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华
空军第九八六医院幼儿园 陕西 710054
摘要:科学领域教学作为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不但可以培养幼儿的科学品质,还能激发幼儿探索科学世界的兴趣,在幼儿日常教学中开展科学教育对幼儿的成长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陶行知先生阐述过“没有以生活为中心做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为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为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的观点,在日常教学中,科学领域的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将科学教育生活化更有利于幼儿对知识深入全面的掌握,能够增加他们探索科学世界的兴趣,并积极的参与科学活动。
关键词:科学教育生活化;教学模式
引言:科学源于生活,而生活则是科学教学的源泉,在幼儿教育的生涯中,科学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在我国幼教事业开展的早期,陶行知先生的思想对科学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做了非常明确的阐述。张雪门提出的“行为课程”也是以生活作为理论的基本依据,明确“生活就是教育”的观点,提倡重视儿童自身的教育,践行教育生活化。《幼儿园教育的指导纲要》明确重申了这一观点,“科学教育应当密切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那么幼儿对于科学知识的学习的用处是什么?在科学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如何把科学教育与生活更好的融合?以陶行知先生的观点出发,谈一谈我的见解。
一、让科学教育内容生活化
孩子们学习科学的内容,受幼儿的心理发展状态不完善的制约,幼儿对世界的认知尚处于萌芽阶段,他们依靠自身的生活经验判断生活,因此将科学教育贴近日常生活情境中可以引发幼儿主动的学习科学知识的行为习惯。将科学教育生活化,满足幼儿探索世界的需要,使幼儿能切实的体会到学习的知识对自己的重大意义,举办这样的活动才能让幼儿积极的参与进来。引用身边的事情作为科学教育研究对象,会引起幼儿对科学探索强烈的好奇心,让幼儿知道科学就在身边,这对幼儿探索世界提供了直接的条件。比如,在我园举办的主题活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教师们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周围的环境,小河旁的水管、马路边的垃圾等等。活动举办的宗旨是让幼儿感受周围生活的环境。看到道路上散落的生活垃圾,小朋友们各抒己见,有的小朋友说:“老师,这太脏了,我们应该写上一个不能乱丢垃圾的牌子放在那里”;有的小朋友说:“老师。我们应该告诉他们不能乱丢垃圾”;还有的小朋友说:“老师,我们要保护环境”。在对周围的环境参观结束后,我们带领小朋友们回到教室制作了环境保护牌,还举办了垃圾分类回收的活动,教师让小朋友们把家中废弃的电池放到回收箱,把家里废旧的物品动脑筋想办法变废为宝,收集无毒害的易拉罐、纸盒、布头、塑料瓶等当作游戏的原材料。再比如我园举办的“我们都是美食家”的活动,教师们拿出酸、甜、苦、辣各种味道的食物和水果让小朋友们品尝,品尝番茄的时候,酸酸的味道让小朋友们都皱起了眉头;品尝蛋糕的时候,甜甜的味道让小朋友们都笑开了花;品尝杏子的时候,苦涩的味道让小朋友们都撇起了小嘴;品尝烤串的时候,辛辣的味道让小朋友们都睁大了眼睛。教师用相机记录下了小朋友们的这些可爱表情,并让小朋友们在纸上拿画笔画出了各自的表情,画好的图画张贴到教师准备好的白纸板上,让小朋友们对形态各异、外表美丽的食物有一定的认识,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让小朋友们对周围的常见事物进行观察,发现其中蕴含的奥妙,从小培养幼儿对世界探索的好奇心,让幼儿对世界有一个深层次的认知,开阔他们的眼界。
二、让科学教育的形式生活化
在往常举办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教师们往往没有留给幼儿思考的空间,还没等幼儿想出办法,教师就把结果说出来了。这种方式减少了幼儿亲身体验的机会,我园对此问题的探究中,将科学教育活动生活化,给予幼儿足够的的空间,让幼儿可以随心所欲的说、做、听、想,以贴近幼儿生活为策略,以创设情境教学为前提,依据过程中不断发现的新问题,建立幼儿内心体验的模式,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我园在每一次举办的活动中,我们采用的教学策略是以通过创设情境引起幼儿兴趣、讨论并提出疑问、假设猜想、实际操作、信息记录、交流分享这些部分作为活动主板。经过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践,我们发现只要给予孩子们一定的机会去尝试、实验、操作、思考,幼儿的心理的好奇感就会得到满足,与此同时,他们也会产生新的问题,这是引领他们不断走向追求真理的方式。比如,在我园举办的科学活动“认识磁铁”中,教师通过设置“找寻铁制品”、“小磁鸡”、“捞铁船”三个板块让小朋友们知道磁铁的特点,让幼儿在活动中了解磁铁相吸引的特点,通过这种趣味趣味活动对磁铁有全面的认识,引发他们探索世界的欲望。再比如:在自由活动的课间中,孩子们的话题种类比较多,孩子们会问老师“宇航员在天空上怎样吃饭怎样洗澡呢”,围绕这一话题孩子们争论的面红耳赤,有的说“用袋子装上食物拿去吃”,有的说“吃的食物放在牙膏里”,还有的说“在飞上去之前吃饱就不用再吃了”,“把食物做成衣服带上去吃”,“把书包里装满水带上去洗澡”,“太空里面有洗澡的地方”,在交流的过程中,极大的提升了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让科学教育的操作材料生活化
在课程材料的准备过程中,准备材料的充分度直接影响了教学的质量,而且还能影响避免孩子们发生争抢打闹的情况。比如,我们让小朋友将硬币轻轻的放进水里,小朋友们发现硬币并没有沉到水底,我引导小朋友们对这种现象做出讨论,最终告诉他们水是有张力的,让他们通过生活中的常见物品所发生的现象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由此延伸,我便和小朋友们一起对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一起关注其能产生的各种科学现象。利用生活物品,让幼儿每天都有新的机会探索科学新世界。每一次小朋友们遇到新的物品产生的奥秘,小朋友们都会各抒己见、激烈的展开讨论,这种交流促进了幼儿之间互相获取更多的信息,从而使探索活动愈发深入。比如,我园举办的“进入太空”的活动,教师让孩子回家收集与太空有关的各种资料,教师将孩子收集到的资料归纳整理、及时展示在主题墙上,有的分类入袋,同时制作多媒体课件,引发了小朋友们极大的兴趣,每天在课余时间孩子们都为绕主题墙进行激烈的探讨。再比如,举办“我们的粮食”活动中,为了让小朋友了解米、面和粉之间的转化关联,我找来了石磨,带领小朋友将米磨成面粉,又组织小朋友们用糯米粉包汤圆、煮汤圆、吃汤圆。小朋友们通过观察和操作,强化理解自然界和自然现象中存在的关联,通过实践的过程不断提升自身的思考能力和认知能力。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不要直接告诉孩子做事的步骤和结果,而是要让它们通过亲身的体验做事。
四、结语
总而言之,生活是幼儿获取直接经验的途径,生活为对周围世界的认知、获得真正内化的科学知识和经验提供了可能,同时也加强了幼儿理解科学对于人类生活中发挥的实际作用,从而培养幼儿的探索欲望,为幼儿拥有持续的好奇心提供给了基础和背景。基于此,教育工作者在授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采用勤观察、勤探究、多实验、多操作的方式激发幼儿求知的欲望,另一方面我们要不断的扩大幼儿自身的生活空间和活动范围。从而激发幼儿对新事物的兴趣和求知欲,延伸幼儿的思维空间。所以将科学教育生活化,让我们跟随孩子们一起在生活中探索、发现,这样科学活动才能成为一件快乐富有情趣的事情。
参考文献
[1]朱海香.幼儿园科学教育生活化的实施策略[J].幸福家庭,2021(01):58.
[2]张丽.助推幼儿园科学教育生活化的研究与思考[J].读写算,2020(32):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