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6期   作者:周会普
[导读] 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使得信息技术不仅仅成为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典型代表也成为了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课程改革的关键突破口。
        周会普
        湖北省阳新县富池镇中心小学  435229

        摘要: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使得信息技术不仅仅成为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典型代表也成为了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课程改革的关键突破口。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出现使用方式的不恰当以及关键定位失误等问题使得信息技术难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其全部的优势。本文根据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希望对小学数学的新课程改革的普及有所帮助。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数学 应用
一、现代化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使用方式问题
        现如今存在的现代信息技术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等同于以往的多媒体设备,现阶段各个学校均有配备相应的多媒体设施以及相应的软件设备,用来辅助教师教学。很多教师在使用方式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信息化课堂不等于多媒体课堂,信息化教学也不等于多媒体放映式教学,许多教师在这一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只要接触到一定的信息技术,就可以成为信息化课堂,然而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这导致虽然有很多教师愿意接触新鲜事物并不断学习,但仍旧没有将现代化技术完全融入课堂,他们所使用的仅仅只是信息技术的其中一种而已,这也对现代化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二)现代化教育技术与教学课程的定位问题
        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出现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也就是说现代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其最终的目标是为了借助现代化技术的优势,使学生对知识内容达到更直观的学习而非全凭借想象,是为了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而非是为了使用技术而去使用技术。
        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在数学课堂中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一些观摩课以及图形课程中,多媒体设备可以打造图形的3d效果,以课程导入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然而,在很多教师的使用方式中,信息技术的使用并没有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例如在图形课,教师仅仅在多媒体中打出一个平面的图画或是一道习题,与板书其实并无差异。
        案例:某教师在《多样图形》的教学过程中,在课件中准备了一幅森林背景图,然后展开了一个生动的故事。
        教师:“同学们,我们可以看到这有一片茂密的森林,森林中有四个小朋友,他们在一起生活了很久。”(课件翻动)在学生一脸茫然中,正方形圆形三角形以及长方形从不同草丛中跳出,与此同时伴随着教师的旁白介绍。
        其中存在着重要的问题,为什么正方形圆形三角形以及长方形从森林中跑出来,为什么不能将图形与景物融合让学生们去理解,而是全凭想象呢?学生们真的会理解这种不合常理的教学方式吗?这种就是典型的为了课件而制作课件,并没有将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发挥出来,从而也失去了辅助教学的意义。


二、现代化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高效率运用
(一)课堂情景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模块中,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往往可以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图表统计的学习中,老师可以举出苹果、橘子、橙子、芒果、梨五种水果,在课堂中调查询问同学们的喜好做出统计图表。在此之前,可以向学生布置相应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带来其中一个自己喜欢的水果,并在课堂中介绍水果的特点以及喜欢的原因。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得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的互动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只使用信息技术的放映模式。
(二)改变单一性的教学,打破思维定式
        在数学教学中,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堂练习都应该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以引导的形式去讲授知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动态演示效果或者插入动画效果,以留白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例如:在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查询相应的公式以及历史文化,布置好课前预习以及课中分享,将大家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整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加深课堂印象。此外,在教学练习中,教师也可以用留白的方式推进学生思考,锻炼数学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区分正方形、长方形、梯形以及三角形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在课件中准备好图形,先展示其中一个直角让学生猜测是什么图形,听到不同回答后再展示另一个直角,听到学生改变答案后,再显示三条长度相同的边。以此类推,让学生在条件不同的情况下了解图形的特征,深层次拓展数学思维,加深记忆。
(三)信息技术与教学形式的深度融合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可以解决教学问题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例如:货车的速度每小时50千米,汽车速度每小时70千米,两辆车同时相向而行,2小时后,两辆车相遇,求两辆车之间的距离。这种距离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大都凭借想象力,难以具体化,不易理解。然而与现代化教育技术相融合后,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将两辆车做成动态的图标,模拟行车的速度与路程,使学生直观地看到行驶路线,不仅利于理解,还加深了学生记忆,使得学生在做同类题目时可以联想出动态图画,以达到精准答题的目的。信息技术手段也一定程度上达到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改善了教学与信息技术定位偏颇的问题。
结束语:
        现代化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的高度融合,不仅仅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结果,也是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虽然过程中使用方法以及认识的误区导致信息技术未能发挥出其重要作用,但日后如若不断整改学习,信息技术必将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和突破发挥重大作用,为新时代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韩辉.现代化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年轻人,2019,(20):176. DOI:10.12214/j.1672-3872.2019.20.153.
[2]张光红.浅析教育信息化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5(5):117-118.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5.074.
[3]高美孝.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23):87,10. DOI:10.3969/j.issn.2095-4743.2018.23.087.
[4]陈启文.浅析教育信息化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9,21(24):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