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武汉市第四中学 湖北省武汉市 430034
2020年高考语文学科在原有全国卷与地方卷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套新高考卷(山东省使用的新高考卷Ⅰ和海南省使用的新高考卷Ⅱ),在进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新高考时代,全国高中开始普遍使用统编教材的特殊节点,这两套新高考试卷有不少新的变化,对以后的高考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对未来的教学与备考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笔者仅以语用题为切口,对比分析新高考卷Ⅰ与全国卷Ⅰ,探寻新高考语用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
两套试卷的命制都统摄在“立德树人”的总目标下,考查都从“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转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基、知识为基”,新高考卷Ⅰ则更加贯彻了“把握时代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高考评价体系,加强关键能力考查,对接课程标准,与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同向同行,助力高考综合改革平稳实施”这一重要的教育改革思想。
两套试卷的命制皆聚焦语文学科关键能力考查,试题以阅读理解、信息整理、应用写作、语言表达、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6项关键能力为突破点,探索学科关键能力的考查途径。新高考卷Ⅰ试题在材料选取、设答方式、作答要求等方面都有不少变化,试题内容更重情境性,需要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展示其必备知识和语言表达、应用写作等关键能力。其客观题减少,主观题增多,考查知识点与能力点的面分布更广;分值分布更趋细化,赋分灵活度增加。
就语言文字运用这个部分而言,两套试卷赋分没有区别,都是20分,但考查内容和方式不同:全国卷Ⅰ是3道客观题+2道主观题,新高考卷Ⅰ则是1道客观题+4道主观题;全国I卷考查内容依次是成语运用、定位选择所示语言材料的对错、标点符号、语句衔接和语段压缩,新高考卷Ⅰ考查内容依次为标点符号、修辞手法、定位欣赏不同语言形式的表达效果、具体语境下的语病修改和语段压缩。
2020年新高考卷Ⅰ真题分析:
第18题:
【试题解析】:这是新高考卷Ⅰ语用题唯一保留下来的客观题,和全国卷Ⅰ第19题考查的内容都是考查的破折号的用法,考查方式也都是和原文中的破折号进行比较。
【方法点拨】:(标点用法类)
这类题型的答题策略一是要弄清常见的7种点号、9种标号的各种功用;二是要揣摩判断句子的语气;三是分析句子的结构,不同层级使用的标点符号是不一样的;四是要通过标点的使用理解文意;五是留意点号和标号的套用等。在将选项中的标点符号和原文中的进行比较时,要注意反复揣摩两个句子的语气和标点符号在文中的作用是否相同。
第19题:
【试题解析】:分析句子所用的比喻修辞,是对正确使用常见修辞手法的拓展与延伸,用主观题的形式考查,增加了难度。解答时需要明确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主要特征,即相似性,并结合文中情境准确地全面地答出本体、喻体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似点。
【方法点拨】:(分析修辞类)
对分析修辞手法表达作用类试题,解答时,除了抓住各种修辞的本质特征去辨析外,更重要的是结合句意进行理解。不仅要分析修辞对描述对象的表现效果,还要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意图。如:比喻就是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进行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拟人就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夸张就是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排比可增强语言的气势,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加强表达效果。对偶就是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设问就是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只问不答),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反问就是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等。
第20题:
【试题解析】:比较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既要了解常见句式的表达作用,还要清楚语义相同,句式不同的句子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解答时,比较原句和修改的句子在结构和情感上的不同,再分析作答。优质的语言一是要有很强的解析能力,二是要有很强的形容能力,这两种功能在具体运用时收到的效果不同:短句结构清楚,语气简洁有力,节奏明快,作为文章结尾干净利落。两个形容词短语并列,更强调了“我”心满意足和轻松愉悦的心情。
【方法点拨】:(比较效果类)
这类型句子的变化一般有以下七类:①倒装句式(强调突出):将定语、状语等修改部分独立出来,单独形成一个小分句。②长短句:短句强调作用,突出情感表达,句式活泼灵动,简洁明快,节奏感较强;长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富有音乐美感,读起来朗朗上口;长短句结合,句式活泼,错落有致,具有节奏感,用语形象。③特殊句:反问句语气较为强烈,表意肯定;感叹句表达感情更为强烈;排比句有气势、有力度,表达感情比较强烈充分。④修辞手法:不一一列举,注意修辞的特点与文中表意的关联。⑤运用词语:动词、形容词、关联词等,结合具体语境和词性特点回答。⑥语言风格:口头语与书面语、长短句结合(见上)、句式灵活多变、语气节奏⑦结构安排等。找出改句句式变化特点,再与原句比较,一定要注意情感表达上的变化。
第21题:
【试题解析】:本题与全国卷Ⅰ的第18题考查的内容都是修改病句,但形式由在客观题中考查辨析句子正误的方式变成了以具体语境为载体,要求找出病句并修改的主观题的方式。这种随文设点的方式更强调语境中的对错,要求学生从文章自然段中来看病句是否存在,逻辑有没有问题,这个难度增加了,也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语感。
【方法点拨】:(修改病句类)
辨析病句首先需要考生对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六种常见的病句类型熟知于心,能够把握常见的易错点,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思考时一定要有语境意识,病句一般都不会孤立存在,要联系上下文语境和全文的逻辑层次进行分析判断,修改后的句子也不能改变原意。
第22题:
【试题解析】:“压缩语段”对应的考点是准确,简明,对应的核心素养是“语言建构与运用”,考查学生的核心能力是筛选信息能力和概括表达能力。本题和全国卷Ⅰ第21题考查内容和方式皆相同,体现了“保证新老高考平稳对接,助力新高考平稳落地”的思想。
【方法点拨】:(压缩语段类)
第一步,明确题干要求,看题目要求是新闻类压缩还是一般文段压缩,是压缩成文段还是一句话等;第二步,提取主要信息,明确话题(主语)怎么样或者找到新闻要素;第三步剔除次要信息,去掉修饰性、重复、可压缩的信息;第四步,拟写答案,进一步压缩,做到文从字顺,无语病,无错别字。重点提示:新闻类语段压缩要关注新闻结构(倒金字塔),新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强调准确性,有时要强调新闻的价值,另外,压缩语段题要尽量覆盖语段的每一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