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堂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探究

发表时间:2021/4/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6期   作者:   孙凡
[导读]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基础教育体制结构的改革,地理等能够促进初中生思维发展、完善其综合素养的课程开始重新得到重视。
        孙凡
        辽宁省大石桥市第四初级中学,辽宁大石桥115100
        摘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基础教育体制结构的改革,地理等能够促进初中生思维发展、完善其综合素养的课程开始重新得到重视。与此同时,借助学科基础教学活动培养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素养也被提上了日程。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自主合作;模式
        一、交流合作,构建知识体系
        为提高学生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合作学习能力,教师需要对学生开展互动交流合作性学习引导,使学生可以更加清晰直观地感受学习过程,在交流合作中,不断碰撞出思维火花,开阔视野,取长补短,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内容。而且,教师也应注意培养各组组长的组织能力,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主动带动本组内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共同学习,以此达到整个学习小组的学生共同进步的目的。
        教师还应注意合理安排课堂时间,为学生留出更多的交流沟通时间,让学生可以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在交流过程中学习其他学生的学习经验,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对于一些教材中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及灵活应变能力。教师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给予学生一些针对性较强的指导,使学生对地理知识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也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将相关的地理知识学习体系进行完善,以此达到通过自主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目的。
        二、布置任务,激发主体意识
        课堂自主合作学习是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将课堂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由于学生之间是同龄人,便于交流沟通,因此,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可以开阔学生视野,降低学习难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地理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枯燥性,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因而学生很难自发地进行地理知识学习。因此,在开展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创设相关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地理学习。对初中生而言,大都是初次接触地理知识,而且由于一部分地理知识的抽象性较强,因此,在教学中开展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有助于在合作情境中激发学习的自主学习意识,有效降低地理知识的学习难度。教师可以根据地理教材内容,为学生布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以任务驱动的
        模式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
        三、自主探究,培养思考习惯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强调应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而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地理知识学习和探究的主人。因此,教师需要做好引导工作,结合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实际,给学生一些启发性的建议,旨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而对于地理知识的探究来说,其核心内容是探究任务,这也直接关乎探究活动是否能够顺利进行。通常来说,简单的探究内容意义不大,而复杂的探究内容又会给学生以无从下手的感觉。所以,教师应以目前地理教材的相关内容为依据,设计出符合初中阶段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探究问题,如此,可以使学生既不会因为问题难度过大而产生退缩心理,也不会因为问题过于简单而丧失探究兴趣。同时,作为团队合作模式的另一种类型,自主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一些学生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参与意识不强。自主合作学习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提高独立思考能力。而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反映出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分层设置任务的模式,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教学引导,使每个组别的学生都能够通过学习目标明确自主探究的方向。


        四、创设模式,拓展教学方法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多元化的自主学习模式。系统化的自主学习模式是一种有效的自主教学方式,它突破了传统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引导、提升点拨、有效训练三个步骤对学生开展教学。它是对导学模式进行改进的一种自主合作学习方法,以学生学情及不同的授课环节对教学内容进行完善,具有较强的便利性和实用性。
        教师需要在初始环节利用引导法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能够融入地理学习的场景中,然后将本知识点的学习内容进行导入,并注意导入的内容与学习情境相符,且保证导入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确保学生明确本堂课中要学习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认知地理学习内容。这种教学方式比笼统式教学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可以使学习小组明确学习任务,从而更好地开展自主合作学习,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五、合作调查,培养探究意识
        社会调查是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两种方式带领学生进行地理学习,以此提高学生的地理合作学习意识。社会调查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体开展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效果明显的教学方式。而且,社会调查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首先,教师需要组织并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在社会上开展地理主题知识调查活动,以此确保学生地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学习的有机融合。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活动,通过“走出去”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分组需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以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强弱进行分组;二是以学生家庭居住范围进行分组。前一种分组方式是为了确保每个组别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相当,体现分组的公正性。而后一种分组方式是为了便于每个组别的学生开展区域性调查活动,为“走出去”这种调查模式的开展提供便利条件。
        其次,教师也需要通过“请进来”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学习地理知识。在开展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事先与当地一些在地理研究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进行沟通,然后邀请他们到学校为学生讲解地理专题知识讲座。在专家学者讲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随堂笔记,将专家学者的教学过程记录下来,并总结他们在专题讲座中提出的重点知识内容。
        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主合作学习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锻炼学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全新教学模式。而地理课程是初中阶段开设的一门新课程,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起点,教师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逐步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地理知识的习惯,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汪淑琴.初中地理课堂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究[J].学周刊,2021,(10):55-56.
        [2]王吉业.初中地理课堂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27.
        [3]杨玲霞.学会合作学习构建探究课堂——浅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02):22-23+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