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力培养的《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期   作者:张舒璐
[导读] 学生的创新力培养是当今教育改革所强调的重中之重,也是中国设计类课程教学中的薄弱之处
        张舒璐
        陆军工程大学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学生的创新力培养是当今教育改革所强调的重中之重,也是中国设计类课程教学中的薄弱之处,文本结合笔者自身的《景观设计》教学经验,针对学生创新力不足的现象,指出目前在景观设计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并对此进行探讨分析,从教学的各个环节,提出优化教学质量的有效改革措施。
        
        关键词: 景观设计 创新力 教学改革
        面对当今千面一律的城市化空间,建筑设计大师王澍提出:“建筑师要对这个世界有一个自己的看法。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一个世界存在、只有一种时间存在,应该是有不同的世界和时间同时存在。只有第二个世界才是你的魅力。”这正是对我们当代建筑设计专业人才创新力的强调。《景观设计》作为建筑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在教学上也应顺应时代要求,以培养学生创新力为重点,不断反思教学中不足,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解决学生创新力缺乏、设计思维狭窄的现实问题。
一 景观设计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景观设计》是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中一个承上启下的环节,它引导学生从对建筑设计的片面关注转向对空间环境的全局把控,是培养学生创新力和综合设计能力的一门必修课程,然而,在很多建筑类高校中,建筑学专业的《景观设计》课程并未得到广泛重视,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教学环节设计上都忽视了学生创新力与综合素质培养。我校现阶段《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主要存在问题如下:
        1、教学内容陈旧,实践课题缺乏针对性
        在实践课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在绘制方案草图中普遍存在设计思路狭窄,缺乏灵感的现象,究其主要原因,还是视野不够开阔。创新是一种举一反三的能力,只有在足够的知识储备与思想积淀以后才能迸发出灵感。此外,景观设计行业发展十分迅速,新理念新思潮不断涌现,只有不断吸收前沿思想才能摆脱老套,不断创新。基于上述原因,教师的教学内容必须要实时更新、与时俱进。然而,目前景观设计的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却存在缺乏多样性、更新缓慢、衔接不足的问题,严重影响到学生对于景观设计深入系统的学习,不足以满足学生知识扩展的需求。在实践课环节,主要以一些往年设计快题练习为主,缺乏新意与针对性,学生的设计作业基本上都是纸上谈兵,无法调动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
        2、教学手段老套,实践环节忽视师生互动参与性
        《景观设计》共60学时,分为理论学时(10学时)和实践学时(50学时)。在理论教学中,仍然是教师将理论“满堂灌”的方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在这种被动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知识内化程度必然大打折扣。实践教学环节中,主要是学生手绘快题作业,课上老师讲解快题设计要求、绘图方法后,学生开始自主绘图,老师巡视指导。而这种形式并未摆脱老师“一堂言”的主体地位。在实践课程的一开始,老师便定好了要求和基调,巡视指导只能发现学生在绘图上的问题,方案构思阶段缺乏引导和交流。只有在互动交流中,学生的思维才能保持活跃,而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学生的互动与参与感很弱,无法给学生提供一个头脑风暴积极环境。
        3、考核方式单一,忽视学生创新力评定。
    以往的《景观设计》考核成绩由60%的期末考核成绩和40%的平时成绩组成,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平时课堂上的快题作业成绩评定,期末考核是以一个具体的案例或项目为题,考核学生的绘图表现能力。这样的考核方式过于单一,对学生的平时学习积极性、设计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都不能很好的在最终成绩中体现。这种“一纸定春秋”的考核方式会使得学生出现为考而学的现象。学生最终的作品都是以老师的要求为主导,以老师的喜好为方向,缺乏自己的思考和创新。


二 关于建筑学专业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针对以上教学环节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本人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几点有利于学生创新力培养的《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1、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知识面的扩充
         对于景观设计的课程内容,教师不可完全拘泥于某一本教材的照本宣科,在教学内容上要注重学生的视野扩展,以新理念新思维的设计作品作为案例教学的首选,只有时刻关注前沿技术和把握设计发展方向才能不断开阔思维,大胆创新。此外,要让学生更快的吸收内化知识,可以以兴趣为牵引,在理论授课时可以多结合现实生活以及影视作品中的景观设计案例,在对其进行鉴赏与分析的同时,贯穿知识点。这样不仅丰富学生眼界,同时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产生共鸣。但景观课程教学课时有限,仅靠课堂知识传授是远远不够的,灵感来源于自身的文化积淀,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多去阅读如《园冶》这样传统经典的造园理论著作,多去欣赏传统美学文化作品,不断提高自身艺术修养。此外,课后通过课题研讨作业督促学生自主搜集资料,课上汇报交流、资源共享。在实践课程环节,教师在任务书拟定上也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以热门的竞赛项目和实地考察项目为主,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兴趣。
        2、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为了能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激发创新潜能,我们必须一改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教学模式,积极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法实现师生互动,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布置一系列关于景观设计的热点问题,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资料收集与准备,课上可以开展小组研讨与汇报并结合学生互评等多种教学形式,实现“翻转课堂”。在这样的翻转课堂中,课堂气氛与学生积极性充分被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交流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老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教学平台(如雨课堂等),结合MOOC资源,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丰富的教学资源上传网络平台共享,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与学生实时互动,实时追踪学生学习进度,课上针对性指导。除此外,在实践教学阶段,设计不可仅仅是纸上谈兵,教师应采取“体验式”教学,增加实地考察、现场测绘等环节,带领学生走入真实的景观环境中,让他们在对空间尺度、景观要素的切身感受中加强对景观设计知识点的理解与领悟。只有身临其境,才能切身感受到空间中设计的问题与短板,更能激发学生思考。通过这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探索力和创新力。当然,激发学生的创新力还需要一些外驱动力,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界和各大院校组织的设计竞赛和设计实践工作坊活动等,在竞争与合作中,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创新意识也会加强。
        3、多元化考核评定标准,激发学生创新潜能
        本课程在考核的评定标准上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绘图机能,作品中的创新点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体现都是考核重点。为此,该课程的考核方式应相应调整,将平时成绩占比加重,调整为50%(其中课堂表现占20%,课程作业占30%)。课堂表现成绩根据学生课堂汇报演讲和互动讨论的积极性作为评定标准(分别占60%和40%)课程作业主要考核学生的快题设计能力,其中方案的创新性和理念表达是评价重点。期末考核在内容上也要不断更新,可以每年热门的竞赛项目为参考,拟定任务书,学员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在方案构思和草图绘制阶段,小组间、组员间和师生之间需要实时互动交流才能思想碰撞,最终模拟比赛现场进行成果汇报,小组间展开辩论。评定的标准上要注重方案的创新和学员的综合能力表现。同时,还可以采取全员投票的方式一起参与评分,避免老师“一锤定论”。用这样的标准和方式来考核,可以积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增强竞争与合作意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三 结语
        由上可见,景观设计课程必须摆脱单一化的教学内容和传统老套的教学手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对于建筑学专业的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究。
        

参考文献:
[1] 孙德东,王雪娟,李卓冉,连洪燕,《园林设计初步》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5.29)
[2]  钟国庆,多维视角下的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考核方式探讨[J]. 现代园艺,(2017.12)
[3]  康秀琴,周练,园林设计初步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5.01)
作者简介:张舒璐,1989.10,硕士研究生,讲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