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林地 张志莉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第九小学 宁夏 吴忠 751100
摘要:在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背景下,教师要积极落实智慧课堂理念,实施智慧课堂教学,让智慧自然生长。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己从资源宝库中发现并获得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认真总结智慧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表现情况,分析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教学问题,进而更好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核心素养
引言
数学是一门重要学科,贯彻在整个教育体系之中,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此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在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发展需求,为学生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以此为学生创建高效数学课堂,从而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概述与核心素养培养内涵
1.1智慧课堂概述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智慧课堂,指在互联网、多功能讲台、交互白板、平板电脑等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以融入每个人(教师和学生)的智慧、启迪每个人的智慧和发展每个人的智慧为特征的课堂教学。以交互白板、平板电脑、互联网等设施为信息技术平台,在此基础上构建的智慧课堂,在理论上还处于概念生成阶段,在实践上还处于技术摸索阶段。翻转课堂、微课、学生主体、合作学习、网络环境,这些元素如何构成智慧课堂,正考验着教师们的智慧。因此,这种实践与探索是需要巨大付出的,是需要专业精神和牺牲精神的。首先,就智慧课堂特色功能来看,它可以让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及时地诊断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可以通过选择题(单选、多选)、判断题等多种题型形式对学生进行课堂问答,学生提交作答结果,系统一键分析,极大地节省了教师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其次,教师课件可一键分享至电子白板,还可同步分享给学生,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再次,智慧课堂为小组合作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课堂上,教师可根据探究的课题和学生的兴趣即兴分组,收集小组结论,对各小组进行对比讲评分析,让同一组多次提交分析报告,实现纵向对比分析,确保教学效果可视化。最后,教师在使用电子板书功能后,每节课的板书会自动保存至云平台,供师生课后或考试前复习。教学结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课堂教学质量报告”,完整记录当堂课师生互动数据,便于永久保存、智能分析。
1.2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数学核心素养旨在培养适应社会生活和发展的公民,在数学教育和实践中,培养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思维建模、实践探究、问题解决和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和良好的数学态度,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内容、资讯素养和教学方法的整合,培养数学核心能力,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源。数学核心素质的培养是新时期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强调在学生以往数学学习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反思,促进个体的学习体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通过小学数学学习,能够适应未来生活和学习数学的思维和数学文化,数学学习具有挑战性和超越性。
2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1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树立科学观
在数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发展中,基于网络+教育的视角,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将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树立科学的观念,提高数学的核心素质。在教学时间、分、秒时,将相关学习材料制作成网络型教学软件,对时钟面、时间单元、钟表、趣味练习和一些课外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和合理安排,使之成为一个虚拟的学习情境,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决定学习过程。在这种学习状态下,学生是真正的主人,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2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非常强烈的,特别是在小学数学教师的科学引导下,学生会在自身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数学问题的探究分析。教师在运用智慧课堂开展教学工作时,也完全可以采取设置悬念、翻转课堂等方式,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以“方位的识别”一课为例,教师首先要向学生讲解清楚东、西、南、北以及东北、东南、西南、西北等各个方向的内涵,使其明确方向的区分要以什么为标准,使其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其次,教师还可以利用视频与图像资料的展示,让学生在地图上辨识北、南、西、东,且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在此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在生活中对知识加以运用,并且通过观察生活作进一步探讨。例如,在生活中,北斗星永远在北方,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等。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强化了知识点,也提高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2.3把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拓展学生思维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生活中存在的数学知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要想发挥出小学数学教育的实效性,课堂教学便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课堂教学意义。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学生学习起来也要相对容易得多。另外,把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学生在生活中自主探究数学奥秘,从而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活元素,从中找到切入点,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切入点把实际生活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才不会显得突兀,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而促使学生思维发散。
2.4创设具体情境,强化学生的符号运用能力
在小学阶段,每个数学符号表达的意思不尽相同,这便需要学生区别各个数学符号的意义,并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正确运用数学符号,这样既能够使学生在解决具体的情境问题中经历符号化的过程,还能使他们在情境中体会数学符号的作用,从而塑造其符号意识。
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为例,为了使学生在具体问题情境中理解和掌握不含括号混合运算的顺序。同时,为了解决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与抽象数学符号之间的问题,首先提出:“一副围棋为12元,一副象棋为13元,小明买3副围棋与4副象棋需要多少钱?”这一具体化的问题便引发了学生的思考。这时,便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思考解决的方式。于是,学生能够列出“12×3+13×4”这样的式子。在此基础上,可再次让学生列出4副象棋比3副围棋贵多少钱?这便使得学生观察到在数字恒定的情况下,改变数学符号,对应的问题与意义会变得不相同,这也直接强化了学生对符号的灵活运用。
结束语
教师应该重视小学数学的创新教学过程,并在教学中注重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提高学生对小学数学知识的认知水平。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生活中挖掘数学知识,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陈六一,刘晓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要素分析与界定反思[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5):57—58.
[2]曹培英.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的基本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7(2):76—77.
[3]王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12):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