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彩娟
浙江省大溪镇麻车屿小学 317500
摘要:教育是文化建设的根本,教育个性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方向,旨在培养个性化的人才推进特色教育,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单位,给孩子们创造一个个性化的成长环境,培养独立个性的人格提供一个优渥的环境,创建一个个性展示的平台,本文就从这几方面阐述:制订个性化班级文化的建设计划;创建个性化班级的育人理念;推行柔性的个性化班级管理。
关键字: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不可割舍的一种精神财富。校园文化的建设离不开班级文化,后者是前者的基石,更是推进校园文化改善的重点,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加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培养良好班风的关键因素。而班集体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我看来班级文化的建设应该更有针对性、计划性,首先要重点创造一个和谐的、个性化并且班级凝聚力强的的班级育人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前提,一个积极向上、和谐共进的氛围能让每位学生融入班级中,这样的教育才能持续稳定,更好的加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培养个性化的人格创造。
一、制订个性化班级文化的建设计划
班级文化的建设是一场持久战,不能一蹴而成,首先班级凝聚力要强,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不是班主任肆意的假设,是认真的分析班主任的教学特长和风格,和办理的学生们沟通讨论,然后提出意见方法而建成的方案,让学生发挥其自身主动性,独立的规划自己的未来发展。
1.确立班级个性化的发展目标
学校要首先明确自己的教学理念,指出大致方向,引导老师们的教育方法和方式进行变化,再推进到每个班级,这对班主任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首先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再学生中占有较强的心里地位优势,作为班级负责人,平时和学生交流和相处的时间较多,能够及时地发现学生的优势和特点再平日的工作中可以较大程度的对学生的体能和自能进行督促提高。班主任要时刻保持创新的眼光,和家长学生积极沟通,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制定班级发展方案和目标完善班级管理制度、策划班级活动……
因此,在个性化班级建设目标的确立上,我们应该发挥班主任的主观能动性,根据每人自己的特长,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现实生活、现实需要、现实状况考虑,展开多角度剖析,进而给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创造一个与他们真实状况吻合的班级特色。像我们学校的特色:
班级 班名 口号
一(1) 彩虹中队 耕耘今天,收获明天
一(3) 璞玉中队 我学习 我健康 我快乐 我成长
二(1) 向日葵中队 葵花朵朵向太阳,团结奋进最向上
二(2) 阳光中队 快乐学习,快乐生活
四(1) 懿行中队 扬理想之风帆,抵成功之彼岸
四(3) 小小书法中队 端端正正写字 堂堂正正做人
五(1) 满天星中队 勤勉共进,群星闪耀
六(1) 骋望中队 每天进步一点点,成长足迹看得见
六(3) 雏鹰中队 六三六三 奋勇争先 放飞理想 勇于高攀
依据班级的主题,每个班主任针对各自班级的特点拟定了详细的个性化班级建设方案,具体的有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方法,活动的计划、展现方式和时间等。
2.营造个性化的班级环境文化
环境也会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虽然学生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个人的性格特点,但是环境也是重要的一方面。”因此班集体的和谐首先是教育环境的和谐。班级环境的好坏决定了学生思想教育的教育质量,班级氛围是否开心愉快,是否积极向上,以健康活泼的方式将思想教育融入可感知的环境中,对学生的情操熏陶。组织一些学习角,标语,比赛和宣传栏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形成一个良性竞争,避免了物质条件上的攀比。
所以,一个有鲜明特色的班级氛围是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最首要的,是班级个性和师生的内在精神的体现,是创建班级特色文化的直接体现。我们学校每个班级都可以充分的利用好教室的空间,精心的布置,尽量的温馨舒适其中最值得思考的是我们学校每个班级的班牌也应该特色化。
二、创建个性化班级的育人理念
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最基本的的组织单位是班级,班主任在班级里充当着领导者和组织者以及管理者的地位。班主任的工作对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对学生灵魂的塑造,良好班集体的创建、综合提升学生素质和情操、培养出素质人才起到重要作用。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键是靠人的培养。学生能在一个健康向上的班级学习,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那么班主任在建设班级的个性化工作中应该有正确独特的设计和管理能力。老师和学生之间为参与者的关系,由班主任引导,组织学生为班级育人创造民主和谐的气氛。班主任根据每位学生特点因人而异的开展班级活动,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权,树立学生主人翁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实施个性化评价。班主任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营造积极健康有活力的课堂,班主任在看待每位学生的眼光应积极发展的,主要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综合发展、个性化的发展以及培养特长。
三、推行柔性的个性化班级管理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特点,解放思想和释放学生的个性教育是出发点。在班级管理的指导下,不应该单方面的追求管理方法的相同,可以赋予班级管理较高的自主权,积极构建个性活动空间,每个班级可以根据自己的自身状况“因材施教”,根据自身的班级情况进行管理,“百班争鸣”的班级管理是班级管理方法在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上的灵活体现,即班级管理文化的个性化体现:
1.“小组竞赛积分法”管理
教师课堂教学可以采用小组竞赛法,根据座位的不同,班级自然氛围四组,选择一名优秀的学生担任组长,在课堂上,我们可以从活动开始,制定简单的规则,然后提出各种问题难易均有,每个同学在每一轮问题回答中均有一次机会,一节课下来可能进行几轮竞赛,将每轮竞赛的成绩进行累计,下课时评选出表现最优和最差组,以多组一组练习作为惩罚。
2.“班级小社团”的管理模式
建立小俱乐部,俱乐部的内部管理代替班主任的管理,引进竞争机制,促使每位同学自律。班级俱乐部的管理第一步要引起学生兴趣,然后招聘会长,并与所有俱乐部成员和老师制定规则并讨论活动;最后,营造竞争氛围,使各社团努力上进,形成良好的班风。
1)引读必读书,以奖惩促学生自律
俱乐部成立的第一步是介绍必读内容。 在俱乐部成立初期,学生坚持阅读必填的阅读清单,学生兴趣盎然,教师利用这点进行奖励和惩罚,例如说昨天各方面做得很好,明天要多读一些。我们可以每周对班级进行每周评论,分析班级的总体情况,进行个人奖励和惩罚,再具体的确定下周读的内容。
2)丰富课余,以活动促学生自律
在社团中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例如:抢答比赛、明星比赛、故事接龙、以及各种体育活动,让那些无所事事平时喜欢惹事生非的学生突然忙起来。
参考文献:
[1]陆玲花.建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中队文化.班主任,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