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添泉
高新区第一中学 福建?漳州?363118
摘要:高中语文必修部分包括阅读和鉴赏,交流和表达能力的考察,语文教师应该准确把握每一方面,正确引导高中学生。其中,现代文阅读是主要教学目标。在应试教育和实际应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现代文阅读需要把握的重点具体分析讨论。
关键词: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重点
一、引言
高中阅读考察的虽是课外知识,但也是考验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高考阅读主要考察的有文言文,散文,议论文等类型的题目,因此要根据不同类型不同题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文言文与现代文阅读不同,文言文主要依据平时的积累灵活运用。而现代文题材以及内容庞杂,主要靠对情境进行分析所概括出来的答案,所占分数比例较小。就目前而言,现代文阅读贴近生活热点,是近年高考的分析热点,但其考察的内容有点脱离教材,这对高中学生学习语文而言,就会非常有难度,所以本文着重就现代文阅读展开讨论。
二、分析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平常考试中,学生遇到的问题有不明白作者的创作动机是什么,作者有时在特定时机和特定背景下所创作,就要联系情境,在大背景下分析作品。且现代散文有着表达情感模糊的特点,表面看各个部分毫无联系,可实际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感觉是微妙的,需要我们仔细揣摩。文章作为现实生活中作家所书法创作的产物,不同的时代背景有着不同的情绪,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情感表达,每个作家也会有不同的风格,所以阅读这种题目需要灵活思考,不是需要同学死记硬背。平时也要对作者个人的家境背景,生活经历等多查阅资料,这样我们在阅读时就可以联系作者创作时的心境与情感,更容易正确明白作者的内心世界。
首先,从历年考试大纲中可以看出来,现代文阅读重点考察的事学生对文中所阐述的中心思想以及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揣摩。拿到题目,最明显的线索就是题目,题目有时会出现做题思路,有时会出现突出重点,中心思想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领会得 。据此,可以围绕这些点展开分析。拿到一篇现代文阅读首先大致观摩,了解作品框架结构,把握作者的思路;接下来每一段中首句与末尾句尤为重要,这是衔接文章主题的精华,这些句子要重点把握;其次理解文章中重点的短语的具体含义,这些短语也是理解句子的关键;最后最重要的就是整合你所阅读出的信息,要进行筛选,有些信息有用有些没有用,这些都是重点强调的部分。
散文类作品还要理解作者抒发的情感,议论文则要明确作者所议论的是什么,等这些都理解透彻之后,阅读题的答案也就“浮出水面”了。
在阅读过程中,需要把握主体,再进行局部鉴赏,这样就清晰一点。文章是由许多局部构成的,而往往许多细节就藏在局部中,局部与全文的关系也是需要整体把握。在学习名人作品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影视作品来让学生了解这个创作背景。如鲁迅先生的作品集《朝花夕拾》中就包含高中课本所学到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在学习时,帮助学生理清时间线,不同时期不同的创作心情。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创作意图。
三、联系实际,把握重点
如今阅读内容多元化,不能把阅读教学单一放在课本,应该将教学多元化,这样会局限学生的阅读范围,可以将古今外名著,各种新旧诗歌带到课堂上,要做到以上内容, 就需要教师在课前的教学环节设计上多费功夫, 以培养学生整体阅读的能力为己任, 将学生置于授课的主体地位, 多了解学生, 考虑到学生自身的理解能力存在差异,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要做好这一点,教师自身也应该从观念上转变,必须先从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做起来。很多学生拿到文章,先从头到尾浏览一遍,这样就完成了阅读。这样却不能对文章的中心思想做到整体把握,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前,带着问题去浏览文章,思考中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拿笔标注,将重点圈起来。上课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查阅资料,对所学文章进行提前预习,不要对教师存在依赖,等着老师上课讲,自己不思考问题。可以鼓励学生对老师进行提问,自发的想向老师提问,也可小组讨论,大家一起讨论自己的问题,交流各自的想法,彼此都有思想的交互,这也对阅读的理解会有很大的帮助。学生有助于形成主体性的观念。一个动态发展的课堂教学,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实现由低效向高效的根本性转化,关键所在由点拨调节的课堂代替全盘讲透的课堂教学决定。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决定了课堂生成中难免存在一定的偏颇、缺陷乃至失误,因此教学仍有长期探索性。
结语: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深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自主理解成为今后学习的“风向标”,巧用点拨是课堂生成的动力。让阅读成为提高语文整体水平的主要途径,不再成为只为做题的目的。高考是学生的转折点,应该通过有目的性的教育方案,让学生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佘志伟;提高现代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探讨[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范海水;现代文阅读教学改革探索[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3期
[3] 于凤霞;如何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0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