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将语文教学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

发表时间:2021/4/2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期   作者:艾珍
[导读] 教学艺术是教师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本领
        艾珍
        广东韶关市新丰县城第一小学
        【摘要】教学艺术是教师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本领。这个“本领”既有对教学规律的服从,也有对教学方法创新性的发挥,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学实践活动。而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积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积极营造“经历学习过程”的语文教学模式,积极营造“学生与老师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积极构建“课内与课外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交流活动,最终将语文教学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则是语文教学艺术最美的体现。

【关键词】  教学艺术  ;语文教学 ; 交流互动 ; 生活
        ?
        生活世界对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由于对生活世界及其特征的漠视,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教学存在着知识与生活相背离的“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现象, 仅仅把知识传递作为自己的使命, 忽略了人格培养和心灵的唤醒, 影响了学生生活能力的获得和身心的健全发展,使教育应有的生活意蕴被遮蔽。近年来, 虽然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有了较大的转变,但在语文教学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集中体现在:对语文的学科性质理解不到位,语文课承载了太多非语文的内容; 课堂教学效率低,教学方式单一;教师队伍整合和运用教学资源的能力有限,导致语文教学的肤浅和封闭;教学科研留于形式,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不能成为推动课程改革的力量。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积极营造“经历学习过程”的语文教学模式,积极营造“学生与老师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积极构建“课内与课外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交流活动,最终将语文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则是语文教学艺术最美的体现。
        一、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良好的读书氛围,是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保障。每当走进图书馆的书库或者阅览室,看到伏案阅读的年轻人、老人或者小孩时,相信每个人都会被这种氛围打动,每个人的读书欲望都会被勾起。所以,学校建立图书馆、阅览室,举办读书节,建立文化长廊,让学校的一草一木关乎情、一桌一椅有诗性、墙壁走廊都说话。也可以开展主题手抄报等比赛,让每个人都可以在校园里看到学生的手抄报、名人名言、师生心语等富有文化气息的展示。每个教室都建起图书角,学生们把自己最喜欢的书拿出来,相互传阅,资源共享。让爱读书、勤读书在每一片土地蔚然成风。同时学校也可以评选阅读之星,社区评选书香之家。这样,在学生的心目当中,语文不再是一门令人头疼的课程,而是已经潜移默化成生活中的一部分。
        二、多种形式经历学习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竞赛能刺激学生为自尊好胜而奋斗,提高内驱力。在课堂上恰如其分地开展学习竞赛,能促使学生已经形成的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学习完诗歌单元后,笔者将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举行赛诗会,由学生为自己队命名。激烈的竞争气氛马上形成,老师适时地在旁“煽风点火”,使得双方队员个个磨拳擦掌,当场出现的好诗、好句、好词,老师翘起大拇指以示夸奖,两队的比分紧挨着向上窜,离下课还剩五分钟时,有的同学唯恐老师看不见他举手,竟自行起立朗诵自己的创作,后来竟出现几个同学一起站起来争的情境。与有关单位、兄弟班级“联姻”,取长补短,给活动添彩加色亦可。
        由此看来,教学方法应从过去单纯的传授与讨论式转变为表演、辩论、竞赛、朗诵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从而带动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学习状态的变化,让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与高昂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体验成功和喜悦的过程。
        三、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悟语文
        生活是语文教学及学习的鲜活源头。语文教学得其生活之源,扬其“活动”之波,就是鲜活的,“动态的”、“多元的”,有着“滚动效应”。

例如,小学四年级册“语文活动”———“调查同音字的混乱现象”,就一改以往局限于教室“黑板上纠正错别字”的单调、死寂把学生整体推入“社会用字”的实践活动,去翻阅书报杂志,考查村口街头的用字,区分正误,各自根据已学知识编订《勘误表》,“交有关部门”。学生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与能力。课内,课外结合,课内练功底,活动出效益、正时风,这一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让语文承载孩子们的梦想
        理想的教育是让每个孩子的潜能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文学是最美丽的翅膀,将载着孩子们的梦想自由飞翔!文学社团为热爱文学的追梦少年提供了最广阔、最自由的舞台,引领他们一路追梦一路歌唱。
        大部分学校都有自己的文学社团,有自己的校刊校报。这些社团大多由学生自主管理,从社长到编辑都由学生担任,教师只是发挥指导和协助作用。生命因文学而精彩,梦想因热爱而辉煌,文学社团为语文的生活化、活动的综合化找到了绝佳的注脚。
        五、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养
        只要沿着正确的方向脚踏实地坚持教改, 就会收到一定的成效, 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 教改成效的大小, 往往因教师素质的高低而有显著差异。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教改的问题, 主要是教员问题。” 吕叔湘先生也讲过“说千道万, 教师水平是关键。”很难设想, 一个学识浅薄、教学基本功不扎实、读写听说能力差、启发和应变能力低的语文教师, 只依靠一些教学方法的改变, 就能教好语文。为此,教师应集中做好四项工作:
        一是抓集体备课。教师在备课前都要做充分的准备;主备人更是要查阅大量资料,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写出详案;其他教师也要认真研读教材,设计出基本的教学思路。集体备课时有主持人、主讲人,每位教师都应对主备人的教学思路提出改进意见,对重点难点问题展开研讨,最终统一意见,会后个人根据集体备课的情况再修改自己的教案。这样一来,骨干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其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帮助年轻教师深入理解教材,理清思路,而年轻教师也可以发挥自己头脑灵活的优势,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中提出富有创意的建议,从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二是抓网络教研,开辟教研空间,提高教研效率。市、区、校都建立了教学科研网和学科主页,运用网络进行信息交流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教师学习、工作的习惯方式。
        三是了解学生,以心相交。一般而言,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需要。教师理解学生的喜好、困惑与追求,课堂内才能让学生从内心接受教师,产生共鸣,完成好教学。
        四是要活学活用他人经验。正确的态度应该是虚心学习和研究他人创造的成功经验, 善于从中获得启示发现可供自己借鉴的地方然后从本地、本人的教情、学情出发,将他人经验化为我用,在灵活运用中发挥本地优势和本人特长加以创造。尝试教改之初,有一些模仿是难免的, 但不要像邯郸学步那样失去自我。这正如吕叔湘先生告诫的那样“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如果不会活用,任何教学法都会变成一堆公式。”要结合教改实践,广泛阅读有关图书报刊,拓宽获取新信息的渠道,研究教育教学理论,更新和充实专业知识,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学习并掌握各种新的教学媒体、教学方法,适应语文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在小学语文教育改革中不断开拓进取,方能后来居上。更多的青年教师后来居上了,小学语文教育才能生机勃发,承先启后, 走向辉煌。
        ?
【参考文献】
[1] 吕叔湘.关键在于一个“活”字[J].课程·教材·教法, 2017(10).
[2] 朱其蕤.冯显灿.教学言语学.广州: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14.
[3] 赵伶俐.审美化教学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0(5).
[4] 邵瑞玲.学与教的心理学.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5] 游华金.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构建[J]. 教育探索, 2014(5).
[6] 王慧霞.教学面向生活世界的本体追问与建构[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4).
[7] 何井忠.营造乐学语文的课堂氛围[J]. 法制与经济(下半月), 20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