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

发表时间:2021/4/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6期   作者:杨碧波
[导读]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离开劳动,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劳动能力的培养意义由此可见。
        杨碧波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陈江五一小学  516029
        摘要: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离开劳动,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劳动能力的培养意义由此可见。将数学教育和劳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形式上不局限于课堂知识的讲解,也注重数学教育在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实践运用,在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意识,开展劳动活动实践、培养劳动能力,进行数学与劳动教育的整合非常有研究价值。本文主要通过开展制作学具、教具,开展教学情境模拟和综合实践活动三个方面,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提升劳动能力。
        关键词:数学 教育 劳动能力  
        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所以,教育与劳动技术相结合,是在新的历史及条件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活动。作为教育工作的主导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在学科的学习中既有知识性学习,又有劳动性学习的特点,如将劳动教育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尤其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经历,在经历中成长,在成长中发展。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小学生以具体思维为主,为了培养孩子们这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本论文主要阐述如何让学生结合数学知识进行劳动,在劳动中发现数学知识的应用,让他们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孩子的学习热情。
        一、开展教具、学具制作。在课程学习中,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很多的学具,但是提供学具的学习,其实不如学生自己动手一次记忆深刻,比如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可以布置学生提前与家长一起完成一个钟表的制作,制作钟表的过程可以认识到表面的数字大小,时针、分针及秒针的大小区别,不仅是一次亲子互动的劳动课程,也是为数学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比如六年级在学习求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时,让学生制作圆柱,学生一般都要通过多次试验修改后才能做出一个完整的圆柱,这个劳动探索的过程,能让学生很好的发现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一条边长等于底面圆的周长,另一条边长是圆柱的高,求圆柱表面积时,是两个相同的底面面积加上一个侧面长方形面积组,计算圆柱的体积也会发现体积的大小与圆柱的底面大小和高相关,这样会让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在制作时也会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二、开展教学情景模拟。

在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教材中,很多课程都是以生活情境作为导入的,我们可以利用情景再现,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展开学习,比如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除法第一课时《买文具》的学习中,可以创设一个小小的跳蚤市场,学生自己设立数量、单价和拥有人民币金额等,使用不同的人民币学具进行模拟交易,让学生学会买与卖的过程,同时也学习到除法知识。如在六年级学习圆锥的体积公式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剩水的情景模拟,感知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积关系,同时还可以设计不等底也不等高的情景,同样也可能存在3倍的关系,让学生更好理解和区分知识。此外,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生活场景活动,如在种蒜苗学习中,让同学们根据提供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如求出“蒜苗的成活率、死亡率”等。此外,还可以联系“比例分配”、“百分数的应用”、“统计与概率”等数学理论知识的应用,使抽象的数学生活化。
        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传统的书面作业会让学生觉得无趣,也导致很多不交作业的情况出现,达不到课后复习巩固的目的,改成劳动实践类型的作业会有不同的效果,比如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五课时《买菜》内容学习小数加减法,可以布置让学生去购买两种喜欢的物品,并记录单价和总价,从而探索发现规律;在学习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小数乘法》时,可以布置学生为爸妈准备一顿午餐,设计菜单,记录购买的食物种类、数量、单价和总价,计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等。还可以适当安排一些“数学体验课”,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数学好玩”,让学生进行合作性学习。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从中发现劳动教育素材,比如“粉刷教室”、“长方体的体积与容积”“包装中的学问”等操作型课程,课前设计研究问题,先进行明确分工,组合学生动手测量、动手制作,使数学具体化。我们也可以在课堂进行模拟实验,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场景。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关键是教师要培养和树立将数学教育和劳动能力培养有机结合的思想,课前认真钻研教材,挖掘课程内容的劳动能力培养点,慢慢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和习惯,学会积极主动通过劳动实践的方式解决数学问题。除此之外,还要通过其他方式促进在数学教学中的劳动能力培养,如争取家长的配合支持,文中也提到开展亲子制作钟表的例子等;与其他学科齐力培养劳动能力,如语文、英语、体育等学科教学都配合运用劳动能力培养的思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结语:数学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劳动,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劳动能力,发展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渗透劳动创造美的思想。
        参考文献:
[1]董玉红.谈小学劳动技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2014,(24).57-58.?
[2]蒋晓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魅力中国,2017,(28).230.  
[3]朱绛嫱.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4,(24).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