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跃
浙江省乐清市芙蓉中学 浙江省 乐清市 325600
摘要:受到我国教育历史以及现代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影响,“整本书阅读”的概念最近几年越来越受到一线教师的重视。尤其是在高中阶段,推行整本书阅读,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见识,还能从根本上提高阅读能力。作为学习现代汉语的重要学习内容,在高中阶段推行整本书阅读已经成为当下阅读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本文将围绕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推行整本书阅读教学进行策略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阅读能力;指导策略
前言:
高考语文越来越看重学生阅读能力的综合水平,这一点从近年来高考语文阅读题目的考察范围和难度上可见一斑。要想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发展综合能力,单纯依靠课本内容进行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下语文人才培养的需求。为此,教师也需要在课本之外大力开展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一、巧用目录,综合培养学生的框架感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整本书阅读存在的难度一方面是由于阅读文本本身过长,学生缺乏足够的耐心;另一方面也是受到客观因素的限制,学生学业压力紧张,学习其他科目以及处理日常作业的时间已经占用了大多数的精力,此时再进行长文本的整体阅读更会为学生的学习压力增添更大的负担。综合考虑高中生的学习情况,利用目录进行框架把握,无疑是完成整本书阅读的优选学习方式。
例如:在引导高中生阅读《四世同堂》这本书时,由于这本书前半部分的整体故事比较枯燥,现在的学生经过长时间学习之后很难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故事阅读中。即便有教师在阅读课上对学生进行引导,高中阶段的学生也很难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故事中间去。为此,教师就需要转变个人的教学思路,巧妙利用目录来引导学生完成整本书阅读。
比如在开始阅读《四世同堂》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整体把握目录内容,从目录标题来判断每个章节分别讲述了哪些故事。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目录解读的过程中可以适当透露一些故事情节。在学生认真阅读一本书之前,阅读兴趣的培养是很重要的,适当的透露细节虽然会破坏故事的惊喜感,但是对于高中阶段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来说,这样的引导方式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从阅读兴趣入手来培养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能力,更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当学生根据目录分析完每一章节的故事之后,脑内自然会构建出一副故事框架,利用这样的学习方式有效提高了学生对故事整体框架的把握能力,也让学生掌握了处理长文本的一种有效学习方法。
二、巧用关系导图,自主消化故事细节
高中阶段学生需要阅读的长篇文本较多,一般来说以小说作品为主,要让学生更好地完成整本书阅读,首先就要把握好故事中的人物关系。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除了优秀的语言和绝伦的故事情节,最鲜明的就是其错综复杂但又充满细节的人物关系。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故事人物之间的复杂牵连,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消化故事中的细节问题。
例如:在阅读《红楼梦》这本书时,由于这是一部名著作品,书中第一、二、三回出场人物就多达几十个,故事中宁国府和荣国府操纵复杂的人际关系更是会让高中生感到混乱。这样复杂的人际关系即便是记忆力足够出色的同学,在开始阅读的时候也很难同时理清楚每个人之间的联系。而《红楼梦》又被称为是极其反应社会现实的一部作品,大观园里就是一个小社会,如果不能对过时中的所有人物进行整体了解,学生的整本书阅读任务也是不能算作完成的。基于此,在引导学生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巧妙结合思维导图的概念,将关系导图的画法和用法讲解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这本书的前几回时将所有人物之间的关系与关系导图的方式呈现出来,并且作为书签夹在书中。日后进行阅读时,如果发现自己对某一对人物关系记忆混淆了,就可以随时拿出关系导图进行复习。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理解复杂故事中的复杂人际关系,在全面掌握小说人与人联系的过程中,故事中的很多细节问题自然也就得到了消化。
三、整本书阅读要做好读书笔记,升华思维
在高中阶段开展整本书阅读本身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但是站在培养人才的角度考虑,这一步骤又是绝对不能省略的。不仅仅是为了满足高考的需求,更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拓展思维深度,在阅读他人故事的同时生出自己对人生的许多感悟。为此,在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时教师也需要调整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结束之后做好深度反思总结,做好读书笔记。
例如:在阅读《活着》这本书时,余华在书中写到的许多事件都非常触动人心,学生在进行阅读之后,一定也有很多话想说。此时教师就要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进行读书笔记的书写,需要注意的是,读书笔记不仅仅是为了盲目的记录学生的所思所想,更重要的是要针对一个话题进行深度的思考。比如在学生书写读书笔记之前,教师就可以围绕一个特定的话题引导学生:“读完这本书,大家对生活中的苦难有了什么样的感悟呢?你觉得生活苦难是一件普遍的事情,还是一件偶然的事情呢?”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该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并且结合书中的实际案例进行讨论。讨论结束之后,再将自己的观点记录到读书笔记中。
通过这样的引导式阅读,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养成整本书阅读深入反思的学习习惯,还能够加深学生的思维深度。如果学生在阅读完每一本书之后都能够做出这样及时有效的反思和总结,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整体质量都能够得到较高的飞跃,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也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引导学生书写读书笔记的过程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针对某一特定问题进行开放式思考,不应当从过多的角度限制学生的思维,给学生一定的思考自由,更有利于激发创意性思维和深度思维。
总结:
在新课标的大背景下,在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下,一切语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也不例外。通过整本书阅读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有利于以整本书阅读教学作为重要抓手来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让.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242.
[2]郭丽华.共读整本书 涵养书卷气——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思考与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11):38-39.
[3]周丽萍.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探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0(10):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