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历史解释”素养 ——以“中体西用”思想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1/4/2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期   作者:宋正红
[导读] 伴随新一轮课改的推进,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进一步加强
        宋正红
        清远市清新区第一中学    
        摘 要:伴随新一轮课改的推进,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进一步加强,这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斟酌课改精神与理念,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落实核心素养的提升,不能简单的知识传授。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力图通过材料的精心选取和呈现,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材料  问题  历史解释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里提到,中学历史课程承载着历史学的教育功能,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拓宽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1]。笔者认为发展历史思维,首先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笔者重视通过材料呈现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学生发现、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科核心素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以“中体西用”思想教学为例来思考培养问题意识与提高“历史解释”素养。
一、传统教学的反思
        “中体西用”思想是人教版高中历史课程必修三第14课的内容,“中体西用”思想是教材的一个子目,课程标准提到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并没有提到“中体西用”思想。因此我们的教学中对待这个子目通常是介绍“中体西用”思想的背景、内容以及认识。这样的处理,学生也没有去思考这一思想的深层次内容,学生的主动性没有发挥,学生的认识还是停留在已有的认识之上。如此一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降低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激发,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二、立足问题意识和历史解释素养的思考
        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是新高考提出的要求。提供多角度的新材料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不同角度的历史材料也给学生提供了解释“中体西用”思想的空间,有利于提高历史解释这一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在教学中笔者重视提供历史材料,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并得出自己的结论,让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历史现象,不拘泥于老师或者课本上的结论。
三、教学过程中的探索
        在对“中体西用”的评价认识中,我们常常着重于该思想的阶级性等消极方面,忽视了当时的历史大环境和该思想所起到的积极方面。因此,在课堂上笔者没有直接提供现成的评价结论,而是提供材料给学生,让他们分析材料后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进行探究,这样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也学到了解读材料的方法。
讨论一:评价“中体西用”
材料1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欤?   
                                 ——郑观应《盛世危言》
        学生提出问题:郑观应是从什么角度评价“中体西用”思想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评价?郑观应的观点是否正确?                                                                                                                                                                                                            
材料2  虽然“中体西用”后来常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因此,“中体西用”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移花接木地把这一部分引进到中国来,成为中西文化碰撞交融后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特定形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学生提出问题:陈旭麓的评价体现了什么史观?陈旭麓的评价与郑观应的评价有什么不同?
材料3   ……在梁启超看来,“中体西用”论者所要学习的西方技艺,都是不值一提的末枝小节;相反,被他们视为“本”或“体”而不愿加以改变的……才是应该先变、大变的。
                     ——吴一泉《“中体西用”说及其历史作用》
        学生提出问题:概括梁启超的观点?梁启超评价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来评价“中体西用”思想,学生不难看出不同人的评价是不一样的,就会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也会提出相应的问题,甚至会想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评价结果,哪个才是合理的呢?
        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后,笔者提示学生,三则材料是不同时期的,评价者的立场也是不一样的,虽然都是评价“中体西用”思想的,但历史背景、评价者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这就告诉我们分析历史事物必须以史料为依据,掌握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方法。通过三则材料,指导学生理解历史解释的含义,即所有的历史叙述里都包含着叙述者的主观认识,我们在学习历史的时候要学会客观、辩证的理解历史事物,力图认识到历史事物表面背后深层次的因果关系[2]。
        通过提供材料、学生阅读材料、学生提出问题、老师点拨等一系列环节,唤醒了学生的问题意识,理解了历史解释这一核心素养的含义,更好的分析、理解和客观评价历史事物。
讨论二:洋务运动的实践者是怎样认识“中体西用”思想的
材料4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1864年《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
材料5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1864年《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学生提出问题:李鸿章是如何看待东西方文化的?基于这样的认识,李鸿章的具体行动是什么?
        学生阅读两则材料后认为李鸿章虽然倡导洋务运动,但他认为中国并不落后于西方,仅仅“独火器万不能及”,因此他提出“学习外国利器”。我们在授课的时候指出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思想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但材料反映的是洋务派并不认为中国制度不好。显然,我们评价是从洋务派的阶级属性出发,材料反映的是洋务派的认识,这种不同告诉学生对同一个历史事物的认识取决于史料的占有、评价者的立场、时代背景等因素,要学会全面、客观的去认识历史事物。
        该教学内容的授课中,教师指引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对学生的历史解释核心素养和问题意识的提升也能起到良好的效果。笔者希望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分析材料并讨论这些问题,对历史进行全面的理解,接近更为真实的历史,从而得出新的历史解释。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17年版)
[2]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17年版)
作者简介:
宋正红(1980.1---),女,汉族,广东省清远市人,高中历史一级教师,本科,单位: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第一中学,专业:历史,研究方向:高中历史教学理论与实践。邮编:5118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