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导向的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桂林 理工大学通信工程专业为例

发表时间:2021/4/2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期   作者:刘亚荣 王玫 谢晓兰 杨晓斐
[导读] 针对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特点及社会行企业对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刘亚荣  王玫  谢晓兰  杨晓斐
        (桂林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4)

        摘要:针对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特点及社会行企业对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探索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立足区域行业需求、服务区域行业发展为专业定位,确立了回归能力本位,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出以“科教融合、校企联合、点面综合”的理念实施课程、实践教学,打造了“知识储备+学科竞赛+工程实训”的阶段性特色教学模式。经过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能力导向;通信工程
近年来,以移动互联网技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正在对人类科技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和革命性的变革。尤其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各行各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通信工程作为培养信息技术领军人物的专业之一,其人才培养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如何构建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通信行业人才的需求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1.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通信工程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电子信息类专业。桂林理工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成立于2003年,已形成了相对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通信行业之间的竞争变的越来越激烈,不断研发新型技术以适应市场需求成为各通信运营商追求的目标,同时通信工程行业具有非常实用性的特点,其服务面和服务范围相对较广[1]。这些对通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学科专业建设等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目前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专业培养人才与社会切合度不够,毕业生竞争力不足
随着工业革命 4.0 时代的到来和中国制造 2025 战略规划的全面部署和推进,我国工业生产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社会迫切需要一批掌握新时代技术和具有先进技术理念的专业人才[2-3]。 桂林理工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相对落后,培养的通信工程专业人才不能够紧跟行业发展,其实践应用能力不够强,最终导致毕业生竞争力不足。因此,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通信工程专业人才迫在眉睫[4]。
        1.2通信技术更新换代迅速,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通信工程专业服务面广的特点使得通信技术应用于各行各业,近年来,物联网、移动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不仅使社会各个领域对于通信技术人才需求较大,且对通信工程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技能要求: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需
求;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较高的职业素养以更好地开展项目合作。而在本校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部分专业类课程教学内容陈旧,与日益更新的信息技术脱节,同时课程教学方式单一,不利于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及各种能力的提升。
        1.3实践教学与工程应用脱节,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欠缺及实践教学平台的不足使得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人才需求对接度不高,毕业生无法快速适应岗位需求,解决复杂环境问题的能力不足。
2.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针对以上问题,探索我校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及区域需求为导向,能力本位创新实践为核心,结合学生发展期望,围绕国家战略、区域经济和学校定位,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并形成闭环反馈机制(图1),具体如下:
         
          图1 人才培养模式总体框图
        2.1制定以能力提升为导向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针对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特点及社会行企业对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以立足区域行业需求、服务区域行业发展为专业定位,确立了回归能力本位,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能力为项目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力, 紧紧围绕提高学生四项基本能力开展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5]。
        2.2优化课程体系,探索教学模式及方法,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优化课程体系设置,探索基于“知识储备+学科竞赛+工程实训”的阶段式教学模式
在原有课程体系基础上,增设“现代通信技术概论”课程,根据信息技术发展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增设“工程伦理与项目管理”和“随机过程”课程,扩大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比例,夯实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部分课程实施项目式教学,激发学生的项目意识及工程能力;改革部分专业选修课程考核方式,构建以工程能力本位为着力点的通信工程专业知识体系结构及课程群。采用专人负责制对不同课程群进行教学模式研究,寻求各课程群之间的柔性交叉,进而构建基于市场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实施“知识储备+学科竞赛+工程实训”的阶段式教学模式:大一大二阶段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大三阶段注重专业知识及创新能力培养,大四阶段注重项目综合工程技能培养。
        (2)建立多元化全过程的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以学生学习效果为中心逐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严格按照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要求,建立校-院-专业三级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构实现教学过程质量监控;建立毕业生跟踪机制完成毕业生就业率、升学率及就业单位的跟踪调查;通过第三方机构及社会评价机制实现对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评价。以上评价结果为专业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2.3 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平台
        (1)凝练优质队伍,提升教学及科研水平
通过“内培+外培+引进”的方式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同时依托广西嵌入式技术与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搭建转型平台,建立双师型人才培养培训机制,加大 “双师型”人才培养力度,从而引领实践教学建设。
        (2)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协同育人实践教学平台
以提高实践教学及科研水平为目的,构建省部级产学研高水平实验教学中心:“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实验教学中心”(2019),广西嵌入式技术与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2018)、多媒体互动教学资源示范平台(2017);同时,在原有实习基地基础上,通过增设新的实习基地,改变原有以硬件为主的实习内容,增设以软件开发为主的实习基地,培养通信工程专业软件人才,对接企业需求、扩大学生就业面。
3.实践效果
以桂林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2016级-2018级学生为试点,探索通信工程专业升级改造措施与实践。经过试点,总结成果及经验,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确定人才培养模式,将成果应用于通信工程2019级学生,参与人数125人,取得了以下成效:
        3.1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在校生受益匪浅
(1)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科技竞赛活动比例明显增加。2019年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活动竞赛人数达到总人数的35.9%;近三年获省部级以上奖项:一等奖5个(含金奖2项),二等奖17个(含银奖2项),三等奖28个。
(2)四六级通过率稳步提高,2018级同学四级通过率超过了80%。
(3)学生科研成果有突破性进展:2020年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7篇,以第一发明人申请专利5项。
        3.2培养的人才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1)建立的毕业生跟踪反馈和社会评价机制调查结果表明,本专业学生具有较扎实的专业能力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主要表现为:
(2)就业率较高:2019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为97.92%,75%的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本专业毕业生质量和素质较好,有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能胜任单位的工作需要,毕业五年后,还成为了单位的业务骨干和中坚力量。
(3)学生考取重庆大学、苏州大学、河海大学等985、211知名院校人数及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纬创资通(中山)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的签约率逐年增加。
        3.3毕业生满意度有所增加
根据麦可思公司(MYCOS)提供的近三年毕业生培养质量报告显示: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均实现了稳步增长,分别为53%、73%、76%。就业现状满意度有所提高。分别为:48%、67%、88%,职业期待吻合度整体上升,离职率小于18%。教学满意度稳步增长。大部分同学对教学较满意,满意度分别为:79%、91%、89%,2019届达到93%。同时,毕业生对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成效普遍认可,校友满意度达到91%、95%、89%。
4结束语
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将对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是我们通信工程教育者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陈日升.通信工程服务行业的信息化方向和应用探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0,32(08):153-155.
[2]刘海松,倪震,秦军林.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大数据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1(02):199-201.
[3]孙如军,李泽,孟德华.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1(03):51-53.
[4]王军敏,张诗梦,孙晓延.通信工程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的探索[J].电子测试,2020(21):123-124.
[5]刘亚荣,谢晓兰,李新,等.基于“互联网+CDIO”的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13):95-97.
基金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资助(JGY2019096);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20JGB206)。
作者简介:刘亚荣(1977-),女,河北保定,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物联网技术、智能信息处理和人工智能技术。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