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淑娜
浙江省义乌市国际商贸学校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教学方式的变革。混合式学习模式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目前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中职国际商务专业的教学中。混合式学习模式促进了智慧课堂新媒介与国际商务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以及中职学生国际商务专业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对提升中职国际商务专业的教学质量起到了非常有效的作用。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国际商务;中职;教学
前言:混合式学习模式在后疫情时代被越来越广泛地普及,其将传统课堂的优点和线上课堂的优点融为一身。混合式学习模式有效地克服了传统课堂对课前和课后环节关注不足的缺点,实现了对学生的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的全方位关注,目前在各个学段和各个学科,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混合式学习模式在当下的教育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广价值。
一、混合式学习模式在中职国际商务专业教学中的意义
1.实现智慧课堂新媒介与国际商务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
当代学生的生活已经和网络密不可分,混合式学习模式应用于中职国际商务专业的教学中,可以实现智慧课堂新媒介与国际商务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学生的学习场所不再被局限于教室里或者书桌前。互联网时代下,学生们越来越擅长从网络中筛选能够辅助其学习的内容。“知乎提问”、“百度知道”以及“搜狗问问”等逐渐成为很多学生解决学习难题的重要渠道。在中职国际商务专业的教学中采用混合式学习模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了解学生的整体学习进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2.提高学生的国际商务专业核心素养
现在的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中,都逐渐把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列为重要内容。在中职国际商务专业的教学中采用混合式学习模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国际商务专业核心素养。“互联网+”背景下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具备为学生量身打造学习内容的功能,让学生的学习进度不再因为受限于课堂而被迫整齐划一,能够自主掌握学习节奏把控学习进度,促进知识的有效内化和自身专业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
二、混合式学习模式在中职国际商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课前自主预习
混合式学习模式在中职国际商务专业教学的具体应用中,要加强对课前预习环节的重视。在课前,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预习,从而对即将学到的知识有个基本的印象和初步的把控。
如对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外贸协调这本教材的教学中,课堂开始前一周,教师可以通过线上交流渠道告知学生们接下来一周的教学进度,安排让学生们进行自主预习,在课堂开始前的一到两天让学生们进行预习情况的汇报,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自主预习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展和疑难之处,从而有的放矢地对课堂进行针对性设计[1]。
2.课堂充分利用
课堂是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经过有效的课前自主预习,在混合式学习模式下的中职国际商务专业的教学课堂中,教师更要让课堂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和作用。首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要布置合理的课堂任务,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成果进行实践检验,进行疑难点的答疑和重点教学。其次,在课堂的新课讲授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合理进行课堂时间分配,增加知识输出的密度和质量。再者,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鼓励课堂互动。最后,教师在授课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课堂反馈,对授课内容进行灵活调整[2]。
3.课后强化实践
强化课后的练习实践对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混合式学习模式在中职国际商务专业教学的实践中,对于课后环节也应给予较高的重视。在课后时间里,教师可以设置线下实践作业,并鼓励学生将实践练习的效果在线上平台进行交流和反馈,使得课堂能够延展到学生的生活中。在课后的实践环节,教师布置实践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作业设计,才能使教学效果得到全面提升[3]。
4.全面综合评价
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对学生的考核标准往往是依照考试成绩的高低。混合式学习模式在中职国际商务专业教学的应用中,可以采取全面综合评价的考核方式,全方位了解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比如,教师可以将学生课前预习的积极性和课堂表现的认真程度都纳入对学生的考核指标内,可以采取“考试成绩+平时课堂表现+线上学习表现”的模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
结语
混合式学习模式在2020的新冠疫情时期展现出巨大的教学优势和显著的学习作用。文章针对混合式学习模式在中职国际商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课前自主预习、课堂充分利用、课后强化实践以及全面综合评价的应用策略,希望能对混合式学习模式在中职国际商务专业教学的具体实践提供可行的参考建议。
参考文献
[1]杨丽纳.高职混合式教学可行性研究[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3(01):79-81+84.
[2]仇雪梅.基于微课的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模式构建[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1(04):62-63.
[3]聂胜欣,王国华.混合学习环境中知识持续共享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及提升策略[J].数字教育,2021,7(0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