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画思维导图,玩转统计与概率复习

发表时间:2021/4/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6期   作者:李瑶
[导读] 统计与概率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作为新课程学习的四个领域之一,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李瑶
        广东省惠州市下埔小学    广东惠州      516007
        摘要:统计与概率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作为新课程学习的四个领域之一,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学好统计与概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和随机概念,提高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小学阶段的统计与概率内容知识点相对较少,但是由于知识点比较散,在复习时,小学生难以找到系统的复习方法,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辅助教学,将其运用于统计与概率的复习中,能够有效改变这一局面。思维导图制作前需要严谨地思考,所以需要学生根据某个数学知识点或者数学问题,从思维导图的视角出发去创新和改进统计与概率的复习,增强记忆,提高复习效率。
关键词:思维导图;统计与概率;复习;
        一、当前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复习课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统计与概率复习课上,教师习惯用自己的复习思路帮助学生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学生的自主性较低,基本属于被动的接受学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缺乏沟通与交流,全程采用“满堂灌”教学,课堂上缺少互动。枯燥的知识讲解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是无趣的,这就导致学生的复习效率大大降低。再者,部分教师在以往的数学复习课堂上太过注重教材知识或者缺乏新意,使得复习课成为“照本宣科”式的课堂,导致学生对单调乏味的内容毫无兴趣,大大降低了复习课堂的效率。并且由于学生之间差异性的存在,部分学生无法在复习课上找到自身知识点的薄弱之处,无法进行查漏补缺,导致复习效果不理想。另外,在结题方面教师也惯用题海战术,学生难免感到疲惫和乏力。
        二、学思齐行“小助手”——思维导图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图画是发展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的手段之一,是通过逻辑认识的道路上必不可少的阶梯。”小学阶段的统计与概率起点低、分布广、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以统计为主,概率为辅,要求学生学会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以及对于简单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判断,所以,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统计与概率知识也并非易事。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较为直观、形象的教学辅助工具,利用其放射性思考为基础,通过细化的节点,明确的关系连线,形象生动的画像以及鲜明的色彩搭配将知识以清晰可见的结构化方式由内向外发散,形成可视化的知识树状图,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果我们能够将其运用到小学统计与概率的复习教学中,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统计特征量的具体意义,提高学生整理、分类数据的能力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一)借助思维导图,强化单元复习
        当教师教授完一个单元的知识点时,习惯思维导图借助点、线、图案、颜色等要素,将原本比较零散、抽象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并且利用发散性思维将知识点进行适当地拓展延伸,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分辨能力,梳理清晰知识体系,加强记忆。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可能性》时,通过思维导图将可能性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以下是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

         
         
         
         
         
         
         
         
         
(二)借助思维导图,提升知识运用能力
        在复习阶段,我们不仅要求学生熟悉知识,而且要强化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运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而在统计与概率的复习中,教师要认识到分析、归纳、推理、总结是统计与概率中常用的思维,那么如何更好地将学生的思路体现出来?如何提升学生分析、归纳、推理、总结的能力?一方面,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认清楚给出的各个要素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说出推理过程。此时,借助思维导图将问题的思考过程进行直观呈现,使得学生能够对问题的推理过程有比较直观的印象,并且从中强化对知识的理性认知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三、如何利用“导图促学”,玩转“统计与概率”复习
   (一)构建思维导图框架,建立知识脉络
        教师在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时,会遇到思维的逻辑性和整体性不够好的学生,并且刚接触思维导图时,学生对思维导图的制作也并不熟悉,很难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完全理清楚脉络,整理并绘制成一个完整的思维导图。此时教师要有耐心,做好思维铺垫和引导,指导学生构建正确的思维导图基本框架。教师确定主题后,可以先对知识进行分类,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版块,形成一个基本的思维导图框架,即确定主分支,然后再引导学生根据这个思维导图框架进行精加工,分板块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整理,画出一级分支、二级分支等。例如,教师在五上第七单元《可能性》的复习课上,先确定主分支,根据单元中的各个小节的标题把该单元的知识点大致分为两点:一、谁先走;二、摸球游戏,接着引导学生分板块梳理回顾每一节已学知识,学生逐渐对知识点有了分类和归纳意识,就能够根据自己的思路整理出一级分支、二级分支等。

         
         
         
         
         
         
        
        (二)融会贯通,独立创新
    

         思维导图的绘制是学生创造性的体现,既能够体现出学生对知识点的整理归纳能力,又能充分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思维。当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绘制思路时,学生就有更多的时间充分发挥想象力,制作出据有关联的主题和各级分支,从而更好地体现出各个知识点的区别和联系,绘制出与自己思维模式和知识框架最匹配的思维导图。


        结论
        将思维导图应用在统计与概率的复习上,能够改变以往枯燥的传统复习方式,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升复习热情,利用思维导图的直观性、条理性、灵活性等方面的优势,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知识归纳能力和发散性思维,增强记忆和强化知识运用能力,提高复习效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