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野下提升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期   作者:张亮
[导读] 由于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于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
        李林霞
        广西崇左市宁明县亭亮镇中心小学,广西省崇左市,532502
        摘要:我国的教育政策不断地推陈出新,为了老师更好的教学效果,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新课改横空出世。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很多学校开始改革了教学方式,给小学数学课堂带来了崭新的发展局面,确实大幅度地提高了老师的教学水平,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绩。但是,部分老师对于新课改的内容理解不完全,认为只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完全占据学习的主导地位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新课改的学生自主学习是建立在老师要执行监督和引导的前提之上,在制定的规则范围内学生可以得到绝对的自主权,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只有在正确的教学方式的指导下,学生才可以有目的性的学习,不会浪费精力和时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育;小学生;规则意识
        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是古人流传给我们数千百年的智慧。人类与动物的最大的区别就是人类具有规则意识。人类的出生和成长离不开规则的约束,在小的时候,家长给孩子制定规则,让孩子在自由自在的同时能不逾越规则和底线,长大后,国家给社会制定规则,法律法规对人们的行为产生规范作用,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而在数学教学中,也需要老师为学生制定基本的规则,数学中的等式成立,只有满足一定的条件,等式才能成立,这就是规则的核心概念。所以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对数学与规则的关系为切入点,对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展开探讨和研究。
        一、数学教学与规则之间的关系
        规则是运行,运动规律所遵循的法则,一般指由群众共同制定,公认或由代表人统一制定并通过的,由群体里的所有成员一起遵守的条例和章程。而数学中的大量的公理、定理、法则,这些是人们在反复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是人们判断实际应用是否正确的现实依据。数学与规则有一定的共通关系。学生需要遵守数学的定理,法则,才能更好的运用到数学问题上。数学是一门具有逻辑缜密性的学科,数学定理是满足一定的条件产生的,规则也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变化。所以老师可以通过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二、老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一)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过程中,为学生导入规则意识
        学习数学有时候就像是在做游戏,游戏要在有秩序和规则的范围内完成所要求的任务才有趣味性,所以老师可以借鉴做游戏的方法,让数学的学习更轻松愉快。举例说明,在讲解找规律这一课程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带不同颜色的海洋球,而且必须带三个以上,这一规定显示出规律的形成必须具有相应的数量规定,用游戏的方式,给学生导入数学定理。老师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给学生加深和巩固规则意识。并且,老师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实践的每一个步骤进行说明和解析,揭示数学知识的运用规则。在潜移默化下,学生对于数学规则以及数学的应用法则有了深刻的认知。并且,老师也可以反其道而行,让学生主动不遵守数学定理来解决应用问题,看看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和错误,加深学生要遵守规则的认知。


        (二)解析数学定理的概念,数学规则具有普遍性
        在小学阶段,学生要依靠数学定理对数学有基础的认知,只有完全理解和掌握数学定理,才能将定理灵活地运用在问题和实际上。比如,生活中常见的汽车,为什么车轮的设计是圆形的?这就需要数学中圆形的概念和特征,“在同一圆中,所有的半径都是相等的”,车轴安装在圆心的位置,当汽车轮转动时,车轴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一直等于车轮的半径,这样开车才会平稳。并且圆形的车轮在行驶过程中可以减小与地面的摩擦力,提升加速度,提高汽车的工作效率。圆满足了半径相等的规则所以可以被运用于轮胎的制作,这也体现了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以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给学生加深对于数学定理和规则的认知,让学生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灵活地运用定理。
        (三)探究数学定理的特点,培养学生对于规则的自主创新
        数学定理也具有一定的特点,比如“对称”的课程,对称的含义是图形或物体相对的两边各部分,在大小、形状、距离和排列等方面一一相当。老师可以让学生找出生活中常见的对称的物体,观察他们的特点,比如蝴蝶和脸谱等等,老师还可以画出一些对称物体的一面,让学生们模仿着一面自己画出另一面,加深对于对称的概念的认知。有了认知,就是实践的过程了,老师可以画几个长方形,正方形,菱形或者平行四边形,这些图形都具有对称性,让学生们画出对称轴。关于教学的规则是多样性的,只要是有利于学习效果的,都可以作为新的规则。
        (四)合作学习也需要制定规则,
        新课改的内容注重合作学习,合作可以实现共赢,在数学的教学中,老师会常常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方法,团结协作,大家都会才是真的会,但是如果合作学习没有相应的规则,学生们的学习会有盲目性,并且有些学生可能会利小组合作学习时间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违背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初衷。合作学习老师要给学习规定时间以及学习的范围,并且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执行观察监督的责任,仔细观察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监督学生是否认真探讨问题,是否在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扮演着各自的角色,各司其职,都有需要遵循的规则,在规则的引导下,能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
        结束语:罗曼·罗兰说过“世界因有规则而美丽”。很多人对于规则有错误的认知,认为规则和法度是冷冰冰的框架,约束着人类的行为,但是正是因为有了规则,有了法度,这个世界才更有温度,人们在规则的制定之内拥有绝对的自由权,违背了规则,将受到违反规则带来的后果和惩罚,这是十分正确和公平的事情。在小学阶段,老师给学生导入规则意识是十分必要的,这个时候的学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意识,所以老师引导学生正视规则,规则就像是数学定理一样,如果遵照规则,那将为自己带来成功,如果违背规则,就要承担后果。规则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老师给学生建立学习规定和要达成的目标,学生也要自觉遵守规定,习惯成自然,让规则成为生命的卡尺。
        
        参考文献:
        [1]李霞.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J].基础教育参考,2019(23):42-43.
        [2]白浩杰,赵荟芸.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新课程(上),2018(08):162.
        [3]朱红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规则意识[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6(01):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