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发表时间:2021/4/2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期   作者:侯召方
[导读] 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侯召方
        遵义市播州区马蹄镇茶堰小学
        【摘要】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如果教师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动手练”进行教学,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学习积极性下降,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下降。因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需要教师钻研教材,深入思考,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推陈出新,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总结和改进,在积极愉悦的氛围中推动学生向深度学习迈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积极性
        【正文】课堂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主要地点,大部分知识的教学都需要在课堂中实现。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最具可塑性的阶段,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如何在减轻学生负担的情况下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通过更加有效的措施来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如何应对这些具有挑战性的现实问题。为此,教师应注重提升课堂质量,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加扎实的掌握知识。
        一、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1.1做好教学准备工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进行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此时就需要教师做好教学准备工作,这是提升课堂质量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保障。首先教师要精心准备课堂导入,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基础。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刚刚进入课堂教学学习时,他们的思路和想法往往仍然停留在上节课所学的内容上,或者学生的关注点仍在课间所从事的活动中。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直接进行新课程的教学,不仅会使学生难以进入学习状态,而且会严重影响他们学习进度。而通过课堂导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进入到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学习中,让学生顺利的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之中。因此,课堂导入的作用十分重要,可以对课堂教学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甚至会关乎到一堂课的成败。为提升课堂导入效果,教师应做精心的准备,要设计更具趣味性的课堂导入内容,使课堂导入环节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做喜欢的事,便很容易坚持下去。”对于学习也不例外,只有让学生真正喜欢这样的课堂学习,才能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真正取得更好的课堂学习效果。而要想真正让更多学生理解和喜欢课堂学习,就需要更好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学习动力和兴趣。这样的教师导入可以大大的增加接下来的课堂学习内容导入的趣味性,这样的导入可以能够更好的充分吸引到教师和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使其教师能够充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行接下来的课堂学习。
        例如,教师在教授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7个苹果,并通过网络下载熊大与熊二的图片,然后以兴趣为切入点进行设问,采用这样的课堂导入方式:“熊大在森林中摘了7个苹果,他想与熊二平分,那么一人应该分到几个苹果呢?小朋友们能帮一帮熊大吗?”引领学生带着问题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在兴趣的驱动下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教师还可以应用多媒体展示出熊大与熊二的照片,同时拿出7个苹果进行演示,因而引出“有余数的除法”这一教学内容。利用此种方式,从兴趣入手,增强其趣味性,调动孩子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提升课堂质量。首先,学生对《熊出没》这部动画片十分熟悉,教师展示出熊大与熊二的形象,可以将学生引入到情境之中,并通过对分苹果过程的演示来引出教学内容。既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顺利的转移到新的学习内容上,也能激发出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对接下来将要学习的内容充满兴趣。


        1.2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多媒体集声音、动画、文字和图片于一体,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带给学生更加直观的体验和数学感受,使抽象的基础数学知识更加具体,通过教师合理运用多媒体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而且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为了使学生觉得数学知识不再是想象中的那么枯燥无味,教师可以合理应用多媒体开展数学教学,让他们产生好奇心,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一节时,涉及到“平移和旋转”这方面知识时,如果只是单纯的讲解,难以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为此,教师便可以应用多媒体,通过多媒体来实现对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帮助他们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再比如,在讲解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学校周围的地图上传到多媒体上,并直观的展示给学生,然后对照地图来分析各个建筑的位置以及相互所在的方向等。这样一来,可以将学生熟悉的环境与教学结合起来,学生理解起来便会更加容易,进而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在课堂上即时评价,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活动既要面向整体,又要做到因材施教。例如,教师的提问要做到有针对性,实现“问在当问之人”,这样才能使问题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思考,提升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另外,要做到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对于学习成绩暂时落后学生的转化,其难点在于他们不注重反馈自身的学习效果,导致他们得不到教师更加有力的指导和帮助,使其在学习上的错误不断积累,这是他们转化难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而言,则不存在这种问题,因为学习优秀的学生往往更加注重教学反馈,能够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的错误。因此,教师要想提升课堂质量,需要注重信息的反馈。
        例如,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随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进行评价。通过即时评价,不仅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更能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教师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积极性和成果进行评价,可以采取积分的形式来进行评价,然后定期进行总结,可以固定每周、每月、每学期对学生积分进行排名,积分最多排名最靠前,便说明哪位同学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得最好。这种形式可以对学生产生极大的激励效果,学生为了获得更多的积分,会更加注重平时的学习表现,能够更加积极的进行学习,使课堂教学的质量也随之提升。
        【结束语】总之,在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去提高自己设疑激思的能力,以兴趣为切入点提问、创设具体情境提问、立足学生生活提问,让问题牵引学生的思维,运用好提问这一教育手段和方法,立足小学生的生理发展水平和教育教学规律进行教学,在课堂中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推动他们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强烈兴趣。
        【参考文献】
        [1].数学教学必须进行根本性的改革[J].人民教育,1960(04):30-37.
        [2]李转花.浅议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J].学周刊,2021(11):33-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