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贵明
贵州省贵阳市贵阳六中 550000
摘要: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具有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努力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此,基于“5+1+N教学方法”特此提出一种高中数学教学启发教学法进行探讨和应用。
关键词:“5+1+N模式”;启发教学法;高中数学;
一、引言
学生是数学教学主体,也是教学开展的唯一对象.但是在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很多学生缺乏积极性,学生对于老师所教授的东西总是被动去接受,甚至有些学生因为缺乏积极性导致完全无法进入课程状态,这样的一些情形无疑影响了教学的效率提升,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有效数学思维的形成,继而影响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而这一情形如若继续发展将严重影响教学的正常开展和学生的能力发展。所以,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认真的研究提出“5+1+N教学模式”后,提出了一种启发式的数学教学课堂,帮助更好的提升课堂效率,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积极地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起学生的问题意识。这一问题意识的培养不仅仅是一种质疑的意识,更是一种剖析数学问题结构,分解数学问题成分,这样一来,学生便可以养成数学思维,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能够事半功倍。
二、“5+1+N教学模式介绍”
“5+1+N”课堂教学模式是遵循“教而有法,教无定法”的教育规律,鼓励和支持教师形成多样化的课堂教学风格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5”是指开课5分钟“话题与问题”训练。开课前5分钟话题与问题均由学生自行完成;“话题”以课程目标为导向,彰显学科特色;“问题”采用“习题训练”和“问题解决思路分享”两种方式,突出学生的思维训练。“1”是指以一种主导教学方式为支撑。根据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从任务式、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中,优选一种适宜的教学方式组织课堂教学。“N”是根据课堂教学需要,融合启发、探究、讨论等教学要素为辅助,通过学生参与、师生互动、思维训练等方式,突出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启发式教学数学教学模式主要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规律,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达成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其基本要求主要是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动脑,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 [1]
三、5+1+N启发式教学的过程
5+1+N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学生目前的能力,利用情境、问题、活动等方式进行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独立思考,并且从中得出一定的结论,获得应有的知识。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心理,是提高数学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5+1+N启发式教学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式教学目的在于启发,而启发的过程往往需要构建情景,或者提出一些具有导向性或疑惑性的问题,这就会引起学生的注意或者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绪变化,从而让学生对本节课产生兴趣,并且能够跟随教师的引导,一步步完成学习过程。“5+1+N启发式教学要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表象,就是要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并且是独立开展思考和研究,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意识形态,进而逐步形成自主学习与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善于提出疑问,并且将其解决。“5+1+N启发式教学要发散学生思维启发式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要通过启发学生思考的过程,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在思维高度发散的状况下,产生新的想法和观点,这就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也是现代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之一。
四、5+1+N启发式教学的具体应用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除原名外,大部分是对名称的定义的教学,为了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一般可采取下列步骤进行先由教师提出研究的问题,并作必要的启示或指引,让学生思考寻求答案。再让学生回答思考结果,师生共同讨论所答的正误,然后由教师总结出确切的结论。例如在对指数概念的学习过程中,就可以提出启发式问题,某种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一个这样的细胞分裂x次以后,得到的细胞个数y与x有怎样的关系式?每一个x都有唯一y的与之对应,因此这两个关系都可以构成函数。然后逐步引导学生回答是怎样的函数模型,逐渐引出关于指数函数模型。5+1+N启发式教学还可以用于公理、定理、公式的教学,在中学数学中,不仅提出必要的公理,而且还进行说理,这样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公理的理解,一般地,这种说理,多采取实验验证的方式来进行。例如,在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关系中,就通过画图,使学生加深理解。关于定理、公式的教学,一般不要先提出定理、公式的内容,以至只是让学生寻求推证的思路,一般先让学生自己思考,估计出定理、公式的内容,而后再去推论,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定理、公式的内容。 [2]
五、总结
5+1+N启发式教学目前对于高中数学教学确实有着良好的积极作用,教师应当掌握必要的策略,通过构建真实情境、设置引导问题或者开展数学活动等方式,启发学生顺利进入学习状态,产生主动思考并消除难题的想法,以此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铺垫好通往未来的阶梯。
参考文献:
[1]林杏香.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7(12).
[2]马光俊.启发式教学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文存阅刊,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