭”的教学模式,这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整体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提升,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个体发展。而将分层教学法有效落实于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并能够极大程度上缩小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进而为初中体育与健康个性化教学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探究初中体育与健康实施分层教学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了解学生是前提
学生是分层教育的主体对象,因此,为了使得分层教学模式有效落实到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在此基础上,可以结合学生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的差异来优化设置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对学生予以全面了解是教师的责任心的体现,只有了解每位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才能够使得教学指导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合理性,同时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育课堂参与度,为体育教学高质量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具体言之,由于男生和女生的运动天赋、身体机能存在着先天差异,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根据学生性别,将其划分成男生组和女法组两大类,各个大类可以根据学生体育能力的差异划分成优秀(A)、中等(B)、困难(C)三大类。(下同)
2重视教学目标的有效分层
目标分层是分层教学有序开展的基础。在完成学生分层之后,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不同层次来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合于各个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案。
例如,在长跑训练中,教师可以为A类学生设置拔高类学习任务,不断提升教学目标的挑战性,培养学生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同时也能够使得学生身体潜能不断被开发,从而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培养这一类学生战胜困难、克服挫折的勇气和决心;针对于B类学生来说,教学目标要注意适度性,主要要以强化学生运动能力、增强其身体素质为主;针对于C类学生,教师要放宽对其要求,教学目标主要是以提升学生对跑步的兴趣、锻炼其跑步基础基本动作为主。通过此方式,能够使得教学目标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导向性,同时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了努力方向,各个阶段学生在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之后,学生的整体体育能力就会得到显著提升
3注重教学方法的分层
在初中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的分层,主要指的是教师不能沿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来开展体育教学,而是要注重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可行性,规避千人一面,如此以来,不仅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出教学方法的应用价值,还能够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项目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例如,在开展篮球教学时候,教师可以教授A类学生假动作运球、传切运球等高难度篮球运球方式,以此来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也进一步提升和优化学生的篮球技术;针对于B类学生,教师要不断扎实其篮球投篮的基本动作,不断巩固和提升其篮球基础能力,使得其在篮球比赛中能够减少失误率,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安排B类学生和A类学生的小组比赛,以此来激发B类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也能够通过比赛使得B类学生客观地认识和了解到自身的不足之处,使得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训练中进行有针对性地改进。针对于C类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法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教师可以将课堂小游戏融入于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对篮球体育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得其能够高效、积极地融入于篮球学习过程中。总而言之,通过分层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和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也能够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要求,从而为学生整体体育能力的优化奠定坚实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分层教学法是尊重学生差异性、提升教学针对性的重要手段。将其引入到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满足学生整体的体育学习需求,使其对体育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也为其形成受用终身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奠定基础,有助于其实现更好的成长和进步 。
参考文献
[1]黄景铭.初中体育分层教学方案研究[J].田径,2020(11):63-64.
[2]张飞.核心素养下的初中体育分层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