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境”搭建幼儿园音乐“新课堂”

发表时间:2021/4/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6期   作者:颜靖波
[导读] 幼儿园课堂中情境的构建应当回归到幼儿的生活经验中去,回归到幼儿教育的本质中,情境课堂的构建,就是将幼儿年龄层的经验和课堂中的教学活动构建在一起。
        颜靖波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空军第九八六医院幼儿园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幼儿园课堂中情境的构建应当回归到幼儿的生活经验中去,回归到幼儿教育的本质中,情境课堂的构建,就是将幼儿年龄层的经验和课堂中的教学活动构建在一起。课堂情境构建的出发点是基于幼儿的心里特点设定的,而课堂情境体验的构建就是创设符合幼儿年龄的心理特征和幼儿学习特点的情境模式,然后进行课堂的目标创建、实施过程、最终评价的过程。
        关键词:幼儿;情境;构建;新课堂
引言:《幼儿园教育的指导纲要》在科学的领域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要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的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多方面发展。因此,在幼儿园的教学中要将情境课堂的构建放在首位,注意对幼儿在情境教学中的培养。基于此,不论是课程中还是在课堂上的教学中,都应当以幼儿所具备的经验为基本依据,以立足幼儿为基本出发点,以能够满足幼儿情感的需要、能够回归到幼儿的生活中来构建课程。情境构建的搭建,正是连接生活和课堂中的桥梁。
由于孩子们在幼儿时期心智尚不成熟,他们的想象力极为丰富,可以说是天马行空,有些家长认为小孩子做什么都是一时兴起,其实并非如此,幼儿时期的孩童们记忆力很强,也有很强的学习和模仿能力。幼儿对不同种类的音乐表现出的兴趣点不相同,通过音乐课堂的情境构建,以学习音乐的节奏作为吸引点可以有效的提高幼儿们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

一、情境体验式教学的实践
        (一)在培养幼儿肢体的感知能力及节奏感课堂中搭建情境教学
幼儿园阶段的小朋友没有社会经验,同时对外界的事物拥有极强的好奇心,情感也相当的丰富,基于此,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这些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的计划。有些传唱度较高的深受儿童喜爱的少儿流行歌曲,教师可以用来授课使用。很多活力满满的歌曲,小朋友经常听到就会耳濡目染,跟随着歌曲蹦蹦跳跳,在这种过程中,不仅增加了小朋友们对节奏的感知,同时也锻炼了小朋友们身体的协调性。比如歌曲《我的身体会跳舞》,教师引导小朋友们进行肢体动作的表达,可以甩甩头、挥挥手、跳一跳、蹦一蹦等等,通过小朋友们自己探索身体的动作,导入课程。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可以准备一张和孩子相近告诉的大纸板,在纸板上描绘出人体身体的各部分图像(头、四肢、腰等等),且各个身体的部位可以单独的拆卸,又能够重新组装。利用此教具鼓励小朋友们对自己身体的部位进行大胆的表达。织体组装环节结束后带领小朋友们做韵律操,再经过一些动作积累过后,可以让小朋友们跟随音乐自主的选择动作进行表演创作,从而实现认知身体部位名称的教学目标,在观察幼儿自主创作的动作中,教师们适时抓住幼儿的动作亮点,进而深入引导和挖掘,深化幼儿对肢体动作的认知,从而使幼儿深层次的认知如何通过肢体表述情感,增强对音乐和舞蹈的自我认知能力。接下来以上面的课堂做延伸,教学的重点放在让孩子们观察细小的动作是怎样构成的,让幼儿掌握对节奏的良好的感知能力。再比如播放歌曲《小星星》,在播放之前和小朋友们对手指能摆出的造型进行讨论。播放歌曲的时候,让小朋友们用手指表现一闪一闪的小星星,同时教师在旁边引导小朋友们转换熟悉的手势,如果小朋友们没有做出相对应的动作,通过引导教师再带领小朋友们回顾相应的动作,同时启发并鼓励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动作的快慢的转变。
        (二)在培养幼儿对乐器认知的课堂中搭建情境教学
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们在刚进入幼儿园的阶段,大多数没有接触过打击乐器。

那么教师就通过何种方式让这些有声的乐器进入到幼儿小班的生活中并让小朋友们喜欢这些乐器呢?根据小班幼儿的心理特点,我在班级设立了一个音乐角,在音乐角上放置了一些幼儿看的见的物品,比如像木桶、脸盆、玻璃瓶等等通过敲打就能发出声音的物品,让他们知道生活中很多能唱歌的乐器就在自己身边。有了这些铺垫以后,我们就可以放置一些打击乐器,比如:小铃铛、双面鼓、三角铁、快板,将这些放置在音乐角内,让幼儿在自由自在的敲打探索过程中熟悉这些乐器。在敲打的过程中,他们会感受到这些乐器比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发出的声音要好听的多,使得他们对这些乐器产生浓厚的兴趣。这种让幼儿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产生更大对音乐的乐趣。当幼儿寻找到音乐带给快乐的时候,教师可以用做游戏的口吻即使纠正幼儿在乐器演奏时姿势和方法出现的问题,在愉快的氛围中,初步学习乐器的演奏方法。在演奏的方式上面,我没有对小朋友们设定硬性条件规定他们不能这样那样,而是让他们比较有顺序的敲打和没有顺序的敲打的声音不同之处,通过实际的操作,小朋友们就明白了该怎样敲打声音更优美动听。通过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提升幼儿的兴趣爱好,增加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根据资料记载,身体动作是对音乐节奏做出表现的生理现象,它对幼儿节奏感的发生发展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所以在对节奏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小朋友们用身体的动作表现节奏,比如节奏XX/XX/XX/X--/,我让小朋友们边做动作边表示打鼓的动作,在节奏XXXX/XXXX中,我让小朋友们模仿小青蛙跳的动作,通过这种动作的模仿,小朋友们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对节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能感受到不同音乐节奏的特点及特质。通过模仿动作对音乐的节奏学习的同时,我让小朋友们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做出拍手、拍脚、跺脚、拍肩的动作。平时经常对小朋友进行音乐节奏训练,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节奏感。
        接下来,在小朋友对音乐的节奏以及乐器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就可以拿出几首耳熟能详的曲子,在教室的引导下随着音乐的节奏让小朋友们拿上小乐器进行敲打。比如“我是小兵”“小鸟小鸟”“丢手绢”“找好朋友”等等,这些对于幼儿耳熟能详的曲子,在幼儿伴奏的过程中,幼儿会对歌曲有一种全新的体验感。在蹦蹦跳跳、唱唱打打的教学实践中,使幼儿对乐器的演奏与节奏形成了初步的感知和体验。
        课下我带领小朋友们走进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充分理解节奏的含义,比如:小鸡咕咕咕的叫声、下雨天滴答滴答的声音、青蛙呱呱的叫声、鸽子咕咕的叫声等等。通过引导孩子们在这有声的世界里慢慢的感受、倾听,小朋友们会慢慢发现声音是有规律的,有快速的、有慢速的、有清脆悦耳的、有低沉缓慢的,我们通过创设这些教学的情境告诉小朋友们什么是节奏,让他们在脑海中对节奏有更深层次的认知。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鼓励幼儿去大自然领略更真切的感受,旨在通过在身边寻找节奏、感受节奏、模仿节奏,让幼儿形成节奏的意识。
        创意形式展现的乐动课的设计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内容的展现具有层次性和深入性,这种教学模式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这种课堂的教学模式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轻松的提升了幼儿的认知度,有效的促进了幼儿的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结语
        幼儿园是孩子在幼儿阶段接受教育的主要地点,基于此,幼儿园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的提升自身教学的授课水平和工作质量,以确保幼儿在幼儿园的成长阶段中能够逐渐增强对自我的认知能力,这对幼儿人生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打下了坚固的基础。同时,在教改工作中,幼儿园的教师队伍应作出决策性的改变,紧紧跟随先进的教学改革的脚步,通过不断强化对幼儿的教学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幼儿在情境教学中能够得到深入的认知,从而加快幼儿的成长速度。
参考文献
[1]鲍婷.在情境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J].教育观察,2020,9(24):88-89+95.
[2]朱萌萌.论幼儿教师教育机智的内涵、表现及生成路径[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0(06):75-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