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的构成与提升

发表时间:2021/4/2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期   作者:裴蓓
[导读] 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主力军,其职业核心素养是完成立德树人使命的关键因素
        裴蓓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7
        摘要: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主力军,其职业核心素养是完成立德树人使命的关键因素,更是自身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支撑,关系到高校思政教育的实际成效。因此,认真研究探讨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及提升策略,对提升高校思政工作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构成要素;提升策略
引言
        随着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发布,核心素养已成为当下及未来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热门话题。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教师自己就应当先成为这样的人。探索构建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体系,是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
1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1.1丰富的知识储备
        辅导员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做支撑无法胜任需要承担的九项工作职能。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和工作方法艺术等实务知识是专业支撑,有助于提高辅导员的专业素养,解决辅导员专业背景多样化的矛盾;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思想支撑,决定了辅导员能否承担好价值引领和思想导向的工作,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再次,法律法规知识是规则支撑,有助于辅导员加强依法治校观念,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讲证据、讲程序、讲民主、讲法律。
        1.2业务相关素质
        辅导员工作内容的复杂性决定了辅导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业务功底,拥有丰富的学识储备和灵活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据统计,高校辅导员应当掌握的知识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职业道德等知识;二是与世界观、价值观等有关的哲学、美学等相关知识;三是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专业课或通识类知识;四是与学生兴趣爱好相关的文学、艺术、体育等方面知识;五是事关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知识。
        1.3沟通表达能力
        沟通表达能力包括语言上的沟通表达和文字上的沟通表达。日常工作中与学生的谈心谈话、与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交流等都需要辅导员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此外,文字写作也是辅导员必须具备的一项技能,撰写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案例分析等,都需要良好的文字功底。
        1.4扎实的职业能力
        辅导员既要做学生成长发展的“引路人”,又要做学业指导的“明白人”和情感生活的“贴心人”。以上身份要求辅导员必须具备较好的教育引导、组织管理、话语表达和科学研究能力。辅导员需要科学研究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精神特征,从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和思想关切出发,开展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活动,借助出色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发展困惑。
2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的提升策略
        2.1强化教育关,搭建提升平台
        开展教育培训是解决辅导员学科多元化和职业专业化矛盾最有效的途径。高校要高度重视辅导员核心素养的培育提升,将辅导员的继续教育问题纳入学校教师教育和干部培训的整体范畴进行谋划。设立专项经费,围绕核心素养设计教育内容、课程体系和实践方案,按照入职年限、能力差别和需求差异进行层次化、专题性教育培训,确保教育培训的专业性和实效性。

同时,鼓励支持辅导员攻读思政类或教育类博士学位,组建辅导员工作室、举办辅导员工作沙龙,通过构建“系统化设计、规范化实施、专业化教育”的核心素养提升培育体系,不断增强辅导员职业归属感和成就感,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提供教育支撑。
        2.2完善选拔机制、畅通人才渠道
        辅导员作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避免辅导员队伍的人才流失,政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制度,并出台相关的具体政策文件。学校还需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党的工作要求,切实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形成队伍建设合力、搭建队伍发展平台、强化队伍评估督查,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保证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除进一步完善人才选拔机制外,学校还需要进一步建立并完善辅导员的教师和管理人员这个双重身份,使他们得到职业和专业的双重培训,实现职称与职级的双线晋升,从而畅通人才渠道,吸引并留住更多的优秀人才,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全面发展。
        2.3做好配备工作,优化高校辅导员队伍结构
        一方面需要优化高校辅导员的年龄结构。现阶段高校辅导员偏向年轻化,思想活跃、精力充沛,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想法,与学生也更加亲近,有利于做好学生的日常工作,为学生解决各种问题。反之因为年轻、经验不足,在相关工作的处理过程中,他们的综合能力素质就会弱于其他年纪稍大的高校辅导员。想要更好地发挥高校辅导员的作用,需要在年龄上进行合理的搭配,能够注意老中青三代的结合,使得年纪较大的高校辅导员可以发挥教书育人的功能,年轻的高校辅导员可以与学生深度交流,处理日常的各项问题,发挥不同年龄层高校辅导员的优势互补,同时也需要传帮带,以此才能更好地做好大学生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要不断地优化现阶段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称结构。对于初级的高校辅导员而言,要与中级和高级职称的高校辅导员及时地交流,能够向他们学习工作中的各项经验。中级和高级的高校辅导员需要与初级职称的高校辅导员相互取长补短,不断地优化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工作质量。
        2.4坚定辅导员的职业自信
        辅导员在工作中会出现心神不宁、游移不定的现象,究其原因是缺乏职业自信,是对职业目标的不确定。为了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提升辅导员职业素养与能力,首要的就是要让辅导员坚定职业自信,让辅导员有归属感。一是落实政策和保障待遇。将国家对辅导员的政策落实到位,提高和保障辅导员的待遇,适当制定辅导员队伍激励保障机制;二是注重职称评审和绩效考核。按照国家要求,为辅导员的职称评审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在辅导员工作绩效考核上注重考查工作业绩和育人实效;三是拓宽晋升渠道。在将辅导员作为高校储备干部进行培养之余,也要鼓励辅导员到地方政府任职、挂职锻炼。
        2.5完善评价关,健全体制机制
        完善的体制机制是有效激发辅导员核心素养的内在动力,是推动队伍稳步向前的无形推手。一是落实保障机制,从政策和制度上落实辅导员的双重身份、双线发展,保障基本权益,拓宽发展出路,为辅导员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支持。二是健全激励机制,在职称评聘、职务晋升时注重考察工作实绩,重点考虑育人成效,同时将辅导员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职业能力等核心素养纳入考核范围,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做到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三是建立退出机制,将不符合任职要求的同志坚决清除出队伍,确保辅导员队伍有上有下、动态良性发展。
结束语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思想政治的引领者、学习行为的指导者,是高校教书育人不可替代的一支队伍。如何培养这支特殊的队伍,使其更好地发展、壮大,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究。提升辅导员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并非一蹴而就,应该在实践中进行反思,从实践到反思,再从反思到实践,整体呈螺旋式上升,使辅导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研究课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
[2]石丽琴,梁燕.2017年全国高校辅导员发展专题研讨会综述[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
[3]邬小撑,楼艳,陈泽星.基于学生发展需求的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2017(5).
[4]郝颖.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