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晋芬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对现代企业而言,财务预算管理不单单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环节。能否开展好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持续发展,有序推进落实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有助于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确保财务活动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助力企业的持续稳健发展。
关键词: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作用;策略
一、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方面,加强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有助于促进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现代企业要确保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对内部资源予以优化配置,若不重视此项工作,在生产经营和内部管理过程中资源配置不科学,必然会导致企业出现资源浪费或生产经营成本上升等问题,造成企业经济效益的降低。所以,站在长远的视角而言,必须要确保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借助于科学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能够在企业前期需求制定和后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各项需求进行精确把控,确保内部资源的合理分配,让整个内部管理活动和生产经营成本都保持在可控的范畴内,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或者超出预期目标的问题。与此同时,企业开展好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还可以对企业某一时期内的经济效益产出比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进而为管理人员制定未来战略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另一方面,加强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能够提升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尤其是针对企业新建项目来说,在项目初始阶段往往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怎样保证这些资源的投入能够为企业收获更大的利润和效益,必须要依靠财务管理部门在开展好预算工作的前提下,对财务投入产出比予以科学计算,对企业新建项目的收益展开全面评估,进而建立一个更加全面系统的财务监管体系。同时,借助于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还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二、加强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明确预算管理目标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属于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借助于财务预算规划和财务指标考核,不但能够促进资金成本配置效率的提升,还能够促及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另外借助于财务预算目标的科学设定,为企业未来的财务活动带来更加有针对性的指导。站在企业财务工作实际情况来说,如果财务预算管理目标和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相背离,即便是可以在短期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但短期性的财务行为无法真正确保企业的持续稳健发展,所以在开展财务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明确预算指标和长期目标。合理制定财务预算管理目标,对预算管理指标实施量化分析,让企业各项经营管理工作都能够贯彻落实预算管理目标。与此同时,财务预算管理目标需要根据行业发展和市场变化,结合企业经营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实施阶段性、针对性的调整与优化,确保财务预算管理目标和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相契合,进一步促进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二)完善预算管理体系
第一,为进一步提升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和影响力,确保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目标和相关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公司应当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及组建预算管理办公室,预算管理委员会由公司主要负责人任主任委员,其他公司级副职领导及财务负责人为成员,预算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开展企业资金收支、财务考核审批和预算平衡等各项预算管理相关工作。
第二,完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还应当促进财务管理部门建设,清楚规定相关管理责任:首先是要开展好预算管理制度建设与优化,制定并调整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方案,对预算结算表进行编制,其次是对预算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予以监管和分析,将获得的相关信息当成是相关项目投资的参考,最后是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来分析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制定科学的年度预算,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选择月度亦或是季度滚动预算,从而促进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实效性的提升。
(三)确定预算编制方法
在开展预算编制工作时,企业必须要根据涉及到的预算项目,灵活选择有针对性的方法,采取有效策略进行预算编制:一是固定预算编制,该方法通常而言可以针对固定成本和费用不会因为业务量变化而出现变化的项目预算,比如说折旧费、广告费、办公费用等,都能够采取该方法实施预算编制;二是滚动预算编制,除开固定预算,采取这一方法对其他预算实施编制,在实际工作中能够选择某一季度或确定以月度为周期,开展前期预算后间隔一个周期进行补充预算,后向滚动,借助于该方法可以确保预算编制工作的连续性,促进预算编制准确性的提升;三是实施零基预算编制,采取这一方法的优点在于以零为基础实施预算编制,预算编制最终结果不会因为上期收支和预算项目的调整而受到影响,例如说业务招待费、差旅费等。
(四)执行预算编制工作
首先,应当对预算编制基本流程予以优化,企业需要严格按照预算管理工作目标,将生产经营业务合理细分为最小业务单位进行预算编制,预算管理办公室制定出预算工作总目标和各个部门的小目标,经由部门审核后提交预算管理办公室,预算管理办公室对企业不同部门上报的方案实施审查,随后对预算编制总目标予以优化调整。借助于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优化与完善之后得到更加准确科学的预算编制工作目标和方案,再要求各部门予以贯彻落实。其次,要明确财务预算编制的内容,这属于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重心,预算编制应当始终坚持以战略发展目标为指引,注重成本控制,将各项生产经营业务结合起来,制定有针对性的预算指标,确保这一指标可以更加准确、合理地体现出企业各项生产经营、筹资、投资等活动的具体情况,为管理者进行决策带来更多的参考依据。
(五)预算考评与激励
企业财务预算考评和激励是对预算执行和落实情况所开展的考核评价工作,也属于企业管理者对预算执行结果和执行预算各部门各人员给予的一种激励和约束方法。财务预算考评激励的主要对象通常是各级预算执行的主体,以财务预算目标的实现情况作为考评标准,以预算执行结果作为考评依据,通过对预算实际执行状况和预算目标之间的差异展开横向对比,了解在预算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对企业内部相关管理人员和基层职工的绩效予以明确。将预算考评结果和激励措施结合起来,将预算考评结果与薪酬福利、岗位晋升等相联系,有效激发各部门管理人员和基层职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预算目标的最终实现,促进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效率提升,助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预算考评与激励属于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企业综合考评方法的一种,应当将其融入到预算管理的各个流程中来,借助于科学有效的考评与激励措施,实现财务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确保预算管理目标的最终实现。在考评激励过程中,应当根据生产经营状况来合理制定奖惩措施,保证财务预算执行和成本管控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加强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可以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其市场竞争力。现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开始意识到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逐渐推进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应当进一步深入探索,积累经验,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具体情况来创新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真正实现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朱杰.现代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财经界,2020(16):133-134.
[2]张岩.涉农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之策[J].审计与理财,2020(07):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