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理念实现小学科学有效教学

发表时间:2021/4/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6期   作者:曲春晶
[导读] 基于新课改的背景下,在开展小学科学这门学科的教学时,教师应重视革新自己的教学理念。
        曲春晶
        哈尔滨市宾县第五小学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400
        摘要:基于新课改的背景下,在开展小学科学这门学科的教学时,教师应重视革新自己的教学理念。通过结合当前学生在科学课堂上存在的问题,以学生作为核心的教学内容,选择较为合理的课堂教学方案,提升学生的科学课堂学习效率,让小学科学这门学科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在小学科学这门学科中增加更多的活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策略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市场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的创新型复合人才,这也对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在培养学生方面。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主要力量,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根基,是冉冉升起的太阳。
1.小学科学教学方式的内涵解析
        在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中,为了充分保证学生学习的实效性,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重视仔细思考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思考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学生认知规律、年龄特点,通过深入思考相应的影响因素,根据科学这门学科的教学特性,采取更为合理的教学方式。小学科学这门学科自身具有参与性、过程性、活动性、开放性的特点。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注意按照这几个特点开展日常的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将学生和教师放在同等的位置上,开展双向互动。在科学课堂上,教师应注意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设定一个更为合理的课堂教学方案,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科学知识,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体会科学知识,充分发挥出科学这门学科的价值性。小学科学这门学科和日常生活有着相应的联系,很多知识现象都是从实际生活中得到的。在开展科学这门学科时,教师应注意创新自己的课堂教学方式,从多个角度、多个维度的方向和角度出发,增强学生的科学课堂认知。
2.当前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1学生缺乏创新探索的精神
        自然科学领域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复杂且种类繁多。对于学生来说,小学是他们认识世界的初级阶段,也是形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教育工作者要把握好学生的这段时期,学生在这段时期受到的教育和影响决定着他们未来的综合发展方向。因此,小学科学课程显得格外重要。由于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十分广泛,因此,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并不复杂,只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能够激发自己的思维、了解科学规律、增强对周围科学现象的理解。
2.2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方式传统
        部分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过分重视理论知识,甚至认为这是一门副科,和语文、数学、英语这些主要课程不一样,学生只需学习到理论知识即可,并不需要掌握实际操作能力。这个想法是非常错误的,也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小学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开始,在这里学到的一切都是为了未来奠定基础,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和理念价值观都已形成,所以小学科学的教学工作也是很有必要的。
3.基于核心素养加强小学科学教学的具体策略
3.1强化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素养
        虽然合作学习为科学课程学习的主要形式,但是如果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学习效果通常并不理想。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有的学生拿到的实验器材不愿与小组成员分享,导致探究学习无法完成;有的学生过于强势,要求其他人都按照自己的指挥做事,导致引发学生矛盾,阻碍合作学习的开展;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只是听他人说,看他人做,自己做个旁观者。 而要想改变以上诸多问题,使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教师应当着重向学生强调:小组是一个小集体,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够实现学习目标。

例如教学《磁铁》这部分内容中的“磁力的大小会变化吗”,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磁铁、回形针、塑料尺等实验材料设计实验,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将实验观察情况以及最终结论认真的写入到报告中。这时学生们纷纷跃跃欲试,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进行实验操作。 例如先用一个磁铁隔着塑料尺去吸回形针,看看能够吸多少个回形针,之后再加一个磁铁,看看吸起的回形针数量有什么变化。 对于相应的实验现象,会让学生自然而然的去思考磁力变化的规律,最终得出科学结论。
3.2使学生能够有效掌握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
        学生在进行具体的科学学科学习过程中,其自身分析问题及对各类信息处理的能力具有着局限性,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引导与帮助,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方法能够得到有效的构建,并且积极引导学生有效地探究及说明相应的自主学习模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对无法理解的各类知识予以标记,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针对化地解决相应的问题,在课后复习阶段,引导学生及时对相应的课程内容进行复习,对整体学科中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总结,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对生活中的各类现象进行有效的观察,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能够充分地掌握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通过优质的科学学习方法,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日后进入到初中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应用优质的自主学习方法,使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得到大幅度提升。
3.3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丰富动态教学的内容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的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教师在开展科学课堂知识时,也应重视利用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利用信息技术的方式,能够将静态化的科学知识以一个动态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增强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例如在学习《骨骼与肌肉》这一课时,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方式,为学生展示人类骨骼和肌肉的解剖图。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需要理解身体的肢体运动是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的概念,通过为学生展示有关于人类骨骼和肌肉的图片,加深学生对于骨骼的认识,学生初步了解了骨骼的知识,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在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作用,让学生明确在做不同的运动时,明确骨骼、关节和肌肉所发挥的作用。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巩固学生的课堂学习认知情况,让学生学会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3.4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小学科学这门学科和实际生活有着相应的联系,教师在实际的生活中,也应注意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于科学这门学科的认识。通过在课堂外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科学知识,为学生创造一个应用科学知识的良好情境,切实增强学生对于科学这门学科的认识,让学生有着可以表现自己的机会。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的课堂上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科学自然科学知识认知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积极积累与科学教学相关的生活场景,丰富教学内容,通过设计情境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并且要与时俱进,多采用一些网络化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创新。这样一来,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时候事半功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自然科学知识,从小养成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 李慧 . 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实施 [J]. 基础教学论坛,2020(14):36—38.
        [2] 李浩桢 .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小学时代,2019(9):68—71.
        [3] 李振宇 . 小学科学教育生活化研究[J]. 科学咨询 / 教学研究,2020(12):147.
        [4] 吴永军 . 关于深度学习的再认识 [J].课程·教材·教法,2019(2):51—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